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运用“水稻钟模型”的基本原理对长绒棉新海3号进行生育进程、叶龄及果台总数的计算机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生育进程误差在9天以内,叶龄误差小于1,总果台数误差1.9个。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  相似文献   

4.
正生育叶龄诊断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  相似文献   

5.
根据棉花主茎叶龄动态变化可以大致推算出棉花的生育进程、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等,为便于进行棉花精准管理,模拟棉花主茎叶龄动态极为重要。设置29个新疆主栽品种,通过调查棉花主茎叶龄发育动态,结合新疆地区当年气象数据,观察主茎叶龄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通过引入叶片生理发育因子、利用归一化处理及聚类分析法初步探明棉花品种间相对有效积温与主茎叶龄的关系,以8叶龄为界,对叶龄发育进程进行分段、分类模拟,分别建立基于有理函数的棉花1~8叶龄动态模型和基于二次多项式、有理函数的三大类棉花8~13叶龄模拟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1 9、0.996 4、0.974 3、0.973 3。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叶龄模拟值与观测值均方根误差=0.350 5,R2为0.997 7,模拟值与观测值误差小,有理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可以有效地预测棉花1~8叶龄及8~13叶龄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通过观测棉花叶龄生长状况为棉花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陕南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南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研究,总结了陕南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及生育期特性,找出了各类型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适合陕南地区正确的叶龄诊断技术,建立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时期与叶龄的数据指标,从而为陕南地区制定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本地区德美亚1号与绥玉23生长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两个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与叶龄的关系,判断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叶龄动态模式,叶龄与其它器官的同伸关系,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器官建成模型。为建立完整的玉米叶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10,(10):32-32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技术概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叶龄模式和群体质量两大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基础上,以叶龄进程为主线,把水稻生育进程与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形成规律把群体质量及其动态指标定量化,以最必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叶龄模型在水稻形态建成模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叶龄模型预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的生育进程,与观察值吻合较好,根据叶龄与根,蘖,穗等器官的同伸关系,用叶龄模型预测各器官的发育进程,可用以编制水稻生长日历,预测当年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和器官形成进程,为高产栽培的调控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鲜食玉米“津鲜1号”在3个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穗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津鲜1号玉米生育进程因播期不同而异,播期越早,雄稳分化时间以及从出苗到乳熟末期(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而雌穗分化持续时间稳定;3个播期叶龄指数与稳分化时期对应关系稳定,且均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鲜食玉米“津鲜1号”在3个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穗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津鲜1号玉米生育进程因播期不同而异,播期越早,雄穗分化时间以及从出苗到乳熟末期(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而雌穗化分持续时间稳定;3个播期叶龄指数与穗分化时期对应关系稳定,且均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上是项新的栽培技术,简称水稻叶龄模式,它将繁多的水稻品种进行分类,以器官相关生长为生物学依据,按叶龄进程模式化地揭示了水稻一生的生育规律,数量化地确定了水稻高产的主要生育指  相似文献   

15.
自1983年以来,发现利用栽培措施提高棉苗素质对抗枯萎病有显著防治作用。1987~1990年先后在启东的圩角乡、新港乡和希土乡等进行小面积示范。 1.棉苗5~8叶龄移载入病田其病株率和在生育进程中的发病指数均比1~4叶的低,生育进程、叶片数、果枝数的蕾量等也较1~4叶龄的快  相似文献   

16.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不同氮肥用量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与密度对寒地水稻的影响。通过调查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稻株的主茎与分蘖的生育进程情况,研究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构成关系、生长量构成关系、产量构成关系、品种构成关系及叶龄进程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 由于气候的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育过程与季节不同步。秋季以来气温持续过高.10月份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5℃。麦播高潮(10月8日)以来.积温比常年偏高100℃左右,叶龄平均5.4片左右。冬前季叶龄较常年多1~1.2片.生育进程显著超前。  相似文献   

19.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   综合生产实际和理论探索,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四个方面。   1生育过程与季节不同步   暖冬年秋冬气温持续偏高,增加有效积温 150℃以上,冬前生长快,叶龄平均 4 15叶左右,提早拔节。冬季叶龄较常年多 1张~ 1 5张,越冬期平均缩短 10天~ 12天,小麦拔节期提前 20天左右,抽穗期提早 5天~ 7天,成熟期早 3天~ 5天,生育进程显著超前,致使生育进程与季节不同步,最佳气候不能充分利用,避不开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的危害。   2个体偏旺,群体质量下降   暖冬年冬前积温增加…  相似文献   

20.
浅议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面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