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洁级獭兔在猪瘟活疫苗质量检定中的敏感性,筛选出最适合猪瘟活疫苗热原检查的试验兔品种。[方法]选择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清洁级獭兔、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非等级獭兔、非等级福建黄兔分别接种不同稀释度的猪瘟病毒,通过监测兔体温反应判断是否感染猪瘟病毒,从而对比出不同品种兔对猪瘟病毒的敏感性。[结果]日本大耳白兔、獭兔、福建黄兔三个品种兔对猪瘟病毒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在低稀释度时几个品种兔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1:3 800高稀释度时,清洁级实验兔的反应率明显优于普通级或非等级实验兔(P0.05),而清洁级獭兔又显著高于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P0.05),敏感性顺序为清洁级獭兔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非等级獭兔非等级黄兔普通级大耳白兔。[结论]在高稀释度时清洁级獭兔敏感性最高,热原反应最稳定,是猪瘟活疫苗质量检定目标性等级试验兔,适合进行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寻甸县有100多个獭兔场,几乎每个兔场都发生过仔兔黄尿病,养殖户被动地治疗患病仔兔,而不知“防重于治”的道理,因不得要领,造成成千上万只仔兔死亡。3年前的春季,笔者刚开始养兔,因为产仔箱的垫草不清洁,造成300多只仔兔先后感染了黄尿病。在医治该病的过程中,笔者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向数十个兔场推广应用,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断奶后仔兔是增重、提高成活率关键阶段。我们以仔兔防病促长增效为目的,曾于2006年7~8月份高热期间,采取小试实验与养兔户试用相结合办法,进行了碳酸氢钠对断奶仔兔防病促长增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仔兔:本单位试验园地35日龄断奶獭兔10只,雌雄均匀搭配,分设试验组6只,对  相似文献   

4.
獭兔A型魏氏梭菌病的防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型魏氏梭菌病兔临床上主要表现以腹泻拉褐色稀样水粪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通过本镇及邻镇小型獭兔场的跟踪调查发现 ,獭兔 A型魏氏梭菌的发病率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呈上升趋势 ,对养兔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 病例情况病例 1 :仇湖镇獭兔专业户孙某 ,2 0 0 0年从某獭兔良种场购进 60只种用獭兔 ,到 2 0 0 1年 4月底已发展到 5 4 8只 ,其中种用獭兔 60只 ,断奶仔兔 2 2 7只 ,青年兔 1 1 3只 ,哺乳幼兔 1 48只。由于该养殖户饲养方式粗放。将哺乳幼兔、断奶仔兔、青年兔、种用兔混于一舍 ;未及时给断奶仔兔、青年兔以及空怀种用兔…  相似文献   

5.
仔兔的饲养管理是獭兔生产中关键的环节,目前资料均说明不详,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养殖獭兔的技术研究缺少总结。结合科研项目研究,在海拔2 900m的甘南州合作市进行了高海拔地区獭兔饲养技术研究,使仔兔成活率达到98%。对獭兔仔兔的饲养与管理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舟山市定海区某万只獭兔场,2003年11月1~15日共产仔兔90窝,计540只.其中11月6~8日所产15窝仔兔计90只,陆续在产后的第4~5天发生仔獭兔红爪病.经兽医及时诊治,多数仔兔得到康复,严重的4窝计24只仔兔死亡,死亡率为发病兔的26.67%.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寻甸县有100多个獭兔场,几乎每个兔场都发生过仔兔黄尿病。养殖户被动地治疗患病仔兔,而不知“防重于治”的道理,结果造成成千上万只仔兔死亡。2004年春季,笔者刚开始养兔时,曾因产仔箱的垫草不清洁.导致300多只仔兔先后感染了黄尿病。在医治该病的过程中,经朋友指点,自己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终于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此后,向数十个兔场推广应用此办法,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感染和腹泻传染病,常见幼兔,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兔场一旦发病,常因场地和兔笼污染而引起大流行,造成仔兔大批死亡。2007年11月份西宁市某县獭兔饲养场饲养獭兔500多只(其中成年兔300只,仔兔和幼兔有200多只),大小兔在同一兔舍喂养。从11月12日开始,成年兔和仔兔同时发病,主要以下痢和流涎为特征,仔兔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20~30日龄仔  相似文献   

