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正>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水土流失防治的制度创新机制水土流失防治是一项以恢复和改善生态为主,结合资源开发和产业建设的系统工程,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要投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创新,以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化市场机制在水土保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是促进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利用林业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阐述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的应用,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由于沙石矿的无序开采,形成了蓟县及周边山区大面积山体破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扬沙起尘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人工垒砌坝台、爆破挖坑、客土回填整地;选用抗旱性植物材料,乔(针阔彩叶树)、灌、草、爬藤树种配置;培育容器苗木;精细栽植;地面全覆盖等工程技术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破解了采矿迹地生态修复的技术难点,实现了乔、灌、草、爬藤植物立体复层绿化、多元化生态修复目标.  相似文献   

5.
纪岚  王琦  皮月  李乐静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47-149,157
为研究江苏省泰州市生态旅游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运用侵蚀模数法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评价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泰州市生态旅游区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侵蚀等级为Ⅱ级,若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强度和流失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分析锥栗林水土流失原因,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为闽北山区锥栗林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战略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内涵是合理构建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污染防控率,实现增产增收与保护生态的双赢目标。在山区农村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不但生态条件优越,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优化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精准扶贫发展战略实施。文章结合福建省生态循环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构建山区立体种养型绿色家庭农场模式与集成创新实用配套技术;构建山地生态果茶园优化模式与特色扶贫产业促进技术集成推广;研发高效设施农业系列装备与精准扶贫科技产业园区创立及经营;农牧菌业链接与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及集成推广;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有效防控与生态修复驱动支撑技术集成应用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治理水土流失提升到确保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巩固了水土保持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的学习、交流和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创新治理机制,增强治理活力,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建设北部生态屏障、打牢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治本之策来抓,推动咸阳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水土流失的危害在我国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由于我省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加剧水,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根据目前现状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牧还草,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一、水土流失的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的论述,分析了生态修复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措施,指出在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实施生态修复,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行植物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正确理解生态修复的含义是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配套措施的基础。作者根据近年工作实践经验,浅析了山区拟建水库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并提出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夏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六盘山北麓,每年7,8,9 3个月降水量较多,加之山区属于黄土丘陵区,故而较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问题.当地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鱼鳞坑集流整地方式等集水模式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提出封育模式、淤泥坝模式,最后提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模型,以期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宏文 《甘肃农业》2003,(12):49-50
植被稀疏和退化是导致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突出禁封治理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是增加天然植被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封禁治理符合自然植被演变规律 ,同时也符合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封山禁牧 ,发展舍饲养畜 ,有计划地分区禁牧、轮封轮牧 ,改变传统散牧方式 ,退耕生产潜力薄弱的坡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草产业 ,制定封禁治理计划 ,制定地方法规 ,实行边远山区生态移民 ,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是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项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玘  高双喜 《乡村科技》2019,(8):106-107
我国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一条重要路线,并为改善我国水土流失地区生态与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我国进行小流域治理的原因、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进行小流域治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技术在紫金山矿区边坡治理中应用,有利于解决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保护边坡表层,起到防止边坡进一步水土流失和绿化、美化的作用。通过对上杭紫金山矿区水土流失及边坡现状分析,介绍了矿区边坡的特点、生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特别对高陡边坡治理及其后期的抚育施肥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借此说明生态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紫金山矿区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只有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才能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优势,提出了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植被稀疏和退化是导制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突出封禁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增加天然植被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封禁治理符合自然植被演变规律,同时也符合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畜,有计划地分区禁牧、轮封轮牧,改变传统散牧方式,退耕生产潜力薄弱的坡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产业,制定地方法规,实行边远山区生态移民,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是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植被稀疏和退化导制干旱山区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突出封禁治理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是增加天然植被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封禁治理符合自然植被演变规律 ,同时也符合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封山禁牧 ,发展舍饲养畜 ,有计划地分区禁牧、轮封轮牧 ,改变传统散牧方式 ,退耕生产潜力薄弱的坡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草产业 ,制定地方法规 ,实行边远山区生态移民 ,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是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项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典型区域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将土壤肥力质量10个因子作为内部因子,坡度、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强度等作为外部因子,构建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尖点突变模型,并分析土壤肥力质量演变分别与土壤肥力质量等级、水土流失强度、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0个样点中,突变的样点共27个,占30%,稳定的样点共63个,占70%;2)突变样点主要对应于土壤肥力质量等级1和等级2(分别占突变样点总数的48.15%和33.33%)、水土流失微度和轻度(分别占37.04%和44.44%)、坡度5-10.和10-15.(分别占37.04%和40.74%)、植被覆盖度>0.4和0.3-0.4(分别占48.15%和37.04%);分叉集△与土壤肥力质量等级、水土流失强度、坡度和植被覆盖度都呈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顺序为:水土流失强度>植被覆盖度>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坡度;突变主要发生于土壤肥力质量等级较高、水土流失强度较轻、坡度中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地点;3)土壤肥力质量演变时间相对较长,应根据中间过渡状态来判断是否产生突变;土壤肥力质量处于突变状态时可用较小投入产生较大效益,在关注严重水土流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同时,不应忽视突变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从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入手,阐述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特征与主要防控成效,总结4种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治理型循环农业开发模式:(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并据此提出与南方山区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一是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五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