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仁用杏品种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于2001年引进仁用杏良种龙王帽、一窝蜂等品种,通过设点定植观察,4个品种的综合性状都表现出良好的栽培适应性,龙王帽结果性状尤为明显,平均株产2.77 kg,最高株产8 kg。干仁质量从大到小排列:龙王帽、优一、一窝蜂、白玉扁,龙王帽丰产性好且杏仁口感好,香甜无余苦。同时,从其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能力上对不同仁用杏品种进行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张掖市特殊气候条件早果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仁用杏栽培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庆阳、平凉、定西、白银等4地(市)仁用杏栽培面积,适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生长结实表现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引种地河北张家口作了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仁用杏在我省陇东、中部黄土沟壑区整体适应性良好,生长、发育、结实正常,单株结果产量及果实经济性状不低于引种地水平,但在建园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整体栽培水平也较低。 相似文献
3.
龙王帽仁用杏品种在太行山西侧山地生长结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8年,在太行山西侧旱薄山地进行了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引种与选育,通过对该品种的果实品质、树体生长发育及丰产性能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得出龙王帽仁用杏品种可作为太行山西侧山地干旱少雨、水源缺乏、土壤瘠薄、自然环境恶劣地区适宜栽植的仁用杏品种。 相似文献
4.
5.
仁用杏自花结果率低,萌芽率高,成枝力弱。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仁用杏结果习性观察,并采用不同修剪方法,研究分析,取得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可在仁用杏生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山西省仁用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目前的主要栽培地区、栽培品种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山西省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研究了仁用杏的适生环境。为充分发挥山西省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仁用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通过对常绿杨树、南抗杨等杨树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研究,总结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杨树的生态适应性、育苗及造林新技术要点,为南方地区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仙游县降香黄檀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仙游县书峰片区营造的110 hm2降香黄檀幼林分中设置不同坡向、坡位的固定观测样地,对幼林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定位观测与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降香黄檀在引种地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且树高和胸径分别于第二年、第四年开始进入速生期,5 a生幼林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到或接近广东、广西或海南丘陵台地栽培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幼林可抗-3℃低温;②一个生长年内的生长特性显示出其生长与蒸发量、气温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表现为11~3月为休眠期,5月开始加速生长,6~7月为树高生长高峰期,7~8月为径生长高峰期;③坡向对幼林有显著影响,是制约林分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坡位对幼林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栽培的6种槭树的物候期表现,地径、树高、冠幅、耐热性、抗寒性及种子繁殖出苗率等的观测与统计,研究其在武汉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三峡槭、元宝槭、红翅械、飞蛾槭、血皮槭等5种槭树在武汉地区生长迅速,病虫害较少,种子繁殖成苗率高,适合引种栽培;金钱槭由于耐热性较差,不适合在武汉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乌龙茶"良种茶树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主产于中国福建、广东和台湾,为了引进“乌龙茶”的良种茶树种,在大理州(高海拔地区)进行了“乌龙茶”良种茶苗品种适应性栽培试验。详细阐述了试验内容、方法、结果分析,并进行了经济效益预测。结果表明:大理州初次引种的3个“乌龙茶”良种茶树生长优良,种植成活率高,具一定的适应性和抗性,为大理州乃至省内发展“乌龙茶”栽培繁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福鼎市桉树引种栽培试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鼎市不同海拔山地的不同桉树品系的区域栽培试验和推广种植情况的调查,分析桉树在该区尤其是在遭遇特别严重自然灾害如极端低温、超强台风以及严重干旱情况下,不同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总结灾后恢复生长情况以及沿海多台风、纬度较高,且立地条件以Ⅲ类地为主的地区,种植桉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