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受控与自控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关中棉区受控与自控两类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棉田系统的食物网结构2,营养层,生态锥体,生态效率等基本特征相似,在能量分配方面有量的差异;(2)天敌的利用效率在两类系统间有显著差异;(3)受控棉田系统的现存量与摄能量的营养级金字趴有更快的递降率。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关中棉区受控与自控两类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棉田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营养层、生态锥体、生态效率等基本特征相似,在能量分配方面有量的差异;(2)天敌的利用效率在两类系统间有显著差异;(3)受控棉田系统的现存量与摄能量的营养级金字塔具有更快的递降率。 相似文献
6.
在年降水量415m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和年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分别以春小麦和冬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地膜覆盖(春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30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冬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75d、覆膜15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和施氮(春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75kg2个水平;冬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225kg2个水平)对土壤水分、温度、氮素有效性、土壤中CO2和N2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年的春小麦试验中,覆膜对2m深土层的贮水量基本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0~20cm土层的含水量;覆膜对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呈"U"型变化,即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影响显著,中期影响较小;覆膜后虽然土壤微生物体氮有下降趋势,但由于覆膜能够增加土壤呼吸和有机氮的矿化,从而显著影响收获后0~100cm土层中NO-3-N的累积。从2个施氮水平和底墒平均值看,1999年覆膜30,60d和全程覆膜(126d)处理土层中累积的NO-3-N分别比不覆膜的对照增加-23.0,-10.1和49.7kg/hm2;2000年覆膜30,60d和全程覆膜处理土层中累积的NO-3-N分别比不覆膜的对照增加4.6,-5.0和8.2kg/hm2。可见,全生育期覆膜能够显著增加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的残留NO-3-N。不同覆膜进程对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的矿质氮,特别是NO-3- 相似文献
7.
社会创业生态系统是参与社会创业活动各主体频繁互动的产物。借鉴生态学概念对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其结构和运行机制,并认为其由创业生态群落与创业支撑环境两部分构成,创业生态群落包括主导社会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商业企业等种群,动力机制、平衡调节机制、共生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是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结构氮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化学N肥及其与绿肥、沼肥配合施用时N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结果表明:(1)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棉花增产效果显著,绿肥与化肥配施次之,单施化肥较差,这与单施化肥N素较多地积累在叶和无效蕾、花、铃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素较多地积累在生殖器官中密切相关。(2)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低于肥料N,但单施化肥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大于生殖器官,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高于生育后期,充分说明棉花生产中重施花铃肥的重要性。(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的2.5~3倍,而损失率后者为前者的1.4~1.6倍,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改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孙志浩 《农村.农业.农民》2005,(7):38-38
棉花地膜覆盖面积占总埴棉面积的70%~80%.每年每亩棉田用膜量为1.5公斤-2.0公斤。若接连续10年使用即使接每年残留量30%计算.每亩棉田地膜残留积累也达到4.5公斤-6.0公斤。数据表明.地膜覆盖棉田污染问题在棉花产区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11.
北疆高产棉田冠层结构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对农六师新湖农场的高产棉田进行测试分析,采用美国CI100冠层结构分析仪,主要在棉花生长的旺盛时期进行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散射光透射率、直射光透射率、叶倾角、消光系数、叶分布等指标数据的采集分析,得出北疆棉区合理群体的量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
应用^15N对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N的吸收利用和去向,证明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其增产效果比单施休肥显;绿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产量基本持平。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约占37.44%-43.66%,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而累积的肥料N正好相反,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2.5-3倍,而损失育后为前的1.4-1.6倍,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模式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年降水量 4 15 m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和年降水量 6 32 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 ,分别以春小麦和冬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了地膜覆盖 (春小麦设不覆膜、播后覆膜 30 d、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 ;冬小麦设不覆膜、播后覆膜 75 d、覆膜 15 0 d和全程覆膜等 4个水平 )和施氮 (春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75 kg,冬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 2 2 5 kg2个水平 )对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覆膜对春小麦产量和吸氮量的效应因底墒、施氮、覆膜进程和生育期降雨量而异。在湿润年份 (1999年 ) ,无论施氮与否 ,在低底墒时 ,各种覆膜处理的籽粒、茎叶和干物质产量较不覆膜处理虽有增加 ,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高底墒时 ,不管是籽粒 ,还是干物质 ,以覆膜 6 0 d最大 ,以不覆膜最低 ,但不覆膜与覆膜 30 d、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间差异并不显著。氮肥肥效也因底墒和覆膜进程而异 :低底墒不覆膜和覆膜 30 d的氮肥增产效果最显著 ,但随着覆膜进程的进一步延长 ,氮肥效果下降 ;高底墒时以覆膜 30 d氮肥增产效果最高 ,不覆膜最低。在极端干旱年份 (2 0 0 0年 ) ,地膜覆盖显著影响地上部分生物量 :在低底墒不施氮条件下 ,以覆膜 30 d效果最明显 ,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效果依次递减 ,不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棉田植被层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棉田植被层内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的日变规律和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棉花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是调节和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新技术.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择覆盖方式.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覆盖方式.地势高、干旱少雨地区,可采用平垄双行覆盖和平垄单行覆盖;多雨低洼地区,宜采用高垄双行覆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膜下滴灌、地下滴灌及痕量灌不同灌水方式下对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灌水技术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分入渗深度率高于地下滴灌和痕量灌,灌水周期内灌水前期膜下滴灌大于地下滴灌和痕量灌、后期低于二者,土壤温度变化以膜下滴灌处理变幅最大、地下滴灌灌水周期内变幅最小。 相似文献
17.
18.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害虫。 相似文献
19.
全地膜覆盖棉田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HCO3--Na+型咸水矿化度对棉花根系吸水的影响要大于Cl--Na+型咸水。土壤水分受到前期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盐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各种灌溉处理都使得0~100 cm土体剖面的土壤EC值增加,土壤盐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从土壤盐分的积累来看,利用滴灌补灌一次6 g/L以下的咸水,通过种植前黄河水压盐和夏季降水淋洗,不会造成棉花根系分布层土壤盐分的明显积累。 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