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长期存在于自然坏境中,知道怎样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拥有人类难以企及的生存本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借助科学工具,去认识、探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工程仿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物科学、机械工程以及松软地面力学等,进行松软地面机械仿生研究工作,离不开对这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农业、林业、矿业和军事等领域作业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松软地面机器系统基础理论,以及松软干沙地面轮壤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从土壤动物形态、结构和柔性方面阐述仿生脱附减阻机理,综述了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的仿生理论基础;概括了用于地面力学特性测试的技术方法和地面机器系统研究的土槽测试系统;分析归纳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面机器系统研究中的进展;进而对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理论方法在触土部件和车辆行走机构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特点是:把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创造一个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做到以相对少的能量物质取得尽可能多的产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人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改造农业生物本身,这是农业生物科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微重力科学应运而生,其与生物科学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微重力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以及生物钟、生物节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当前,主要通过空间生物培养装置和各种模拟微重力器,提供用于不同研究领域的微重力环境。同时,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技术用于微重力环境下生物科学研究,即实现微重力器的自动控制,可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与结果的可靠性。重点阐述自动控制促进微重力环境下生物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地下水中铁、锰的危害及去除机理,介绍了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除铁除锰的原理、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生物除铁除锰虽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缺乏,仍然没有较为成熟的工艺参数,如生物除铁锰的经济滤速、极限滤速、过滤周期、最低溶解氧含量、经济曝气强度等,使得生物除铁锰不能大量应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并指出生物除铁除锰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厌氧生物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瀚  王凯军  倪文  陈树祥 《中国沼气》2004,22(4):18-21,31
在原有脱碳技术基础上,废水厌氧处理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被不断拓展.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新发展,从理论和工艺两个方面,综述了厌氧生物脱硫、生物制氢、厌氧氨氧化、厌氧反硝化的原理、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精确农业”的主要目标及其技术思想的内涵;针对植保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框图。随着农业生物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装备的发展,基于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精细农业在植保方面必将得到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气象观测越来越重视,在各种地面观测平台上,用仪器及目力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又称地面观测。现阶段我国观测人员主要通过仪器观测和目测,需要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严格要求,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其在农业机械中研究与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生物慢滤技术适用于农村小型分散式饮水处理技术。通过五峰、秭归等地的实践,阐述了生物慢滤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净水原理,指出慢滤是一种不用任何机械动力和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生物慢滤技术,水质满足饮用水要求,与同等规模的水处理设施比较,投资节省达90%,施工方便。慢滤池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自耗水量少,出水水质好,在农村饮水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种新型的仿生步行气垫车-推拉式气垫运载平台,就其特殊形式的行走机构和车辆非连续运动的特点,研究其转向运动规律。采用力学分析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气垫平台步进转向角α与左右油缸行程差的关系曲线,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输入输出关系方程式。最后,给出了软、硬地面条件下车辆转向运动试验结果及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仿生步行足沙地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螃蟹对滩涂、沙地、湿地等有很强的运动适应性,参照中华绒螯蟹步行足指节的结构,设计了4种仿生步行足:圆锥、圆锥沟纹、棱锥和圆柱沟纹步行足,并与圆柱足对照。通过土槽试验,考察在多种试验条件下,不同步行足对入土力、支承力、推进力和出土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影响推进力的主要因素。与圆柱足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仿生足有良好的沙地力学特性,锥形仿生足入土力减小64.71%~95.43%;圆柱沟纹仿生足使支承力增加9.48%~24.31%,推进力提高3.84%;仿生足出土力降低13.26%~89.83%,有效减少能耗。研究成果为松软路面步行机构触土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田施雨 《湖南农机》2016,(2):135-136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工程防水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防堵模拟实验发展,狭缝、滚珠或弹子床、砂床模拟的动静态相结合的堵漏试验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还有一部分是进行夹持岩芯堵漏试验和堵漏过程的相关模拟试验。这种情况下,进行防堵实验评价比较重要,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推进,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等有机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轻便、高效、精确的数字地形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本文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优势和不足,无人机遥感技术虽能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持,但项目实施中仍要对部分区域进行必要的实地核查。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设计集矿机的机构,分析了行走履带板、齿间黏附稀软底质对集矿机附着性能的影响。该文分析了集矿机的履带板、齿与稀软底质的黏附,通过建立集矿机在稀软底质上的附着力数学模型,理论研究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参数和集矿机结构参数对其附着性能的影响。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履带板、齿材料特性等因素影响了底质的黏附,稀软底质在链环上依次分布沿前进方向逐渐减少,黏附底质使集矿机的附加重量和接地压力约增加25%。集矿机的附着力由内聚作用力、驱动力、摩擦阻力和内摩擦作用力等组成,前二者分别约占附着力的40.6%和33.8%,内摩擦作用力和摩擦阻力可忽略。履齿的有效剪切高度降低,大大降低了集矿机的附着力,集矿机的齿高应设计为15 cm。履带板、齿间黏附底质降低了集矿机的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16.
软地面半履带气垫车设计原则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采用弹性联接结构设计地面半覆带气垫的设想,其优点在于既可降低车辆的总功率消耗又可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对载荷匹配与功率消耗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该车辆具有总功率消耗最小点。并在试验条件下对该模型车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软地面半履带式气垫车的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半履带式气垫车垂向受力和行驶阻力的基础上,得出了功率消耗和地面土壤参数的关系,求得了风机最佳转速。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控制风机工作在最佳转速,可使半履带式气垫车功率消耗最小。提出了一种在气垫车行驶过程中测算土壤参数近似值的方法,该近似值经修正后可为功率控制提供土壤信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龙江省富锦市沿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考察,了解到当前富锦市沿江湿地有很多生物已处于濒危状态,甚至已绝迹,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尽快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才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然生物材料结构特征及仿生材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中一些生物体的优异结构和特性给人类在不断制造和更新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带来灵感和启发.根据这些生物体的优秀特征,综述了仿生材料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方法,重点分析了目前一些典型仿生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一些新材料设计思想方法和制备的模型,对仿生材料的设计和研究等均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仿生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科考、物探以及重大灾害后的地形、道路要求,根据仿生学原理利用载货汽车底盘设计的载货汽车辅助步行器,可以提高汽车在极度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通过性和快速自救能力。针对某货车辅助步行器的行走机构参数、液压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