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房县黑木耳通过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09年,房县黑木耳又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这标志着"房县黑木耳"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而是一种"身份"、一个品牌,更是做优产品、做强产业、富裕百姓的动力,对促进十堰市房县耳菇的生产经营,保护保存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维护和提高房县耳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信誉与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房县黑木耳是传统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房县黑木耳“793”号菌株选育技术,去年底通过了商业部部级鉴定。杨新美、杨曙湘、刘日新、罗信昌等8名著名食用菌专家在鉴定书上签字,一致认定“793”是一个优良的黑木耳菌株,可以作为一项重大科技成果。黑木耳“793”号菌株,是房县供销社于1979年自野外采集一朵直径为14厘米,38  相似文献   

3.
房耳,即房县黑木耳,产于湖北房县.房耳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又因其“形似燕,状如飞”,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称.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房县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4.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年产量历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湖北通志》云:“黑木耳以郧属产者为最著名,世谓郧耳”,房县是郧阳地区木耳第一主产县,  相似文献   

5.
全国黑木耳重点产区湖北房县,今年木耳又获丰收。截止七月底,全县收购四千二百八十三担,比去年同期二千九百九十六担,上升三十九点六,占全年计划七十一点四。房县黑木耳丰收是在大规模改革木耳生产形式的情况下取得的。房县二千零八十个产耳队普遍建立了木耳联产到户、到人的生产责任制。开春以来,各社队在供销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用多种形式,对黑木耳生产重点户、专业户、兼管户进行技术培训。他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房县是我国黑木耳主产县,所盛产的“房耳”驰名中外。房县供销社为了大力发展木耳生产,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育出了高产、速生、抗逆性强、朵大肉厚的地方优良品种—793号。该县推广应用793号菌种后,平均单产从一九八○年的3.9斤提高到了6斤,总产量从一九八○年的  相似文献   

7.
房县去年黑木耳喜获丰收。据统计,截至十一月卅日止,全县供销社收购木耳八千七百六十八担,占年计划五千五百担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九点四,比去年同期六千二百八  相似文献   

8.
湖北房县黑木耳30%的产区是海拔4米以上的高山,这里耳木资源丰富,群众也有生产经验。但由于受高湿低温的影响,比一般产区少收两茬。为了提高山区黑木耳产量,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海拔1200米的沙河公社芦家坪五队,购买耳杆3200  相似文献   

9.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以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产量丰富,年产量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黑耳木的营养丰富,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还有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_1、B_2和维生素C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房县通省公社塘埂大队,去年黑木耳获得了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好收成,到目前止,共收黑木耳10014斤,突破了万斤大关,跃上了万斤大队。在全县占了鳌头,放了“卫星”。塘埂大队地处海拔600米以上的二高山,有八个生产队,285户、1330人,有耳林资源4000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黑木耳发展历史悠久、群众种耳有经验、生产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我国食用菌的传统产地之一。房县燕牌黑木耳、京山县的香菇、罗田九资河的茯苓都是驰誉中外的产品,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目前,湖北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十余种,已形成生产能力的有黑木耳、香菇、银耳、茯苓、天麻、蘑菇、平菇、草菇、凤尾菇等九种,后四种是近几年才开始栽培的新品种。现在全省72个县几乎都生产食用菌。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约2500多吨,总产值约2400万元。按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计,依次是黑木耳47.21%,银耳25.81%,天麻12.65%、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房县食用菌协会以供销部门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探索食用菌生产,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促进了山区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转变。到目前,房县黑木耳总产由1981年的29.5万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60万公斤,净增30.5万公斤,增长103%,单产由2.5公斤增加到5公斤;香菇总产由1981年的0.32万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35万公斤,增长151  相似文献   

13.
湖北房县通省公社羚羊大队,有五个生产队共108户。该地海拔700~1300米,有耳林面积4000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3~14℃,年雨量大于850毫米,适宜黑木耳生长。黑木耳产量从1978年的4476斤(架单产6.8斤)至1982年达8480斤(架单产11.8斤),单产增长73%,每年平均递增17.5%(见表1)。1982年人平均交  相似文献   

14.
素称“木耳之乡”的湖北省房县,今年黑木耳喜获丰收,元至九月底全县收购10,314担,比去年同期8,474担,上升21.7%。第二次超过了历史最高产量,过了百万斤关。各级供销社及时做好了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户、重点户培训班,木耳技术员走乡串户进行技术辅导。由供销社扶持的黑木耳科技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菌种的保藏,在我地区一般是采用斜面和木屑一级种在冰箱内保藏。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耳片组织分离菌种取得成功后,于81年7月进行种耳低温保藏期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于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种耳:①采自房县的野生黑木耳;②采自天门县棉籽壳室内栽培的黑木耳。前者于7月6日后者于7月15日置冰箱(-4℃)低温保藏。在保藏期间曾发生过停由,长者达10来天,短者1~2天。(二)分离和培养:冰箱保藏的二个种耳,于1986年3月8、15日和4月20日进行三次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是种黑木耳的老区。1981年3月1~20日,我们一行5人,在全国合作总社果品局和湖北省土产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对湖北省襄樊、郧阳、宜昌三个地区和房县、保康、南漳、谷城、均县等五个基地县,以及兴山县、神农架特区进行了一次初步考察,现就几个主要方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房县黑木耳获得丰收,据统计,1991年全县黑木耳产量突破67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仅供销社系统收购占总产量70%,直接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全县涌现出10个万斤木耳村、200多个木耳收入万元户。单产、总产、贸易均居全省首位。由于狠抓科学育耳,大力推行集体经营,全面推行人工点菌,单产由原来的1公斤提高到7.7公斤。土城镇一个木耳示范户科学育耳,单产达10公斤以上,创全县最高纪录。五十年代50万架木耳架,产量只有10多万公斤,到今年木耳架数下降到12万架,产量却猛增到67万公斤。单产、总产居全省首  相似文献   

18.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所必需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1972年以来,房县开创了人工接种新技术,结束了天然接种的历史,使黑木耳和香菇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菌种的生产和经营,近两年来因管理失控等原因,市场上出现了质量低劣的菌种,严重损害了菇耳农的利益,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一、菌种生产现状(一)盲目扩大生产。一是无限制地增建菌种厂,据统计1980年全县有菌种厂12家(属供销社办),到19  相似文献   

19.
我县位于牡丹江林区,属低山丘陵地带,黑木耳资源丰富,特别是自一九七二年推广人工栽培黑木耳以来,黑木耳生产发展很快。七九年我县黑木耳商品量达到十四万多斤,成为全国黑木耳基地县之一。一九八○年商品量达十九万多斤,居全省首位。但是、在黑木耳生产中,病虫害严重的影响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黑木耳由于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黑木耳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扩产周期,2020年黑木耳产量、价格和产值均达到近5年(2016—2020年)最高。黑龙江、吉林两省为黑木耳主产区,福建省近年来黑木耳产业增长较快,跃居全国第三。电商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零售模式,依托电商把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推动黑木耳产业、品牌在国内外的传播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黑木耳现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电商平台销售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