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7年11月10日,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办的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2017年年度会议在长春市召开.据悉,本次会议已是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以来的第九届会议,此次会议受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和种子研究室委托,旨在加强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的协作功能,推动东北地区大豆育种和大豆生产的发展.来自东北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大豆育种专家以育种研究室和课题组为单位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共78人,参加材料交换的育种单位(课题组)有38家,共交换材料178份.  相似文献   

2.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20家育种单位的30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涵盖了我国大豆主产区最强大的育种机构和组织,代表着我国大豆育种的最高水平,它的成立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大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豆育种1989年年会于2月20日至22日在田纳西州的Memphlis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大豆育种学家和病理学家共170余人。会议内容主要涉及抗病育种和品质育种。 抗病育种方面涉及的主要病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灰斑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粉病、茎枯病、茎荚斑点病、紫斑病、根腐病、茎褐腐病、病毒病、细菌性斑点病和细菌  相似文献   

4.
薛津 《大豆科学》2003,22(4):291-291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 ,新疆兵团科委、兵团农业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和新疆农垦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于 8月 2 3日至 2 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是首次在我国西部召开的全国性大豆会议。会议代表来源广泛 ,分别来自全国 2 0个省、市、区的 74家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 ,参加人数亦较多。会议期间 ,代表们讨论的内容很广泛 ,涉及育种、栽培、生物技术、生理生态、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从会议讨论的内容来看 ,我国大豆科研生产发展的趋势是 :优质育种和栽培成为科研重点 ;杂交大豆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豆育咱协作网成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20家育种单位的30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第五次全国大豆科研协作会议于1989年9月2日至6日在佳木斯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豆专家,学者共110余人。会上代表们讨论了大豆栽培和育种研究的经验,并讨论了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调查研究的四个专题讨论稿(包括全国大豆生产发展规划。外贸出口,大豆品种区划和高产模式研究)。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国营农场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召开的我国“七五”大豆育种攻关专题检查交流会暨“七五”大豆育种攻关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8月15日至20日,共开了六天。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和农业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近160人,云集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参加本次盛  相似文献   

8.
1989年8月4日—5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大豆专家顾问组品种区划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豆专家顾问组部分成员,东北三省和内蒙自治区的科研部门、农业院校和种子局等单位的大豆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共40人。会议是在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会议简讯     
南方大豆品种区域性试验和黄、淮平原部份省大豆生产科研座谈会,于1932年12月2—6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到会代表除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和黄、淮地区的山东、河南等省农业科学院和地区农科所外,还有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古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共43个单  相似文献   

10.
王连铮 《大豆科学》2000,19(1):95-96
第六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V1-WSRC V1)于1999年8月3日-8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及99年世界大豆论坛(Global Soy Forum 99).参加这次会议的有61个国家、地区的1809位代表,其中美国1225位代表,亚洲299位代表,南美洲109位代表,欧洲64位,加拿大45位,非洲33位.出席会议的有从事大豆科学研究人员、大豆企业家、大豆生产者、新闻单位的代表,及贸易界人士、企事业管理人员等.中国共派出将近50人参加这次会议,本次会议是世界大豆界每五年举行的一次盛会.会议主要进行大会报告,分组进行学术交流,墙报交流,举办展览并参观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会议组织得较好,开得比较紧凑,对了解世界大豆科学研究的现状,大豆生产和贸易情况是有益的.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68篇,其中大会交流7篇,专题会议口头交流186篇,张贴墙报交流375篇.专题会议交流较多的专业有大豆育种、作物管理(栽培)、食品和健康、病害管理、大豆生理、品种资源、加工工艺等,均在10篇以上,生物技术也是热门专题之一,参加学术交流的人员也较多.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召开了垦区大豆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大豆科学技术讨论会,会议于1985年6月15日—17日,共进行了8天。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垦区各国营农牧场及其基层生产队、各管理局、科研所(站)、总局各单位、农垦科学院大豆研究室等单位的大豆科学研究人员和大豆生产管理人员共80余人。《大豆科学》编辑部、《北大荒农业》编辑部也都派员参加了这次垦区大豆科学工作者的盛会。  相似文献   

12.
1984年8月21日至24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了东北地区春大豆育种攻关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吉林省农科院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共同主持。与会代表共80人,除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外,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子金致开幕词并对会议作了小结,东北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日至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的27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参会单位共93个,其中大学26个,研究所67个。与往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参会人数创造了新的记录,来源更加广泛,不仅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大豆科研工作者,而且还有从事大豆科技推广、种子管理和经营的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会前编印了《第八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共收录摘要228篇,涉及的作者共…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豆育种家年会于2008年1月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的专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大豆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大豆科技支撑计划育种项目参加人及部分特邀嘉宾共84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 辽宁省大麦复种技术开发研究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在省盐碱地所召开。会议由盐碱地所主持,参加单位有:省农科院科研处、育种所、沈阳农大农学系、及铁岭、海城、台安、辽中、新民、盘山、黑山等市、县农技推广中心,辽河油田、阜新县十家子乡、大洼东风农场、沈阳啤酒厂、海城啤酒厂等单位共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起,于1985年7月16日至19日,举办了大豆孢囊线虫病哈尔滨学术交流会。应邀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山东、山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25个单位,共51名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的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专家和科技人员。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长王翰起同志,农牧渔业部植检所线虫研究室主任刘存信副研究员和中国农学会代表孟可心同志出席会议进行指导并作了专题报告。中国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著名大豆专家王金陵教授到会祝贸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中有关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和棉花产品综合利用的要求。遵照全国第四次农作物育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82年8月9—12日,在河南安阳召开棉花抗虫育种和无棉毒素棉育种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13个单位共26位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国务委员宋健和陈俊生同志召开的研究发展大豆生产座谈会精神,国家科委成果司和农业部科技司于8月29日—9月1日在黑龙江省联合召开了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工作会议。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二十个省(区、市)科委、农业厅局、农业科研院所和十所大专院校的代表及新闻单位的记者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领导很重视这次会议,国务委员宋健同志指出:一定要开好这次会议,“要象抓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那样,抓好大豆新技术推广”。国务委员陈俊生同  相似文献   

19.
南方大豆科研协作暨全国大豆栽培科研协作座谈会由农牧渔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和安徽省农科院主持,于1987年5月5日至9日在安徽省歙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等16个省(市)的科研、生产和推广单位的代表共51人。会议收到论文32篇。农牧渔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张子金、费家骍、戴瓯和、王钧等同志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20.
会议简讯     
全国大豆辐射育种专题协作组于8月19—25日召开了1982年度田间鉴定会。到会除协作组成员11个单位外,还邀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南京农学院,四川大学720所,河南科学院同位素所,河南农学院,北安农场局农科所等单位。会议先后观摩检查了辽宁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原子能所、大豆所和牡丹江农科所的大豆辐射育种研究工作,对有希望的新品种和突变体作了田间鉴定,并讨论了今后的协作活动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