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EM制剂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通过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多种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的饮水、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2.
母猪喂服中药白痢散防治仔猪白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 ,组方白痢散 ,通过拌料喂服哺乳母猪进行了防治仔猪白痢试验。预防试验设 2组 ,产后 3~ 4 d给母猪连喂 3次 ,后每隔 7d饲喂 1次 ,每组分别饲喂白痢散10 0 g和 15 0 g,对仔猪白痢的发病保护率达 90 .0 %和 81.7% ,效果显著 (P<0 .0 1) ,仔猪白痢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 4 2 .8和 34.1个百分点 ,且以上两组的平均断奶窝重分别提高6 .88kg和 4 .80 kg;治疗试验组每次给母猪喂服 2 0 0 g的白痢散 ,连续 3d,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为90 .5 9% ,总有效率为 97.6 5 %。  相似文献   

3.
选择已发生黄白痢的哺乳仔猪40头,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用痢菌净和阿托品、诺氯沙星、磺胺嘧啶钠、强力泻痢宁进行对比治疗试验,试验前后采取静脉血液作血液学常规检验,同时作病猪粪便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强力泻痢宁对仔猪黄白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杂志相继报道用生物制剂防治肠道下痢,取得较好效果。本实验采用的整肠生是齐齐哈尔市203医院,以正常青年孕妇阴道内分离出20386菌株研制的,该菌为无毒的地衣芽胞杆菌,经过人及动物体内动态定植实验表明,具有促进正常菌群生长,抑制致病菌繁殖的作用。本文重点以整肠生对雏鸡白痢实验防治效果,即在实验条件下,用人工方法造成感染动物模型,观察整肠生对雏鸡白痢的实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垂直传递为主要传播方式。该病是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都起危害作用的一种恶性循环疫病,是对养鸡业威胁较大的主要疫病之一。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的鸡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哈尔滨市1988年普查6个父母代种鸡场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13.2%(波动范围6—43%),1987年调查2个蛋种鸡场15日龄雏鸡死于鸡白痢5158只,死亡率占育雏总数75107只的6.8%,说明哈尔滨市种鸡场鸡白痢的污染程度也是严重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但感染此菌也由于不同的日龄而呈现不同的病型 ,生后数日可发生仔猪黄痢 ,也叫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 2~ 3周龄发生的叫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发病率高达10 0 % ,且病死率很高 ;白痢发病率达 6 8 3% ;黄白痢病死率达 6 2 %。笔者在畜禽良种养殖场一年来观察研究 ,针对黄白痢发病因素及其有关引起发病原因 ,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取得明显效果。从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间 ,产仔4 96胎 ,平均产仔 11 6头 ,共产仔 5 75 3头 ,仔猪发生黄痢 5 5 2 3头 ,发病率达 96 % ;白痢…  相似文献   

7.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我站自1989年以来,试用稀盐酸及胃蛋白酶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依据药物治疗仔猪黄、白痢,多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增效剂,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会妨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影响幼畜正常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张秀英  王新 《中国家禽》2001,23(6):35-36
将160只雏鸡随机分成4组,试验Ⅰ组、Ⅱ组添加白痢宁的粉剂或口服液,试验Ⅲ组和Ⅳ组为氟哌酸组和空白对照组,饲喂28d。试验结果表明,白痢宁能显著增强锥鸡的免疫功能,促进雏鸡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健康雉鸡与白痢雉鸡肠道菌群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工感染白痢沙门氏菌的雉鸡肠道菌群与健康雉鸡肠道菌群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 :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雉鸡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菌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而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及消化球菌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 ,从微生态学角度 ,对雉鸡白痢病的发病机理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对我县 34个乡镇 6 5个农户 80头母猪所产的 80 9头仔猪进行调查 ,结果全县各乡镇均有此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 2 0 3% ,病死率为 2 7 5%。1 流行情况1 1 发病日龄根据 80 9头仔猪调查统计 ,仔猪黄痢发生于生后一周以内 ,3日龄为发病的高峰期(占发病数的 56 3% ) ,平均发病率为1 7 5%。在同一窝仔猪中发病高的达1 0 0 % ,最低的也在 30 %。仔猪白痢的平均发病率 2 3 1 % ,主要发生于 2~ 3周龄的仔猪 (占发病总数的 78…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1):107-108
本研究从蛋鸡的品种、饲养模式、饮用水以及不同时间段对南京地区蛋鸡场的鸡白痢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发现不同品种蛋鸡的鸡白痢血清阳性率有较明显的差异,调查中发现草鸡的阳性率高达33.33%,而海兰鸡的阳性率较低;全封闭饲养的蛋鸡鸡白痢血清阳性率相对较低,平均只有19%;水的洁净度也会影响蛋鸡鸡白痢的血清阳性率,饮用井水的阳性率达17.22%,而自来水的阳性率只有6.67%;温度较低时蛋鸡鸡白痢血清阳性率相对较低,只有2%。  相似文献   

12.
白痢病是仔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可达80%,并且在不及时治疗的条件下会引发死亡问题,给养殖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疗仔猪白痢病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仔猪白痢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病症、成因和治疗对策,以期为仔猪白痢治疗应用及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用增效泻痢宁胶囊对鸡白痢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的基础上,对雏鸡白痢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验,并与痢特灵进行了预防比较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预防鸡白痢具有高效、速效、低  相似文献   

14.
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多发和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长期使用大量抗菌药物治疗,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正常菌群的失调,致使仔猪抵抗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为了探讨调整肠道菌群的新途径,我们采用活菌制剂“乳酪奶”治疗仔猪白痢,并与土霉素作疗效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8—2020年对甘肃省50个规模化鸡场的2 520份样品,进行了安卡拉病、白血病、白痢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鸡安卡拉病阳性率为37.23%~46.71% (平均41.07%);鸡白痢阳性率为10.85%~17.37% (平均14.05%);鸡白血病A/B亚群阳性率为1.28%~1.97% (平均1.71%),J亚群阳性率为4.15%~6.45% (平均5.16%),P27亚群阳性率为 19.89%~26.45% (平均23.29%)。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药敏区系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疫病。其病原菌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每年在死亡的幼猪中约有 5 0 %与 ETEC有关[1] 。王红宁等[2 ] 1 995— 1 999年在四川等地规模化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可达 2 0 %~ 60 % ,如果仔猪黄、白痢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 ,其死亡率可达 60 %以上。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发展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有明显上升趋势 ,仔猪死亡率增高 ,存活率降低 ,断奶窝重降低 ,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且因盲目用药使用药成本增高。…  相似文献   

17.
白头翁汤对肉鸡白痢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白头翁汤”方剂对肉鸡白痢做治疗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白头翁汤对肉鸡白痢的治愈率为 90 % ,总有效率为 95 % ;体外抑菌试验为高敏。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仔猪黄白痢,我们配制了中药仔痢宁和益母散,母猪服益母散,仔猪服仔痢宁,母仔兼用药,以防治仔猪黄白痢。试验治疗5窝共62头,总治愈率95.2%,结果表明芬母仔兼治的方法比单独治疗母猪或仔猪疗效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当代畜牧》2012,(3):12-13
<正>鸡白痢是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仔猪出生后几大肠杆菌就进入消化道,并定居每色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如果仔猪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消化道机能紊乱,就会使侵入或潜在仔猪体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异常增殖而发病。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关键问题是注重饲养管理,保持妊娠舍,分娩舍良好的卫生条件及适宜的环境,采取科学措施,将大肠杆菌杀灭于周围环境中,应用高效价的含多种粘着因子的疫苗免疫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