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王道娃是洋县七氏公社七氏大队蚕桑技术员。今年春天他养了十张原种蚕,收茧528斤,收入1574元,周围群众都说:“王道娃今年借养蚕发了财”。七氏大队是1981年冬才发展蚕桑生产的新蚕区,1982年秋大队试养秋蚕24张,其中王道娃养的一张,收茧86斤,收入156元,尝到了栽桑养蚕的甜头,激发了靠养蚕致富的积极性;当年冬天就栽桑1350株,今年春天王道娃承包了生产队的十亩密植丰产桑园,并与汉中地区蚕种场签订了喂养10张原蚕的合同。在地区蚕种场和县蚕技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从收蚁到上簇采茧整个养蚕过程中,他们全家六口人经过三十多天的辛勤  相似文献   

2.
<正> 古堰乡黄荆坝村六组社员主理德,全家7口人,两个半劳力,实行责任制前是队上缺粮缺钱的困难户,从1981年开始兴桑养蚕,自栽桑园3亩,承包队上幼令桑园5亩,1982年养蚕七张产茧411斤,收入770元,加上育良桑苗收入550元,全年蚕桑收入一千三百多元,成为全县名列前矛的养蚕专业户之一,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奖励。路子走对了,付业收入多,粮食也增产,困难户的帽子也丢掉了,今年他干劲更大,养了四次蚕,九张种,产茧660.7斤,平均张产73.4斤,收入1157.87元,春季共育小蚕七张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 洋县七氏乡七氏前村青年农民王德娃,高中毕业回到乡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育桑养蚕。他有文化,脑子灵,会经营,头一年就获得了好收成。前年,他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植桑3000株,又承包了集体10亩桑园和蚕种场。这一年,他四季养蚕,收入3000多元,加上桑苗和其他收入,共达到10000元。王德娃富裕了,但他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  相似文献   

4.
<正> 汉中市新沟桥公社地处平川,属于人多地少,粮油高产地区。这个公社从1977年冬季开始兴桑,到1980年底已栽植桑园459.1亩,48.66万株。其中成片密植桑园359.3亩,“四边桑”5500多株。1978年养蚕10张,到1981年全社养蚕达到237.5张,产茧11693.6斤,收入23551.31元。一些重点队,例如打钟寺大队第四生产队有84户,81年养蚕收入户均己达54.88元,为今后更快地发展蚕桑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川县马坡镇,靖西村陈屋队陈基龙户,是我县、地区种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全家有21人,其中劳动力11人,承包田13亩,四年来,蚕业收入达77356元,人均收入达3683元.生产持续发展,收入逐年增加.84年试种杂交桑2亩,养蚕12张,产茧665.2斤,收入1250元;85年扩种到6.5亩,养蚕5张,产茧307.5斤,收入599.62元,小蚕共育657.5张,收入6083元,播杂交良种桑种子20斤,出圃75万株,收入6000元.代收蚕茧费,9900元,合计收入22582元;86年桑园面积6.5亩,养蚕4.3张,产茧276.7  相似文献   

6.
<正> 平利县大贵乡后湾村四组,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能干妇女,她热爱兴桑养蚕,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受到地、县的表彰、奖励,1988年又荣获县政府命名的“养蚕能手”光荣称号。她就是汪兴青。自1982年以来,她承包4亩山沟坡地  相似文献   

7.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8.
<正> 略阳县徐家坪公社潭子湾生产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桑养蚕,当年仅养3张蚕,78年达到户均一张蚕,收入超百元。三中全会后的81年,虽遇洪水灾害,仍培育良桑苗4.5亩,栽桑1.2万多株,养蚕30张,产茧1995.5斤,产值达3370.79元,比80年分别增长17.6%、20%和9.3%。加上桑苗收入938.45元,81年蚕桑总收入4309.24元,户均239.40元,人均43.53元。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79年的18.4%,提高到81年的27.3%。  相似文献   

9.
<正> 宁强县中坝公社井田坝大队李家沟生产队27户、128人,共有耕地242亩,其中:水田25亩。正常年景粮食总产11.1万斤,人均860多斤。这个生产队从1981年春开始兴桑,现有二年生桑6.5万株,1982年养蚕9张,产茧352斤,收入现金563元,初步尝到了甜头,随着农业生产“双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社员们植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春植桑1.4万株,提前两年达到了“人均百株桑”,育良桑苗5.3万株。全队24户有桑,19  相似文献   

10.
周吉才     
<正> 蓬溪县新会乡七村四组蚕农周吉才全家四口人,从1983年以来,依靠栽桑养蚕,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为了脱贫致富,1983年他栽桑0.5亩,1984、1985两年又栽小桑园4亩。他家另有四边桑500—600株。1985年他家分别饲养普种2张,原种8张,共收入1000元。1986年养蚕收入及共育小蚕和穗条以及桑园间作等全年共收入2900元。1987年计划养蚕14.5张加上共育等力争  相似文献   

