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喂入量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参数,其对机器的作业性能、整机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有着深刻的影响。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是验证谷物联合收获机实际喂入量大小的唯一途径,喂入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着补贴额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联合收获机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谷物损失、产量、喂入量和工作部件工作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并对喂入量进行自动控制以提高其收获效益。为此,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线监测系统现状,对比了控制系统发展状态,指出国内外存在的差距,得出将CAN总线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在收获机械上促使监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综合发展从而使联合收获机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实时调整的需求,研究成熟期作物密度与收获机喂入量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中值滤波处理,然后以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将作物的谷、叶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在此基础上,以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到小麦收获机喂入量随图像像素的变化模型,为谷物收获机实时、精准地控制喂入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谷物收获机智能监测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谷物收获机的工作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推动我国谷物收获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介绍国内外谷物收获机智能监测的发展现状,阐述国内外谷物收获机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国外谷物收获机已实现割台智能仿形、自动导航、喂入量智能监测调控等功能;国内谷物收获机械在智能监测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如脱粒滚筒监测报警调控、自动对行收割、割台高度自动调节等研制仍处于研究阶段,未能普及使用。对国内谷物收获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收获机自动对行,谷物损失检测,割台仿形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分是谷物联合收获作业的关键工序,筛分装置的作业质量直接影响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现有筛分装置性能可基本满足谷物收获作业要求,但鉴于农业物料的多样性、作业环境的多变且不可控性以及谷物联合收获机的高速作业性,在进行筛分时由于物料喂入量增大和物料含水率的升高,从而产生物料堵塞筛孔、潮湿物料粘附筛体、物料流动性差、筛分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筛体结构和筛体驱动机构为切入点,概述谷物筛分装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从不同领域筛分技术的借鉴与互补以及筛分装置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角度出发,指出谷物筛分装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谷物筛分技术研究和筛分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建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对该系统中封闭液压油的压力进行测量,用该油压力表示喂入量。通过台架试验,得出喂入量与油压力之间的关系方程,并与脱粒滚筒转速表示喂入量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联合收获机稳定工作,物料物理特性一致时,油压力随喂入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而此时脱粒滚筒转速可以视为常量,所以油压力能够准确地反映喂入量。  相似文献   

7.
双风道清选装置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一个带双风道的离心风机和一层筛子组成的双风道清选装置在4LZ-3.5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应用。它与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传统风筛组合式清选装置相比,减少一层或二层筛子,简化传动机构。它与目前国外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双风道清选装置相比,减少一层筛子,省去预清器,简化了传动机构。黑龙江农垦农机鉴定站,对它进行了田间麦收测试。结果表明:喂入量4.01kg/s,小麦清洁率99.1%,清选损失率0.17%。  相似文献   

8.
我国谷物随机损失率测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联合收获机谷物损失率测试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些测试技术可简要归纳为单位时间损失、单位面积损失及损失率测试等3种方法.同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内涵、特点和不足,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探讨和展望了应结合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谷物含水率、草谷比等影响谷物随机损失率变化的重要因素,进行谷物运移过程和籽粒损失机理的研究,从而有效监控随机损失率,充分发挥联合收获机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双风道清选装置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由一个带双风道的离心风机和一层筛子组成的双风道清选装置在4LZ-3.5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应用。它与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传统风筛组合有选装置相比,减少一层或二层筛子,简化传动机构,它与目前国外化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双风道清选装置相比,减少一层筛子,省去预清器,简化了传动了机构。黑龙江农垦农机鉴定站,对它进行了田间麦收测试。结果表明:喂入量4.01kg/s,小麦清洁率99.1%,清选损失率0.17%。  相似文献   

