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农业科技》2011,(1):F0004-F0004
云麻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生育期约120d(云南),麻籽单产每公顷约2.7万kg,株高2.4~3.0m。叶片细长,颜色为深绿,成熟期心叶及部分叶柄紫红色,茎秆绿色。种子为近圆形、种皮浅黑色,千粒重20g,籽粒含油量33.11%。种子成熟期落粒性不强,便于收获。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约0.059%,符合欧盟标准(〈0.3%)。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科技》2010,(1):F0003-F0003
云麻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籽、纤维兼用型工业大麻常规品种,2007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全生育期约130d,纤维工艺成熟期约85d,种子千粒重22g。株高约3.1m。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为0.16%,籽含油量33.2%、蛋白质含量21.3%。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科技》2010,(1):F0004-F0004
云麻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生育期约120d(云南),麻籽单产每公顷约2.7万kg、株高2.4~3.0m。叶片细长、颜包曲探墨幂;成熟期心叶及部分叶柄现紫红色,  相似文献   

4.
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云麻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中国第一个工业大麻品种,200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株高3~5 m,千粒重24 g,生育期约190 d(云南),纤维工艺成熟期约110 d。鲜茎出麻率7%,原麻每公顷产量约1935 kg。繁种种植种子单产1500~1800 kg/hm2。雌雄异株,雌雄株各  相似文献   

5.
云南工业大麻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麻1号和云麻4号纤维产量为2691kg/hm^2和2640ks/hm^2,对比照六安寒麻增产8.46%和6.42%,差异不显著,纤维成熟期则相对延迟20-32d。云麻3号和云麻2号纤维产量为2430kg/hm^2和2292kg/hm^2。比对照六安寒麻减产2.06%和7.62%,差异也不显著。纤维成熟期相对提前5—9d。种子产量云麻系列品种则比六安寒麻减产32.91%-68.07%,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成熟度较差。  相似文献   

6.
大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又叫线麻、麻籽、火麻,是大麻科大麻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大麻秆纤维可以制绳;其种子叫麻仁,可以榨油,又可以人药,有润肠、通便等作用。2006年建设农场引种大麻面积14.4hm,其中7.7hm采用行距7.5cm种植,获公顷茎秆产量6885kg、效益684元;6.7hm采用行距15cm种植,获公顷茎秆产量8310kg、效益1681.5元。通过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作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皖大麻1号表现最好,产量为2 433 kg/hm2,仅次于对照晋麻1号(2 440 kg/hm2);云麻1号纤维产量稍低,但存在麻皮厚、结节多的问题;苍山麻、志丹麻开花早,生育期短,麻皮薄,产量低;天水麻籽粒产量最高,为1 799 kg/hm2,在山西地区适合作籽用种植;云麻1号只开花不结籽,不适合在山西作籽用种植。  相似文献   

8.
大麻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麻又叫线麻、麻籽、火麻 ,是大麻科大麻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大麻秆纤维可以制绳 ;其种子叫麻仁 ,可以榨油 ,又可以入药 ,有润肠、通便等作用。2 0 0 1年长水河农场引种大麻面积 1 4.4hm2 ,其中 7.7hm2 采用行距 7.5 cm种植 ,获公顷茎秆产量6885 kg、效益 684.0 0元 ;6.7hm2 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针对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栽培的盖土厚度、不同栽培密度、配方施肥等技术的研究,发现工业大麻坡耕地最佳栽培密度为:栽培密度最合理的为3万株/667m~2,株高、茎粗较为品均,667m~2的产量最高——171kg,为最理想种植密度;坡耕地工业大麻栽培建议施肥量为:每667m~2用尿素20kg,钙镁磷30kg,钾肥5kg。  相似文献   

10.
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8万株/hm^2以下,为探索其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于2005年在扬州进行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水平下,每公顷2.4万株的比1.8万株的增产11.88%,增产极显著;在三种施氮量水平下,以每公顷465kg的产量最高,345kg的产量次之,分别比225kg的增产21.22%和18.3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每公顷465kg和34.5kg两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每公顷密度2.4万株、施氮量34.5kg.其籽棉产量为4203.2kg,说明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种植应适当增加密度和施氮量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甜瓜新品种鄂甜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甜3号是武汉市农科所最新育成的甜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0~95d。果实长椭圆形,果皮白色,上有10条暗棱;果肉白色,肉厚2.5cm左右,单瓜约重lkg,一般每公顷可产瓜3.00万~3.75万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  相似文献   

12.
工业大麻隔离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籽用大麻高产栽培方案和测试大麻种子生产潜力,从播期、密度、打不打顶3个因素对工业大麻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上中旬播种、密度7.5万~12.0万株/hm2处理的大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富锦市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锦市南瓜栽培面积1.79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0%,是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的重要产地,2004-2005年经市、镇科技人员、村科技示范户共同努力,推广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面积0.4hm^2,获平均产量1336.5kg/667m^2,每公顷收入10692元:较垄垄种覆膜平均产量1098kg/hm2,每公顷收入8784元;增产325.5kg/hm^2,每公顷收入增加1908元:总收入增加763.2万元。大榆树镇石房村尚忠权2004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1号4hm^2,平均产量1479kg/hm^2,锦山镇仁河村张福祥2005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2号5hm^2,平均产量1549.5kg/hm^2,南瓜单产连创新高。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瓜农认可,使广大瓜农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概述如下,仅供三江平原地区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磷、钾肥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糯玉米品种西山糯,结合2002年试验结果,即适宜种植密度每公顷为6.5万株,施N量每公顷为450kg,进行了不同P、K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P、K肥施用量及配比为:每公顷P(P2O5)肥120kg、K(K2O)肥120kg,比例为1∶1;P(P2O5)肥120kg、K(K2O)肥360kg,比例为1∶3;P(P2O 5)肥360kg、K(K2O)肥120kg,比例为3∶1。鲜果穗产量每公顷达14617.5~16045.5kg,干子粒产量每公顷达6745.5~7168.5kg,支链淀粉含量达93.0%~94.4%,可溶性糖含量为2.19%~2.62%。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以黑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6.9%。农场年平均气温0.1℃,有效积温2050℃,年平均降雨量530mm,全年日照2310h,无霜期105d。长水河农场2006年共种植小麦0.67万hm^2,占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1%,平均公顷产量5251.5kg,其中55hm^2攻关田公顷产量7875.8kg,  相似文献   

18.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混用对大麻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05-107
山西大麻苗期生长繁茂,茎秆嫩脆,进行田间人工除草作业难度大,且麻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以前研究的对大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方法,都不适合该地区。汾阳大麻试验站开展了除草剂混用对大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56%二甲四氯钠WP 300 g+120 g/L烯草酮EC 195 mL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可以很好地防除大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后30,50 d株防效均大于95%,鲜质量防效达89%以上,株防效与鲜质量防效明显高于单用的对照药剂二甲四氯钠和烯草酮,且产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桑园施N、P、K肥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R323ROC设计法,建立陆良县桑树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效应方程,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该地区每公顷桑园产叶量≥52500kg时,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每公顷桑园施纯N 932.19~963.08kg,P2O5 312.94—404.58kg,K2O 270.77~381.43kg;并得出该区每公顷桑园最高理论产量49257kg时的施肥量,即每公顷施N 585kg,P2O5 487.5kg,K2O 311.86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