9.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爆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仔兔和幼兔死亡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1发病情况垦利县某獭兔养殖场饲养獭兔800余只,2014年3月7日饲养的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3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4d共死亡128只。经县防控中心兽医化验室检验确诊为獭兔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我地某獭兔场饲养的獭兔发生母兔乳房炎、新生仔兔下痢和急性死亡。先后发病38只,死亡15只,致死率达39.5%。经综合诊断为兔葡萄球菌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瓦房店市某獭兔饲养户饲养了160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400只,仔兔1200只。2007年7月15~25日共死亡300余只仔兔,并且还有仔兔发病,经临床、尸体剖检诊断和化验室化验确诊为肝型球虫病,由于确诊及时、采取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得当,使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瓦房店市某獭兔饲养户饲养了1 60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400只,仔兔1 200只.2007年7月15~25日共死亡300余只仔兔,并且还有仔兔发病,经临床、尸体剖检诊断和化验室化验确诊为肝型球虫病,由于确诊及时、采取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得当,使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0日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发生疾病.经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5年3月10日垦利区某饲养场饲养的600余只獭兔发生本病。经区检测中心诊断与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发病情况2015年3月,本区某獭兔养殖场饲养的600余只獭兔,其中90只大母兔,25只大公兔,485余只仔兔、幼兔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份河间市某獭兔养殖场仔兔大批死亡.病兔主要为断奶后仔兔,成年兔也有少量发病,发病率25%左右.发病半天就死亡100多只,养殖场自己治疗无果的情况下,前来就诊,诊断为獭兔巴氏杆菌病并发球虫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0年7月10日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发生本病,经邢台市兽医院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发病情况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家兔繁殖性能的重要标志包括仔兔生长发育(增重)及成活率.影响仔兔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如遗传、饲养管理条件、种兔的使用年限、种兔体况、泌乳力、带仔数等,它们直接影响家兔的生产成绩及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獭兔的繁殖性能比肉兔及长毛兔稍差,长毛兔哺乳仔数对仔兔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已有深入研究,而獭兔方面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德系獭兔带仔数对仔兔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为德系獭兔养殖场(户)确定适宜的带仔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光照对家兔的繁殖力影响很大。为评估亚热带地区温度和季节对四川白獭兔繁殖性状的影响,对四川成都邛崃市某兔场2008-2009年的四川白獭兔种兔部分繁殖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季节对四川白獭兔的窝平均产仔数、初生仔兔死亡率的影响明显,夏季高温条件下四川白獭兔的窝平均产仔数最低为6.00只;而冬春季节较高,分别为6.19只和6.16只。夏季初生兔死亡率最高为0.07%,而秋季最低为0.03%。  相似文献   

19.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爆发型传染病,发病兔以拉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和严重的脱水为特征,仔兔和幼兔死亡率极高。1发病情况2011年6月,邳州市某獭兔养殖有限公司的幼兔及少部分仔兔陆续发生死亡,每天死亡40~90只。发病持续7~8d,共死亡仔兔近600~700只,来本站就诊。笔者对场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解,该场共有母兔800余只,由于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常见的德系、法系、美系三个品系獭兔进行了繁殖性能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系獭兔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兔成活率、仔兔初生重、断奶成活率分别为86.67%、8.08、7.73、95.71%、44.73、89.55%;法系獭兔的试验结果为76.67%、7.70、7.21、94.92%、44.21、88.33%;德系獭兔的试验结果为:73.33%、7.32、6.36、87.34%、49.55、78.57%,经检验美系獭兔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兔成活率和断奶成活率均显著高于法系和德系獭兔,仔兔初生重以德系最高,与其他两系比较差异显著。三品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