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害虫。通过对稻水象甲的疫情分布、越冬情况、虫情监测、传播途径等系统调查,明确了稻水象甲在四川省广元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是严重危害水稻的植物检疫性害虫。为切实做好水稻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控工作,在孟连县6个乡镇水稻种植区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水稻稻水象甲发生为害实况,及时指导防控,2017年孟连县水稻稻水象甲发生呈轻偏中等程度发生,共发生9750亩,防控21500万亩次,有效控制了稻水象甲蔓延发生为害,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稻水象甲的疫情,摸索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防其扩展蔓延,特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疫情普查、疫情监测、疫情防控来防治稻水象甲,并通过保障措施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使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使稻水象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集安市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对稻水象甲防控宣传情况、稻水象甲的监测阻截情况以及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是严重危害水稻的一种害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人侵生物之一,也是我国对内、对外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1988年在河北唐山首次发现,目前已蔓延到全国15个省、市,发生面积达1500万亩,经济损失3亿元。四川省虽尚未发现稻水象甲,但笔者通过亲临稻水象甲发生区陕西汉中考察,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初步掌握了稻水象甲的监测及防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搞好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丰收,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鼓楼街道办事处对当地稻水象甲疫情进行了调查、监测和防控。结果表明:防控后平坝区鼓楼街道办事处稻水象甲轻发生类型田水稻损失率降到2.47%、中发生类型田降到4.72%、重发生类型田降到7.92%,加权平均损失率3.34%,损失率在5.0%以内,挽回稻谷损失15.29万kg和经济损失48.93万元。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底以来四川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利于水稻多种病害的发生及两迁害虫的迁入,凉夏、多雨日的天气条件加大了水稻穗期以穗颈瘟、稻曲病为主的病害流行风险。四川省各级农业部门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水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早部署、早预警、重落实、重督导,全省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进展顺利。一、早部署为抓好水稻穗期重大病虫害的防控,2013年6月25日,四川省农业厅在巴中市平昌县召开了全省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现场会,全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青川稻水象甲的危害情况,做好我县水稻稻水象甲的防控工作,我们对青川金子山乡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展开调查,并综述了我县应对稻水象甲采取的防治方法,为今后青川稻水象甲的防治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农业科技》2011,(8):60-60
稻水象甲是我国对内、对外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其繁殖能力很强,且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一般造成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甚至绝收,对水稻生产安全极具威胁。近期四川省在内江市隆昌县等地首次发现稻水象甲,农业部、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农业厅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发生市、县(区)地方政府和农业等部门针对突发疫情,迅速行动,积极应对,科学处置,全力防控稻水象甲。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2012年在习水县寨坝镇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后,对稻水象甲在本县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喷两撒"的化学防控方法,并结合农业、物理等防控措施在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区和阻截防控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水象甲是20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水稻上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先后发生.目前已传入黑龙江省,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对该省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防控,对保护该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简要综述了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对今后如何加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稻水象甲属全国检疫对象,洋县于2006年首次在草庙乡三台村发现这种害虫及危害症状。近年来,经过各级认真部署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疫情蔓延扩散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据普查,稻水象甲在洋县磨子桥镇、黄安镇、马畅镇3个镇43个村仍有发生,对该县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稻水象甲在安康市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规律,试验研究了稻水象甲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出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并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稻水象甲在陕西省水稻主产区的种群发生规律。在汉中市稻水象甲发生区分别选择平川和山区两种不同环境,对稻水象甲不同虫态发育时间进程及越冬场所虫量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陕西省水稻主产区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中后期(温度为10~15℃)开始活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活动盛期,也是大田防治关键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下,发现稻水象甲在山区虫态发育较平川晚15~20d左右,初秋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由田埂向沟渠逐渐转移进入越冬,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沟渠边0~5cm的土壤中。查明稻水象甲在陕为害寄主作物涉及种类共9科,31种。稻水象甲在陕种群发生规律的明确,为陕西省稻水象甲普查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黔南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及该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习性与生活史及危害特点,从疫情监测和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稻水象甲是一种鞘翅目象科昆虫,能随水流进行传播,波及范围广,对水稻生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对稻水象甲进行普查和防控要坚持"早发现、早防治、早扑灭"的原则。文章介绍了稻水象甲的特性进行普查和防控技术要点,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稻水象甲的生态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在稻田生态食物链的环节中放养鸭子,研究了稻-鸭共生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稻-鸭共生对稻水象甲具有显著的生物态控制效应,其中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达92.56%,对水稻白叶率的防效达98.15%,均优于化学防控效果。[结论]稻-鸭共生特别适合对如稻水象甲等繁殖力强、化学防治难度大的虫害,为生态控制稻水象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稻水象甲传播扩散调查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是我国检疫性水稻害虫,目前已经传入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控制稻水象甲扩散是稻水象甲防控的重要工作方向。宁夏是2014年发现稻水象甲入侵的最新地区。通过对新传入稻水象甲的水稻种植区进行调查分析显示,稻水象甲的远距离扩散主要是借助交通工具携带的稻谷或稻草及其制品传播。入侵区域内的扩散与稻田的灌渠及排水系统没有确定的关系,田间不均匀分布显示稻水象甲的飞翔能力不是区域内扩散的主要原因。不同水稻种植区土壤对稻水象甲有一定的影响,宁夏稻区盐碱地区域的稻田至今未发现稻水象甲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稻水象甲疫情的发生在乐平镇已历时5年。通过几年的防控探索,笔者掌握了稻水象甲在乐平镇的发生规律,并探索和总结了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乐平镇稻水象综合防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药剂筛选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水稻稻水象甲的药剂,探讨稻水象甲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为大面积防控稻水象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