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95-14396
当前我国相关立法尚未就征地补偿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全面而有效的规制,使失地农民权益屡遭侵犯。故应明确“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并确立平等公平原则,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不断上马,土地征收的节奏也在加快,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失地农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受到严重侵害,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民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同时,由于补偿和保障机制的缺失,也失去了生活来源,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广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失去土地,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但由于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在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革现行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52-11854
分析了失地农民在政府征地过程中的权益受损状况,论述了政府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执政理念的转变,完善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尊重其政治权利和人格尊严,全方位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使政府行为与农民利益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其原因分析,分析强调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对失地农民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征地制度的弊端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征地目的不明确、程序不透明和补偿不合理等弊端,为此对失地农民形成心理压力大,生活、就业、养老和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其合法权益受到极大损害,为此,应从重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现有征地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8.
从实证分析着手,随机抽样,对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街道小甸村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三方面,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被征用逐年增加,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当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许多农民在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失去了相应的权利,造成了大量的权益流失。关注广大失地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堆扩和保障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1.
孙涛  刘瑜婷  余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80-2382
阐述了咸阳市秦都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土地征用补偿现状,从政府行为和土地制度两方面分析了秦都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因素,提出政府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长健  孙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14-47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但现阶段当农民合法权益面临侵犯时,却难以选择合法渠道进行权益表达。该文对利益诉求机制体系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民权益保护的和谐发展路径,对农村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351-4352
对目前我国的征地问题进行思考,可对有效化解政府与农民冲突以及保护农民权益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态保护在法制体系中被边缘化、农村生态资源权利主体虚位、农村生态损害缺乏救济机制,是我国农村生态保护陷于困境而面临的制度性难题。只有在立法上明确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的权利主体地位,赋予农民对农村生态的保护利用、知情参与、救济等权利,使农民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态权益在立法上争取发言权,才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和根本出路。因此,我国立法应尽快规定农民生态权,并保障农民生态权各项权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近几年来,为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农村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伴生大量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收)后,失地农民应有的权益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障.究其原因,征地前,法律法规先天不足;征地中,工作太粗,行政色彩较浓;征地后,依法善后工作不到位.为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征地前,完善法律法规,亟需制订<土地征用征收法>.征地中,确保失地农民应依法享有"知情权"、"话语权"、"获赔权".征地后,失地农民依法获得保障权.目的最终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刁乾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39-11241
首先,从平等权、物质帮助权、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逐层阐释了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的相关理念。指出了农民获得平等物质帮助权的价值功能,它可以破除城市优先取向的偏袒性政策;是维护我国法律和制度权威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必然选择。介绍了我国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的法律缺失的现实状况,表现为法学界对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的理论研究的缺失;现有程序性的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法律制度的缺失;当前制定的农民平等物质帮助权法律实际有效性的缺失。指出制度建构是解决农民物质帮助权的法律缺失的契机,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为农民物质帮助权制度建构提供物质基础;提高农民法律意识,锻造农民参与平等物质帮助权的能力;加强具体的程序性立法和公正司法,从实效上保障农民物质帮助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和市场转型过程中,"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站在市场经济的最高处,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最高处,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和思维,制定设计出符合农民长远利益的系统性战略性策略措施和改革方案.标本兼治,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汲君  张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49-16052,16066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以甘肃和江苏2省为例,就我国东西部地区新型农民培育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在新型农民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甘肃省新时期进一步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一些侵犯外出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工作,维护外出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14-9216
从介绍土地发展权的涵义出发,阐述了创立土地发展权的意义并对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具体设计,指出今后应首先明确土地发展权的界定及其归属,进而在该基础上加深对土地发展权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