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经典回流法试验了灵芝(Ganoderma lingzhi)发酵菌丝体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表明:灵芝菌丝三萜酸最佳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液料比为10:1(mL/g)、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2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菌丝三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预测三萜酸提取的多项式模型:Y=0.52+0.022A+0.027B+0.064C+0.021AB-0.013AC+0.010BC-0.056A~2-0.094B~2-0.057C~2,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菌丝三萜酸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1:1(v/m,mL/g)、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三萜酸提取率可达0.537mg/g干菌丝,与预测值(0.542 mg/g干菌丝)相比,相对标准偏差为0.65%。  相似文献   

2.
以太行菊为试材,以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最优的太行菊黄酮提取组合配置,针对太行菊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佳的料液比1∶25g·mL~(-1),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响应面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影响差异极显著,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回归方程模型预测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88g·mL~(-1)、乙醇浓度61.78%、提取温度63.44℃、提取时间55min,太行菊黄酮提取率可达极值4.74%。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的增加极显著的提高了太行菊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醇提法、水提法分别提取灵芝三萜和多糖,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灵芝三萜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10倍无水乙醇,在60℃提取60 min,提取2次,三萜提取率为0.76%;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90℃热水提取90 min,料(g)液(mL)比1∶2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2.67%。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三萜和多糖的提取率可分别提高20.5%和13.2%。  相似文献   

4.
以经过渗漉脱杂处理的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子实体为材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皱盖假芝粗多糖工艺,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提取温度80℃,提取功率50 W,提取时间60 min,获得最大提取率为3.18%。  相似文献   

5.
以3个品种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粉碎程度对灵芝多糖与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粉碎工艺能够有效地破碎灵芝子实体中的菌丝细胞,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但对三萜的提取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对绣球菌多糖提取进行试验设计优化,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对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纤维素酶添加量等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在超声功率570 W、纤维素酶添加量3%的条件下,选定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作为3个交互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预测最佳方案为料液比1∶87.62(g · mL~(-1)),提取温度38.4 ℃,超声时间94.56 min,预测多糖得率为31.49%。对最佳预测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90(g · mL~(-1)),超声温度38 ℃,提取时间95 min的条件下,对5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提取率达到30.60%;对50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第1次粗多糖提取率为31.70%,第2次粗多糖提取率为7.1%。将提取的粗多糖进行浓缩、除蛋白、除色素及透析纯化后,多糖保留率为73.20%。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抚松的人参花为试材,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人参花多糖,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溶液pH、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人参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参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为液料比溶液pH提取时间;当液料比为22∶1 mL·g~(-1),提取时间为39 min,溶液pH为10.5时,人参花多糖提取率为4.19%,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优化的工艺条件适于人参花多糖提取。  相似文献   

8.
以菌草灵芝菌糟为试材,采用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等测定了提取物的粗多糖、三萜类物质、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并在实验室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粗多糖进行提取,研究了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菌糟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优化的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菌草灵芝菌糟提取物中试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菌草灵芝菌糟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粗多糖含量为24.16%,三萜类物质含量为0.82%,氨基酸总量为6.50%;实验室菌草灵芝菌糟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1),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条件下,菌草灵芝多糖得率为4.45%;确定菌草灵芝菌糟提取物中试提取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第1次料液比1∶10 g·mL~(-1),加热至100℃后保持2 h,第2次料液比1∶8 g·mL~(-1),加热至100℃后保持2 h;第3次料液比1∶6 g·mL~(-1),加热至100℃后保持1.5 h,平均提取得率为20.0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进一步考察3个因子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所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为1.38%。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法和高效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法检测灵芝(Ganoderma lucidum)‘沪农灵芝1号’不同生长期(接种后2~7个月,分别命名为P1~P6)子实体和菌基中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并结合子实体和菌基的产量计算三萜和水溶性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子实体中灵芝酸C2、G含量在P1、P2期较高,灵芝烯酸B和灵芝酸D、F、DM含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B、A、S、T和总三萜含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A、D、DM和灵芝烯酸B含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G含量在P 5期最高,灵芝酸B、S含量在P 6期最高,灵芝酸F含量在P 1、P 6期较高,灵芝酸T、总三萜含量在P 5、P 6期较高。子实体中灵芝酸C2、G、B、D、F、DM,灵芝烯酸B,总三萜产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A产量在P3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G、B、A、D、F、DM,灵芝烯酸B产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2期最高;总三萜产量在P1、P2期较高。子实体和菌基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和产量均在P1期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沪农灵芝...  相似文献   

