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鹏  彭蓉  田国行 《林产工业》2015,42(4):57-59
探讨了森林公园景观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对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观建筑进行考察分析,基于地域文化对其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出地域文化在森林公园景观建筑的风格、色彩和材质上的运用,为其他森林公园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性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2.
舜皇山,犹如一颗生态明珠镶嵌在湘西南边陲的东安县境内。1956年11月,为保护和经营好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东安县在此建立了大庙口国有林场,1982年设立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建立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皇山是大自然的一座绿色宝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舜皇岩景区于2006年被评为"老百姓最喜爱的湖南百景"之一;舜皇山国  相似文献   

3.
舜皇山,犹如一颗生态明珠镶嵌在湘西南边陲的东安县境内。1956年11月,为保护和经营好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东安县脊此建立了大庙口国有林场,1982年设立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建立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舜皇山,座落在越城岭中段湖南新宁境内,主峰1882.4米,古人赞为“越南第一峰”;因舜帝南狩此山长期驻骅而得名,山北尚存千年纪念古刹“舜皇宫”遗址及唐代岭南荔枝进贡京师践成的湘桂通道。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溪瀑溅玉,林海苍茫,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具古、秀、奇、险四大特色,于1992年建立舜皇山森林公园。据科学考察,舜皇山是四亿年前加里东期形成的花岗岩山体。是第四纪冰川浩劫期南北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汇聚地,至今还有保序完好的三万余亩原始次生林,生长着距今七千万年至二千万年的第三纪、第四纪古老动植物,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东安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素有"湘南门户"之称。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旅游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让生态旅游的红利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以舜皇山为代表的"景区带村"模式舜皇山自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广大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所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山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周边景区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新契机,根据公园自身的资源特色确定了舜文化美学之旅的未来旅游发展主线,并以此进行特色旅游景区的划分和游览项目的策划,旨在对国内其他舜文化主题公园带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湖南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是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兴办生态旅游和建立森林公园的基础。一、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我省森林和物种资源丰富.一些资源类型及其品位在全国独一无二,是全国最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有六类:(一)丰富的森林资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与奇特的地貌组合类型。包括张家界、天门山、莽山、新宁舜皇山(山)森林公园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二)独持的生物种类资源和大型湖泊水体组合类型。如九…  相似文献   

8.
华南五针松在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好保存的原因浅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地理、古气候、古地层、法制保护、当地民俗、生境条件等方面探究了华南五针松在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延续完好保存的内因和外因,为植物学家研究华南五针松生态学特性、开发和利用华南五针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新宁县舜皇山森林公园风光之二神奇雄伟的舜皇山,经千百万年风雨霜雪的锤炼;孕育出一种不畏艰难,傲立于石壁险峰之上的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一华南五针松。它显示着舜是山的特殊风貌,也是舜皇山之精灵。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报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彩。华南五针松,常绿乔木,高达用米,胸径1.5米,叶针形,五针一束,腹面每侧有4-5条灰白色气孔线。本种是我国分布较南的五针松树种。它在研究松后分类和分布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它的干材端直,质地优良、坚实,是中亚热带至北亚带中山地区的优良造…  相似文献   

10.
在东安县舜皇山森林公园主峰下的西面山坡、山窝、山沟的原始阔叶林中,挺生着一种树干通直圆满、高大挺拔、叶似杉叶、果似松果的高大乔木,当地居民叫它野杉树,学名叫资源冷杉。它生长在舜皇山海拔1500~1850米之间,散生于阔叶林中,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主要伴生树种有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华南桦、银木荷、红花木莲等,林下多生长茂密的南岭箭竹、观音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