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以来,由于控温养殖因原来的封闭性模式和垫沙养殖有较多的缺陷,故探求更合理、科学的研究已被业内科技人员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一些地区采用既保温又采光的简易大棚和池内无沙养殖的模式已日趋成熟。但就全国而言还未全面铺开,主要是养殖者对无沙养殖的几种模式特点和关键性技术措施还未完全了解和掌握,所以各地出现失败或不好的结果,为此笔者就目前我国的几种控温无沙养殖的模式和几项关键性技术措施作一介绍,供生产单位参考应用。一、无沙控温养鳖的模式1.无沙纯泥式即在常规控温养殖池里铺8~10厘米土(一般去掉表层腐植质…  相似文献   

2.
封闭性温室养鳖是我国早期的控温养鳖模式,有保温好、抗外界干扰的特点。但因其造价高、不采光,使养殖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全国这种模式约占全部控温养鳖的46%。为了提高封闭性温室的养殖效果,笔者根据这些温室的建筑特点和养殖经验,提出一些改造和管理的新方法,供适合条件的地区参考应用。一、封闭性温室的建筑特点与改造封闭性温室大多采用水泥预制板结合水泥沙浆抹面封顶(也有水泥瓦盖顶的),室内水泥地多层多列式分布,温室两侧开通气窗,改造可分两步进行。1.顶盖的采光改造因早期封闭性温室顶棚大多为人字顶水泥预制板兼水…  相似文献   

3.
鳗池两头控温养鳖,是将鳗池进行适当改造,利用自然或人工热源,在越冬前后期控温催长,中期使其自然冬眠,有效缩短养殖周期的二种快速养鳖模式。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封闭式温室冬季控温养殖相比,它具有投资省的优点,而且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成鳖养殖是养殖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养鳖产业中占水面最大、最关键的一环。目前国内外成鳖养殖方式很多,发展很快。尽管养殖对象都是鳖,因方式不同,其放养及管理也有所差异,各地应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现就我国目前开展的几种养殖方式介绍如下。 1.控温养鳖 控温养鳖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先进的  相似文献   

5.
控温养鳖有两大类型:一是全封闭工厂化养殖,加温设施主要为有压锅炉,并配空压机,优点是厂房保温性能好,但缺少自然光透入,且投资较大。另一种是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加温用有压或无压锅炉,优点是养殖棚内自然光充足,投资少。通过实践,采用双层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较为理想,温差变幅不大,在养鳖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透光性好,并有辅助增温与保温效果,能在1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养成商品蟹,而且鳖病明显减少。自稚鳖至幼鳖培育,幼鳖至成鳖饲养,其成活率均在95%左右。 试验点设在江都市中外合资龙都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大棚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6.
李恕  丁杰 《水产养殖》1997,(1):12-13
1控温养鳖塑料大棚的种类与结构目前控温养鳖的塑料大拥有两种结构。一是斜坡式温室,南墙高1米左右,北塘高2米,脊高2.5~3米,为增加温室保温性能,前后墙应砌成空心墙,砖与砖之间用砂浆砌密实,空心部分填炉渣、锯末等保温材料,形成不透气的空心保温层。骨架可用竹木或钢架结构。塑料大棚顶采用双层无滴耐老化薄膜,以增加透光量,又解决了薄膜滴水问题。两层薄膜之间距为5~10厘米,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如发泡硬塑料板材料等,以增加保温性能,为保证温室有足够阳光,采用间隙条状布置保温材料。另一种塑料大棚温室为拱国型结构,跨度…  相似文献   

7.
Ⅰ、Ⅱ号治鳖灵在鳖病防治中的应用甲鱼人工养殖近年来在江苏发展迅猛,尤其是控温养鳖,在扬州布达2.85平方米,其中塑棚控温养殖近6000平方米,生产单位多数采用集约化养殖方式,其特点是放养密度高,水质变化快,生态环源极易恶化,发病机率愈来愈高,加上养殖...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控温养鳖水质变坏的原因及预防塑料大棚控温养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鳖方法。但鳖池水质容易变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鳖池水体小,水温气温在28℃以上,鳖的养殖密度高,排泄物过多,水质污染程度快;二是高蛋白饲料投喂过多,残余饲料没有很好地...  相似文献   

9.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华鳖控温养殖大面积推广和普及,成鳖售价逐年下跌,加上养殖过程中暴发性流行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养殖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鳖控温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已成为广大养鳖户和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多年控温养鳖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选择优质稚鳖优良的稚鳖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基础。选购稚鳖时做到四看:一看稚鳖规格,要挑选同批中规格较大且整齐,裙边硬挺,体质健壮的稚鳖,其抢食凶,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1.
养鳖模式与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1养鳖模式当前我省养鳖生产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工厂化温室养鳖模式,包括标准温室养鳖模式和简易温室养鳖模式;二是外塘养鳖模式,包括温室养殖与池塘主养结合型和温室养殖与池塘套养结合型;三是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包括2年制养鳖、3年制养鳖和5…  相似文献   