11.
周岩飞  吴长辉  姚渭溪  李晔 《食用菌》2022,(1):61-64+69
目的:优化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关键因素,正交试验探索最佳提取因素水平。结果: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g)液(mL)比1∶15,提取温度为135℃,时间为60 min,次数为3次,β-葡聚糖的提取率为3.824%,提取物中β-葡聚糖的质量分数为27.03%。结论: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的提取率和β-葡聚糖质量分数均高于热水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酶法辅助提取法,并且高温高压水提技术适用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龙胆为试材,采用水提醇沉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3)正交实验优化设计,研究了水溶性龙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考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3.0h,提取次数2次,此时水溶性龙胆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14.0±0.37)%.  相似文献   

13.
以红蜡蘑为试材,研究了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对提取产物多糖进行了DPPH·、ABTS+·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是提取次数,其次是液料比,提取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液料比20∶1mL·g~(-1),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6.27%。多糖对DPPH·、ABTS+·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说明红蜡蘑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得到的菌质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其多糖进行提取,研究了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菌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优化的提取条件;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研究了菌质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提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1)、温度100℃、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3次,以此最佳组合提取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时,其得率为4.88%。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增强,表明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通过相关方程可以得到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_(50)值为0.461mg·mL~(-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_(50)值为0.864mg·mL~(-1)。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锁阳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超声波作用下锁阳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以锁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锁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提取温度影响不显著;优化出锁阳多糖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7.62℃,液料比7.75∶1、提取时间85.57 min,在此条件下锁阳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23.1%。与传统水浸法提取相比,超声提取锁阳多糖具有明显的优势,提取时间较短,液料比和温度较低,以及较高的提取率等。  相似文献   

16.
以8种灵芝三萜标准品为对照,考察栽培生境、栽培方式、采收时期三种因素对我国灵芝主栽品种“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福建栽培所得灵芝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代料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显著高于段木栽培,成熟期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较高;随着孢子粉采收时间的延长,子实体中三萜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各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三萜指纹图谱信息无显著影响,相似度均在0.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元蘑(Sarcomyxa edulis)子实体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元蘑多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1.48(g∶mL),温度79.94℃,时间3.09 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5.52%.在优化条件下所得的粗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  相似文献   

18.
以市场上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未破壁孢子粉、子实体和精粉共4种灵芝产品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活性成分三萜和多糖含量的差异。应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破壁孢子粉与未破壁孢子粉的差别、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醇提法提取三萜、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灵芝酸。结果显示精粉中多糖含量为52.40 mg·g~(-1),显著高于其他三者,破壁与未破壁孢子粉多糖含量为(21.32±1.11)mg·g~(-1),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子实体的9.83 mg·g~(-1)。而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却是最高的,为4.97 mg·g~(-1),破壁孢子粉中三萜含量为2.23 mg·g~(-1),明显高于未破壁的1.10 mg·g~(-1)。通过对比4种产品的三萜指纹图谱发现,子实体和精粉中的灵芝酸种类远远多于破壁及未破壁孢子粉中的,且不同产品中有相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蛋白质的提取率,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解复合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以料液比、酶的添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蛋白质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解条件,与单一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后的提取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5,温度40℃,时间100 min,酶的添加量1.5%,复合碱提酸沉后蛋白质提取率为51.36%,显著高于碱提酸沉法的45.89%。因此,纤维素酶复合碱提酸沉法提取杏鲍菇蛋白质优于碱提酸沉法。  相似文献   

20.
以蛹虫草菌皮为材料,研究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虫草多糖和虫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提取虫草多糖及虫草素的最佳工艺,即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0,提取次数2次,此时虫草多糖提取率可达8.72%,虫草素的提取率达到0.29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