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奶牛业继续因牛奶供应变化导致的涨跌而呈现周期性波动,并且正在影响全球市场。2008年,3个因素综合结果创新了牛奶价格。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各地,金融危机造成货币紧缩,股市、楼市大跌,资产缩水,社会总需求水平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生丝出口国,丝绸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对世界经济形势高度敏感,丝绸消费量和茧丝市场价格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2008年9-10月金融危机暴发期,茧丝市场价格出现了快速下跌。  相似文献   

3.
肖军 《饲料广角》2009,(16):17-19
众所周知.在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的进程当中,风险与商机并存的衍生品市场得以长足发展,国际市场原料价格的涨跌波动.几乎主导着国内食用油价格的整体走向。国际油脂市场具备了自然商品属性以外的金融属性与能源属性.这也导致2007—2008年国内市场跟随全球经济脉搏,演绎了史上最大的“牛”转“熊”超级振荡行情。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业部的表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将进入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时期,从2001~2007年年均增长率低于3%后,2008-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5%,发达国家的增速是适中的,而发展中国家以及前苏联国家增速将加快。高油价和美国次贷危机会对2008年美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5%,从2005-2007年,美国占全球GDP的30%下降到28%,  相似文献   

5.
<正>在多方因素作用下,2013年全球鱼粉产量总体减产,然而供应的减少却并未能促使鱼粉价格攀升,相反,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外鱼粉价格一路持续下滑直至年终。国际经济萧条、终端养殖遭受重创以及居高的市场价格使得2013年全球鱼粉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说2012年供应决定了鱼粉市场走向,那么,2013年则是由需求主导了行情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2009上半年,国际市场肉类产品价格较低位波动,生产下降,贸易趋缓。 一、肉类产品价格较低位运行 1.猪肉价格低位波动。美国猪肉价格跌势明显。2009年上半年,美国猪肉价格以跌为主,各品种价格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6月,美国猪肉各品种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环比降幅大。见表1。  相似文献   

7.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7):70-70
2008年6月中旬,吉林玉米市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整体基本平稳,局部地区价格涨跌互现,市场看涨心态短期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8.
屠璇 《饲料广角》2010,(5):16-19
2009年以来,以豆粕为主的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但豆粕现货价格总体趋势仍是逐步上扬,2008年第四季度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出现超跌行情,之后在养殖行业回暖、国内政策刺激和外盘豆价大幅拉升等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稳步上涨,沿海工厂报价曾两度上升至3800元/t附近,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终端市场采购心态谨慎,备货意识相对较弱,为价格的上扬提供了潜在支撑。进入2010年之后,全球大豆供应充裕,再加上中国储备大豆的出库,为上半年的豆粕现货价格走势奠定了振荡偏弱的基调。2010年下半年,影响国内豆粕价格的因素仍然以中国政策实施力度和效果、美国新季大豆播种预期以及美国经济趋势和美元指数走势等为主。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效应对赖氨酸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山东西王淀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王)、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之素)工厂停产,并未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掀起狂澜,然而,2008年10月25日随着国内赖氨酸巨头——长春大成集团(以下简称大成)指导价格大幅下调,国内赖氨酸价格战激烈打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效应对赖氨酸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山东西王淀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王)、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之素)工厂停产,并未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掀起狂澜,然而,2008年10月25日随着国内赖氨酸巨头——长春大成集团(以下简称大成)指导价格大幅下调,国内赖氨酸价格战激烈打响。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全球饲料粮市场价格温和上涨,主要原因是外围市场走强,美国玉米播种耽搁,支持了价格。有分析师称,5月份第1周,原油期货大幅上涨,创下历史新高,再加上大豆和大米市场走强,这均提振了玉米市场看涨人气。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国在经历了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同时,粮油行情也大起大落。2009年,中国粮油市场面临着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也将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3.
1 2007/08年度大豆行情回顾 2008年.大豆市场不仅面临传统的种植面积之争和天气炒作.更是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动荡。在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元贬值、中国大豆需求持续旺盛及阿根廷罢工等因素的影响下.大豆期货总体保持上涨趋势.价格屡创新高。下半年全球新作大豆产量大幅增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大豆暴跌行情。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第1季度的国内饲料原料市场波澜不惊,没有太大的意外和惊喜,玉米、豆粕价格窄幅震荡,鱼粉继续强势。玉米价格在春节后反而没有出现售粮高峰,节后在强劲需求的支持下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成为价格震荡走高的主力;与玉米市场不同,豆粕市场继续窄幅震荡未能如愿下跌,但是随着全球大豆库存得到补充以及下季美国大豆的库存存在提高可能,因此短期仍存在向下或者低位震荡的可能,但是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仍在支持着豆类市场;而鱼粉市场则是继续高奏凯歌,犹如脱缰野马。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对于中国的需求依然乐观、通胀预期再次抬头的影响下,一些平稳的品种尤其豆粕和玉米市场不可掉以轻心,而对于鱼粉市场已经很难从经济的供求理论体系下做出价格的走势判断。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产业链条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近10年来,国内外玉米市场波动,产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方面,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受能源、气侯等因素影响越来越深。2008年美国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国际行价,随后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粮食价格降低,对粮食生产的价格和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内方面,2008~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国储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库存还  相似文献   