12.
对控温养鳖中出现的疑难病及新发现的曲肢病进行分析,究明发病原因,提出控制方法。温室养鳖环境质量差,养殖密度高,极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从环境调控着手,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减少有毒物质对鳖的伤害。少用或尽量不用抗菌素,选用无污染、无耐药、无残留、无致畸的中草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剂。推行健康养鳖,促进微生态平衡,是控制疑难鳖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广 《水产养殖》1999,(2):25-25
近几年来中华鳖养殖在我国盛行,商品鳖的数量剧增,市场价格急剧下降,养鳖场为了走出困境,必须降低鳖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是作者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方面的几点体会,仅供参考。1基本设施1.1温室在中华鳖的养殖中普遍采用温室养殖,温室养鳖能增加鳖的生长速度,降低养殖周期,增加资本循环。在我国增温养鳖的三种方式中,全封闭温室保温性能最强,然而,这种温室中缺少光源,水质极易变坏,而且需要大型锅炉供热,一次性投资巨大,需要的流动资金也很大,不宜推广;简易温室利用双层塑料薄膜保温,采用小型锅炉或土制…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月来,大部分稚鳖已进入温室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控温养殖中的一些问题1.越冬养殖期间的问题由于甲鱼全价配合饲料所具有的优越性,许多原来用鲜活饲料的甲鱼生产场转用配合饲料,选用什么样的配合饲料,选用什么生产厂家的配合饲料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2.养殖环境不好控制由于控温养殖水温较高,因此,水质变化非常迅速,换水2~3天后水就变黑、发臭,不彻底换水不会有质的改变,彻底换水对甲鱼有较大的惊扰,会影响甲鱼生长,而且换水后底砂还是黑色,2~3天水就不会变黑。3.由于温室养殖多用地下…  相似文献   

15.
山东阳信县万利甲鱼养殖场是由个体养殖大户马振光独资兴建的私营企业,始建于1994年9月,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家集鳖繁育养成、技术转让、产品购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厂化控温养殖场,该场占地25亩,大棚温室1000m2,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370万元。年产商品鳖10吨,繁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介绍了控温养鳖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稚幼鳖池、保温室设施、供热增温及增氧设施、给排水设施等的设计和配置,还扼要介绍了鳖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猛发展 ,集约化的封闭式控温养殖日趋普及 ,大大缩短了鳖的养成期 ,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 ,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 ,使得鳖病频发 ,一些单位因此滥用药物 ,不但使鳖产生抗药性 ,造成恶性循环 ,影响养鳖业的效益 ,药物残留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1] 。因此 ,有必要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鳖的抗病力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 ,树立健康养殖的新概念 ,防病于未然。本文以玉垒菌 (S3 0 )和光合细菌 (PSB)为水质改良剂 ,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有砂、无砂、半无砂 3种养殖模式的养鳖池中进行…  相似文献   

18.
赵春光 《淡水渔业》1999,29(2):32-34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养鳖因原来的封闭模式和垫沙养殖有许多对养殖不利的因素,所以探索更合理、科学的模式已被业内科技人员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一些地区采用既保温又采光的简易大棚和池内无沙养殖的模式已日趋成熟。但就全国而言还未全面铺开,主要是养殖者对无沙养殖的几种模式特点和关键性技术措施还未完全了解和掌握,所以各地出现失败或不好的结果,为此笔者就目前我国的几种工厂无沙生态养鳖的主要模式和几项关键性技术措施作一介绍,供生产单位参考应用。1 工厂化无沙生态养鳖的主要模式1-1 无沙纯泥法这是一种养鳖池底不用沙…  相似文献   

19.
幼鳖阶段在温室内集约化养殖是目前国内多数养殖单位所采取的养殖模式。因为养殖水体小、密度大,水质容易恶化,影响了幼鳖的成活率。每年温室鳖移到室外后,室内的沙需要清理消毒.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本试验在培育池内不放沙子,人工设置隐蔽物,经过300天的饲养,平均  相似文献   

20.
鳗池两头控温养鳖,是将鳗池进行适当改造,利用自然或人工热源,在越冬前后期控温养殖,冬季使其自然冬眠,有效缩短养殖周期的一种快速养鳖模式。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封闭式温室冬季控温养殖相比,投资省,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 鳗池改造 先取走鳗池底的石子,铺以15~20厘米厚的中细沙或保留土底,然后将池分隔成每只10~20平方米和100~150平方米两种规格。每个池要有独立的排水(污)孔,排水(污)孔应设在池的最低处,以确保排水畅通、排污彻底。饵料台的设置以便于摄食和清污为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