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介绍了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并就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乌龙茶的主产区,茶叶已成为福建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安溪县已有1000多年的产茶历史,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也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1].安溪茶叶生产涵盖农业、加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包装工业、交通运输业、印刷业以及服务业等,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福建省安溪县的“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即将建成,日前茶都的主体建筑“综合楼”已经封顶。 安溪县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是享誉中外的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县现有茶园30万亩,年产乌龙茶1.5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为了进一步发挥茶乡的特色经济优势,安溪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 茶都规模宏大,第一期建筑用地15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投资8…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2016年,全县茶园面积60.82万亩,茶叶年产量6.85万吨,涉茶总产值148亿元,茶业受益人口80多万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784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连续8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茶业是安溪县重要的民生产业,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安溪县积极研究探索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2,(4):37-37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011年11月在“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奠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是中国目前投资建设的首家茶学本科院校,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学院选址安溪城区参洋片区。占地1200亩.计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安溪县作为全国第一重点产茶大县、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基地,茶产业已成为安溪县百万人口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源,在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中,必须牢固确立茶产业的支柱、优势产业战略地位。该文阐述了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研究分析安溪县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推进安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溪县不仅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以铁观音乌龙茶闻名全球,享有"中国茶都"之美誉,安溪茶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安溪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茶产业在蓬勃发展几年后,遭遇了瓶颈。分析了安溪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为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全国政协张克辉副主席,尊敬的省委何少川副书记,尊敬的唐裕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海内外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首先代表承办单位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和百万安溪人民,向出席这次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主办这次活动的福建省旅游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向泉州三安钢铁集团公司、安溪县电力公司、安溪县蓝田水库(电站)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以及向所有热心支持本次活…  相似文献   

9.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县,西坪镇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随着近年茶业的迅速发展,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结合生态茶园的现状,对安溪县西坪镇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生态茶园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0.
茶乡行     
一提起安溪,喝茶的人一定都知道,那是乌龙茶的产地,是扬名中外的铁观音的故乡,是的,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乌龙茶的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被誉为乌龙茶茶中之王的铁观音的发源地就在安溪的西坪镇。这次,我们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惠民茶艺队应邀来参加“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不识茶乡真面目,只缘未有安溪行”,没想到大山里竟藏匿着平日难得一见的秀丽风光,尽管已是入冬天气,但在安溪的山中不时有几树红叶,点缀在绿林之中,宛若秋分时节。我们从县城一路行来,没着小溪看…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是乌龙茶的主产区。据统计,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4万hm2,涉茶产值达63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安溪县的主导产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卫生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茶叶种植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茶叶生产过程大量施用农药,使农药残留量增加,影响茶叶产品的卫生品质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稀土元素在茶园土壤和乌龙茶中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武夷山市、南靖县供试茶园茶树和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在茶树和土壤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全量为99.24-312.87 mg ·kg-1,中值196.68 mg·kg-1;土壤中的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为9.13 ...  相似文献   

13.
闽侯县为福建省高山乌龙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该文总结了近年在闽侯县示范推广的高山乌龙茶标准化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典型乌龙茶产区氮素平衡状况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基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开展的355户农户调研数据和207个土壤数据,采用Boundary line方法,分析了典型乌龙茶产区的氮肥施用特征、氮素平衡状况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509.4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和尿素,全年氮盈余量479.1 kg·hm-2;武夷山市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218.1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全年氮盈余量189.8 kg·hm-2;氮素投入与氮养分盈余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并且安溪茶园的土壤全氮含量比武夷山茶园更高;基于Boundary line方法,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的氮肥优化用量分别为411.3 kg·hm-2和157.7 kg·hm-2;通过优化氮肥投入和管理水平可分别实现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温室气体减排62.0%和68.0%。在安溪县和武夷山市乌龙茶产区中,氮肥施用严重过量,导致氮素盈余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应通过优化氮肥用量达到减少氮素过量盈余和降低茶园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福建省安溪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SWOT分析法对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梳理,并且从规模化生产、茶产品品质、产品营销和产品创造4个方面的角度提出了推动安溪县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安溪县是全国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199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目前,全县拥有茶园2.34万hm^2,年产茶叶3.5万吨,年创产值35亿元,乌龙茶产量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2,成为全国有名的产茶大县。加入WTO后,国际上对茶叶农残的要求日趋严格,只有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才能使安溪茶叶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结合对福建省乌龙茶区的实地调研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雨天、干旱、霜冻、高温等不良天气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原因,并对2011年5月梅雨天气给安溪县春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提出"加快技术创新、建立茶业保险体系、改变消费市场导向、启动自然灾害救助机制"等补偿措施以弥补不良天气对茶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新技术》2009,(12):63-66
对乌龙茶传统工艺进行革新,运用空调做青技术,生产轻发酵型乌龙茶,因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更清香,称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将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乌龙茶称为"浓香型乌龙茶"。笔者在福建省安溪虎邱大坪西山、南安眉蜂、漳平南阳小车茶场及上杭步云玛璐茶场先后进行浓香型乌龙茶采翻方法跟踪调查与实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乌龙茶传统工艺进行革新,运用空调做青技术,生产轻发酵型乌龙茶,因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更清香,称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将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乌龙茶称为"浓香型乌龙茶".笔者在福建省安溪虎邱大坪西山、南安眉峰、漳平南阳小车茶场及上杭步云玛璐茶场先后进行浓香型乌龙茶采制方法跟踪调查与实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地带,全县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现辖24个乡镇,458个村(居),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产茶历史已有1000多年,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十八世纪初,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尤其是公元1725年前后,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生产,不论在数量上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