16.
肖军 《饲料广角》2009,(10):18-20
近一个月来,国内棕榈油期、现货行情整体涨势如虹.进而带动豆油等相关食用油价格接踵上涨,其背后支撑因素主要来自于东南亚棕榈油市场利多因素共振带动期价突破性反弹的盘面指引和成本推动。3、4月份期间,棕榈油俨然成为近期全球植物油、籽市场的明星品种,甚至一度成为拉升美国CBOT大豆、豆油价格的利多题材,成为国内油脂价格于近年底部运行过程中.再次“点亮”市场信心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7.
《广东饲料》2009,18(7):45-46
在全球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和美元走弱,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以及国家刺激需求措施等因素交织下,2009年上半年,我省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弱。其中猪肉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整体下行趋势不变,但跌势普遍减缓。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国家刺激需求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尤其是鼓励社会投资、关注民生等措施继续出台,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市场信心继续加强,特别是国际市场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反弹所引发的输人性成本提高,预计下半年我省农产品价格将继续回稳,甚至部分价格可能有所反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在全球释放流动性等刺激政策的激励下全球经济的回暖步履蹒跚,经济增长脚步缓慢。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数字疲软,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全球通胀严重。而最近关于希腊等欧洲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升级,加之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风险加大,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市和商品市场双双大幅下挫,受此影响国内的饲料原料市场也出现了大幅下挫的状态,这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来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动荡,市场下跌的趋势很可能延续到本年年底,一旦年底宏观既经济形势稳定国内将会出现一定的采购机会。  相似文献   

19.
行情疲软,利空因素较多,养殖状况低于预期,致使豆粕市场供大于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饲料厂的豆粕库存逐步消耗,12月中、下旬将面临又一个采购周期。此时外盘的动向,可能成为市场启动的风向标。国际市场方面,生物燃料带来的需求看好和2007/2008年度种植面积萎缩两个因素还会带来长期的价格支撑。有传闻称,在近期价格大幅回挫以后全球进口商已经加快了大豆采购步伐,此外,玉米市场的强劲表现对大豆价格有促动作用。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出口销售量为66.7万吨,市场预期为60~80万吨;美国豆油出口销售量为4.84万吨,为市场年度高点,并高于预估的3~4万吨;美国豆粕出口销售16.64万吨,介于预估区间12.5~17.5万吨之间。短时间内南美的良好天气以及缺少明显投机买盘等因素依然制约着豆粕价格反弹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吴湘生 《饲料广角》2009,(13):18-19,39
1 总体市场价格走向 自2008年11月开始.我国消费品价格总指数呈下滑态势,到2009年2月进入负增长阶段。2009年5月。消费品价格总指数增幅从2008年10月的4%下滑到-1.4%,下滑5.4个百分点。我国经济起伏的所有时期都显示出.当经济下滑期来临时.最受影响的是食品性消费,这是中国的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当危机降临时刻.中国大多数的消费者仍然摆脱不了节衣缩食传统性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