11.
<正> 养蚕二十七产值二千七地处山区的陇县枣林寨村村民阎宏定,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桑园15.4亩,1984年养蚕24张,产茧1142斤,收入2061.44元;1985年四期养蚕27张,产茧1553.6斤,总收入2756.22元。其中养春蚕6张,收入706.23元;夏蚕8张,收入861.44元;早秋蚕8张,收入850元;中秋蚕5张,收入338.55元。平均亩桑产茧100.9斤,产值178.98元,除去蚕药、蚕  相似文献   

12.
我县过去没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这几年蚕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种桑养蚕的生产队由一九七五年一个队发展到一九七九年的二十八个队;蚕园面积由一九七五年十二亩增加到一九七九年二百七十亩;养蚕数量由一九七五年二十四张增加到一九七九年四百五十张;蚕茧产量l由一九七五年十担增加到一九七九年二百五十担。  相似文献   

13.
水泡村是贵港市黄练镇的一个村屯,有200多户人家,现有桑园面积约500亩,平均每户拥有桑园2.5亩左右,养蚕较多的有5亩。养蚕已有30年历史,大部分经济收入靠养蚕和种甘蔗获得。但近年来养蚕屡遭失败,蚕病频频发生,死亡惨重!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整个村屯每次能够养蚕成功的不到10户,其余蚕户就是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深秋养得几批,气温略高,每张产茧在0~20公斤之间,全村全年养蚕平均每张产量在15公斤左右(正常产量每张35公斤),水泡村14队有一甘姓人家,2002年养蚕20多批次,竟没有一次成功的,连蚕种钱也赔了进去,养蚕屡遭失败竟成了水泡村人的一块无法治好的“心病”!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水泡村人养蚕大批死亡呢?得从水泡村这几年蚕桑迅猛发展说起,在  相似文献   

14.
<正> 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西周。帝王为了发展蚕丝业,令能工巧匠制作“鎏金蚕”,作为奖励兴桑养蚕有功者的最高奖偿。该县前池乡居然有一农民获得此奖。这条“鎏金蚕”现已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级重要文物。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泉县委、县政府各届领导,认真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山区优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中新蚕区蒲城县,在实行蚕茧“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后,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形势喜人,1985年蚕茧产量较1984年翻了一番,1986年新栽桑100余亩,养春蚕540张,总产蚕茧12.5吨,比上年同期增产68.9%。蚕茧价格稳定,平均斤茧价1.94元。饲养的陕蚕二号,茧层率最高达27%,茧价2.43元。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逐渐高  相似文献   

16.
《江苏蚕业》2016,(4):17-20
传统的养蚕模式为一年四期蚕,分别是为春蚕、夏蚕、一秋蚕和二秋蚕。从2013年起,大丰探索尝试了全年7次养蚕法和8次养蚕法,突破了传统的养蚕模式,提高了亩桑饲养量、产茧量和蚕茧收入,提高了蚕房、蚕具、簇具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桑园的产出效益,为蚕桑规模化养殖和家庭农场的兴起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粮、蚕双丰收盐亭县临江乡石坎村三组,40户,198人,人平耕地面积0.8亩。1974年参观学习中江县隆盛公社五大队四队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后,连续10年抓基础,已建成小桑园 29.5亩,“四边桑”、“间种桑”5.2万株。1985年养蚕225.3张,实现了户平养蚕5.6张,人平养蚕1.1张,蚕茧产值30400元,户平收入760元,人平收入150多元。养蚕的发展,促进了粮食的大增产,1985年粮食人平达到970斤。全组今年农副业总收入11万元,仅蚕桑一项就占总收入的36.6%,成为锦阳市走蚕桑道路的先进典型。这个组的经验是:1、认识明确,领导重视。他们把栽桑养蚕当成调整农村产业结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亩桑园,三亩庄田。△蚕儿不吃五谷草,养蚕先把桑栽好。△养蚕多栽桑,养鱼挖池塘。△栽桑如栽“摇钱树”,养蚕如得“聚宝盆”△种得一亩桑,可免一家荒; 养得一季蚕,可顶半年粮。  相似文献   

19.
<正> 石泉县池河镇大兴村蚕桑专业户梁尚福,1982年开始兴桑养蚕,当年收入200元,激发了他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他根据家庭人口多,居住偏僻,发展其它付业不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比较长远的兴桑养桑规划。梁尚福从1983到86年冬,仅四年时  相似文献   

20.
<正> 去年,我县大丰乡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员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大多数蚕户都因设备和技术短缺,造成不加温养“冷蚕”,不加网不提青,蚕儿发病多,蚕茧产量低,卖不起价。群众反映说:桑树好种蚕难养。为此,公社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决定用开“蚕店”卖小蚕的办法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在益丰村副业场专门划出三亩桑园作为蚕店的专用桑园,选聘了四个有丰富养蚕经验的同志担任“蚕店”的专业饲育人员,辟出了五间专用的小蚕饲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