10.
脱粒分离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要作业环节,脱粒滚筒又是其中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工作参数直接影响着联合收获机的整机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纵轴流小麦脱粒滚筒装置,以解决大喂入量状态下小麦收获机所出现的效率低、含杂率高及损失率严重等问题。该滚筒主要由导料月牙、喂入叶片、喂入锥体、纹杆座组合、滚筒壳体,以及排草板等组成。以含杂率、损失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800r/min、凹板间隙15mm、滚筒倾角8°,在此参数下谷物的含杂率为0.11%、损失率为0.29%,收获质量符合农艺要求。该机构的设计为纵轴流滚筒技术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喂入量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现阶段高产水稻的收获要求,自主研发了大喂入量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论述了切流脱粒分离装置、锥形螺旋喂入装置、斜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设计参数,提出了配套动力90~100k W、可承载6~7t的履带式行走底盘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履带式底盘承载能力≤5t的限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机收获产量9 000kg/hm2水稻时,总损失率为1.2%,含杂率1.0%,破碎率0.9%,机具生产率0.8 hm2/h,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该斜置切纵流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达到了8.89kg/s,喂入量明显提高。该研究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名企名品     
《山西农机》2009,(6):46-49
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LL-1.5型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2型自走轮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3.
联合收获机喂入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DF-1.5型物料脱粒分离、清选仿真与控制试验台上对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测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通过测量喂入主动轴的扭矩,从而间接测定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的方法。在分析了喂入主动轴扭矩与喂入量之间数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得喂入主动轴扭矩和与之对应的喂入量值,得出了喂入量与喂入主动轴扭矩之间回归方程式,为联合收获机喂入量的测量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脱粒装置类型及工作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脱粒装置是收获机、脱粒机的重要工作部件。脱粒装置的共同特点是由高速旋转的滚筒和固定的弧型凹板配合 ,使谷物从滚筒与凹板之间通过 ,经脱粒元件的打击、揉搓、碾压和梳刷进行脱粒。脱粒装置的种类和型式很多 ,按谷物流向可分为轴流式和切流式。谷物从滚筒一端喂入 ,顺滚筒轴线方面运动 ,从滚筒另一端被抛出 ,称轴流式 ;谷物顺滚筒圆周方向运动的 ,称为切流式。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两种型式。谷物全部进入脱粒装置的称全喂入式 ;谷物的穗部进入 ,茎杆部分不进入脱粒装置的称半喂入式。按脱粒部件的形状及结构又分为纹杆式、钉…  相似文献   

15.
名企名品     
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LL-1.5型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2型自走轮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6.
清选系统作为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和清选效果。目前我国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如何实现清选装置高效智能化技术发展和提高清选系统工作性能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研究的难点。从清选系统基本结构、损失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等方面综述分析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损失监测、自适应调控等技术研究进展,探究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损失监测精度以及清选装置自适应调节效果,以期为实现谷物联合收获机整机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喂入量变化引起各工作部件受到变载冲击和不平衡力,导致联合收获机工作时振动突变,影响整机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联合收获机运动平衡方程和外界振动扰动信号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开展田间工况下联合收获机变喂入振动试验,获取不同喂入量下主要工作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当喂入谷物呈现较强的阻尼特性时,振动加速度信号随之减弱,而收获机工作动力需求增加后,又会进一步导致振动信号增强的现象。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将加速度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进一步掌握振幅的变化及激振频率特征。喂入量扰动导致的振动主要发生在低频激振频率范围,而喂入量表现出的阻尼特性对高频振幅起减弱作用。喂入量对脱粒滚筒振动影响最为明显,最大振幅由17μm衰减至2.8μm,变化量达83.5%,而割台与输送槽的变化量分别为55.8%和7.69%。脱粒滚筒的最大峰值点也由中频195Hz附近左移至靠近低频的117Hz附近。  相似文献   

18.
以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脱粒滚筒工作时所需功率主要由滚筒空转功耗和谷物与凹板之间摩擦功耗所组成,从而建立针对杆齿滚筒的脱粒功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脱粒过程中谷物喂入量、谷物湿度、滚筒转速等参数的变化对脱粒功耗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影响因素下,谷物的喂入量是影响脱粒功率的主要因素,谷物湿度对脱粒功率的影响则在一定范围内随湿度的增加而变大,之后则随着谷物湿度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19.
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技术与装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谷物联合收获机普遍存在作业性能和效率难以兼顾、适应性不强、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清选装置作为联合收获机最核心的工作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整机的作业性能。如何提高清选装置的性能和效率是现阶段谷物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从清选装置结构、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和物料运动及清选装置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技术与装置的研究进展,分析阐述了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工作性能、作业效率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收获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工具,其喂入量控制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收获机工作方式,建立收获时收获机喂入量变化模型。设计开发收获机作业参数监测系统,以小麦作为实验对象,在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田间实验,验证系统喂入量监测精度并同步采集产量、含水率和作业速度等参数,系统喂入量监测平均相对误差为8.55%。以收获机在割台高度不变条件下保持额定喂入量为控制目标状态,收获机作业速度作为控制量,采用模型预测的方法对收获机喂入量进行仿真控制。采用灰狼优化算法优化二次规划的权值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权值矩阵优化后,喂入量控制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 kg/s,平均降低38.1%。喂入量控制误差与收获区域的产量成反比,与含水率成正比。在相邻时域内产量、含水率变化较小的收获区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