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反刍动物日粮中纤维消化利用率的提高在粗饲料资源的利用及动物生产性能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2-甲基丁酸由饲料蛋白质在瘤胃降解产生,是异位酸中的一种,是瘤胃纤维分解菌生长繁殖的必需营养因子[1],日粮中添加2-甲基丁酸不但可以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数量,而且能提高纤维分解酶活性[2]。但2-甲基丁酸和纤维素分解酶共同添加于泌乳牛日粮中的研究未见报道。Q.Liu等[3]的研究表明,日粮  相似文献   

2.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和营养吸收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瘤胃内分解产生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大部分通过瘤胃上皮直接吸收,因而瘤胃上皮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善直接影响到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伴随着反刍动物机体的发育,从胎儿期到出生期直至成年,瘤胃上皮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都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生长发育受到日粮营养水平(如日粮营养水平、饲料的精粗料比例、物理性质、代谢产物和饲喂制度等)、瘤胃内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葡萄糖、多胺等)、神经内分泌(如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笔者主要对瘤胃上皮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调节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4,(8):1-5
系统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山羊瘤胃上皮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高能量日粮促进瘤胃上皮生长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理。选取18只青年波杂山羊(波尔山羊×淮南羊,120 d,体重(14.27±0.69)kg)随机分成高能量组(HL,n=9,ME:1.00 MJ/(kg0.75·d))和低能量组(LL,n=9,ME:0.60 MJ/(kg0.75·d)),饲喂持续42 d。结果:与LL组相比,HL组山羊日增重、瘤胃干重、瘤胃上皮乳头长度和表面积显著增大(P0.05),表明高能量日粮显著促进瘤胃上皮乳头生长。组织切片观察发现,HL组棘突层和颗粒层细胞层数增多(P0.05),体积减小(P0.05),提示高能量日粮促进瘤胃乳头生长主要通过加速细胞增殖,而非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日粮的营养密度也随着精料比例加大而增加.高产奶牛采食高能量、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时,有机酸在瘤胃内大量蓄积,造成瘤胃pH值降低,当瘤胃pH值每天低于5.6,累计时间达到3~5小时即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1,2].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能量日粮促进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瘤胃上皮生长的机理,选取18只青年波杂山羊,随机分成高能量组(HL组)和低能量组(LL组),连续饲喂持续42 d。结果显示,与LL组相比,HL组山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在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显著升高;HL组山羊瘤胃上皮p ERK/ERK比率显著高于LL组,表明高能量日粮提高山羊血清IGF-1浓度,并激活其受体后Ras/Raf/MEK/ERK信号转导途径,促进瘤胃上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正瘤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饲粮中70%~85%干物质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消化作用依赖于瘤胃内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研究大体经历了非蛋白氮利用研究[1]、饲料蛋白质降解(新体系)研究[2]和肽营养研究[3]等三个阶段。W.H.Hoover等[4]报道,肽是瘤胃微生物达到最大生长效率的关键因子。尽管大多数瘤胃微生物能利用氨和氨基酸作为氮源生长,但是肽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高于氨基  相似文献   

7.
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较低。通过适宜的日粮营养补添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日粮营养补添包括 :改善日粮精粗比以增加能量供给 ;供给瘤胃氨态氮 ;补添蛋白 ;补添矿物元素 ;以及应用酸碱或缓冲盐。  相似文献   

8.
犊牛开食料中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犊牛来说,在瘤胃微生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利用植物性饲料蛋白的能力很有限,但在50日龄左右,犊牛瘤胃微生物体系基本建立[1].此时在先进的饲养模式下犊牛已经断奶,因此犊牛必须摄食非乳品营养--植物性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其中蛋白质水平和来源对保障瘤胃微生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犊牛开食料中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犊牛来说,在瘤胃微生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利用植物性饲料蛋白的能力很有限,但在50日龄左右,犊牛瘤胃微生物体系基本建立[1].此时在先进的饲养模式下犊牛已经断奶,因此犊牛必须摄食非乳品营养--植物性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其中蛋白质水平和来源对保障瘤胃微生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高精料饲粮条件下反刍动物瘤胃适应机制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喂高能、高淀粉饲粮是集约化生产中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常用策略,但高精料饲粮易引起一系列的营养代谢疾病,其中以瘤胃酸中毒最为常见。反刍动物瘤胃不仅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瘤胃上皮亦是重要的免疫屏障,故瘤胃健康对反刍动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反刍动物采食高精料饲粮时其瘤胃组织形态、瘤胃上皮适应分子机制和瘤胃微生物区系3个方面的变化进行阐述,以期为高精料饲粮条件下瘤胃适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后备牛阶段是奶牛生长的重要阶段,后备牛的培育对奶牛的体型、粗饲料的采食能力、成年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该阶段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后备牛的培育往往被忽视,通过日粮营养水平的调控培育出优质后备奶牛是维持奶牛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日粮能量水平对后备奶牛生产性能、瘤胃上皮发育及微生物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旨在为系统了解日粮能量水平的营养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量充足和配比合理的营养对家畜生产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蛋白质的种类和水平决定着动物机体组成及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对反刍动物来说,蛋白质的作用是双方面,既要满足瘤胃厌氧微生物发酵的需要,又要满足动物成长的营养需要。然而,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称为瘤胃降解蛋白,RDP),只有小部分能通过瘤胃在小肠内吸收(称为非瘤胃降解蛋白,RUP),因此用于厌氧合成微生物蛋白的RDP以及RUP的种类决定了反刍动物日粮和机体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微生物蛋白和过瘤胃蛋白决定了高产动物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因此,饲喂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被认为是满足反刍动物生理以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过瘤胃蛋白、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以及对奶牛、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消化率、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限制性营养,由RDP和RUP组成。瘤胃微生物通过将RDP降解成小肽、氨基酸和氨等来合成微生物蛋白,其数量主要受日粮中瘤胃发酵率的制约。因此,RDP和RUP或氨基酸的供应对于满足反刍动物营养需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饲喂低水平日粮的反刍动物。添加瘤胃保护蛋白和瘤胃保护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提高奶牛、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生长性能、繁殖效率和产奶量。不管是单独添加,还是与赖氨酸同时添加,如果蛋氨酸的添加量大于肠道的可消化吸收量时,则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奶牛泌乳早期的低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避免奶牛长期的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反刍动物在低营养水平下添加瘤胃保护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饲料采食量、消化率以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西藏羊复胃发育的影响,选择2月龄、体重比较接近的断奶羔羊90只,按饲喂日粮的蛋白水平分为高蛋白水平组(HP)、中等蛋白水平组(MP)和低蛋白水平组(LP)进行饲喂,测定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上皮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及皱胃的胃底腺黏膜厚度。结果表明:(1)瘤胃、网胃粘膜上皮在中等蛋白水平的日粮下发育最好,粘膜下层和肌层在中等蛋白和高等蛋白水平的日粮发育较好;(2)瓣胃粘膜上皮、肌层在中等蛋白水平的日粮下发育最好,粘膜下层发育受蛋白影响不大;皱胃胃底腺黏膜在中等蛋白水平的日粮下发育最好。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影响西藏羊的复胃形态学,12.0%蛋白水平的日粮,瘤胃、网胃和瓣胃的粘膜上皮发育较好,皱胃的胃底腺黏膜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需营养因子。叶酸、泛酸以及吡哆醇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以辅酶A或酰基载体蛋白的形式参与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瘤胃微生物合成的B族维生素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需要,必须通过日粮补充。高产奶牛日粮中补充B族维生素能促进瘤胃发酵,提高养分消化利用率及产奶性能。然而,日粮中直接添加的B族维生素在瘤胃内大部分会被微生物降解。因此,研究过瘤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水平螺旋藻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日粮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处理S1组为基础日粮,S2组为基础日粮+0.09%DM螺旋藻,S3组为基础日粮+0.15%DM螺旋藻。[结果]添加0.09%和0.15%DM的螺旋藻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氨氮浓度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添加组对日粮DM瘤胃有效降解率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日粮NDF、ADF瘤胃降解率(P〈0.05),0.15%DM螺旋藻还可显著降低日粮CP瘤胃降解率(P〈0.05)。[结论]表明适量添加螺旋藻不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内环境,但具有显著提高日粮纤维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和降低日粮蛋白质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的营养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喜林  杨凤 《畜牧与兽医》2002,34(11):38-40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IGF的营养生理作用进行了论述 :IGF系统及其在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IGF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IGFBP和IGF受体及其对IGF的调节作用、IGF和IGFBP合成的调节作用、日粮营养对IGF系统的影响 ,对于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粗饲料是奶牛主要的饲料来源,在奶牛营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反刍动物,为保持瘤胃健康和正常的乳脂率,奶牛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饲料[1]。粗饲料不仅可以刺激奶牛反刍和唾液分泌,有效保证瘤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尿素替代部分豆粕对山羊瘤胃发酵、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吸收转运能力的影响。将18 只波杂山羊随机分为3 组(n=6),分别饲喂3 种日粮:LC组(纯粗料)、MC组(30%精料)以及Urea组(1%DM缓释尿素替代部分豆粕+30%精料)。饲喂Urea组和MC组的山羊瘤胃中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pH值均显著高于LC组,而该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Urea组在MC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显著提高了瘤胃NH3和血浆尿素氮(BUN)浓度。因此日粮添加尿素对于瘤胃上皮中受瘤胃SCFA浓度、pH值调节的上皮生长、细胞周期、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和SCFA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与MC组相似,但对受瘤胃NH3调节的尿素转运、细胞内pH(pHi)调节相关蛋白mRNA表达则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即显著高于LC组,但低于MC组。  相似文献   

19.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现代集约化反刍动物生产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SARA的发生是由于精料增加,饲粮结构改变使瘤胃内累积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降低瘤胃内pH,造成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文主要从SARA对瘤胃上皮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2方面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瘤胃上皮结构、细胞连接、通透性及其内环境的变化,为SARA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肉羊的营养特点 (一)日粮以粗饲料为主肉羊饲料以粗饲料(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为主,应占日粮比例的70%以上,这是肉羊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当然,粗饲料主要指优质青绿饲料调制的青干草或青贮料.饲喂粗饲料除提供营养物质外,还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促使瘤胃蠕动,使反刍得以正常进行和维持瘤胃正常的pH值.日粮中缺乏粗饲料容易引起瘤胃胀气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