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7年桓仁县黑木耳生产首次突破我省丰产11万公斤大关,创建国以来全省黑木耳产量的最高记录.今年新接种9500多立方米耳木,出耳率很好,预计产量可达26万多公斤.县林业局提出利用小径材接种黑木耳,1986年又被国家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项目,经过两年时间,全县现有耳木28281立方米,三年来共产黑木耳19万多公斤,收入600多万元.涌现出一批发展黑木耳脱贫致富和高产典型的单位和个人.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和龙林业局位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全局经营面积180,318公顷,蓄积量24,238,808立方米。公路干支线总长532.12公里(占全局总投资的35.9%),路网密度占2.95m/公顷,最大坡度为136.6‰,平均运距75.48公里。一九五八年建局投产二十五年共完成商品材6,021,869立方米,上缴利润4,467万元,支援了四化建设,培育了后备森林资源。全局木材运输先后用五个国家十种车型,车辆投资占企业投资的7.22%。二十五年共运材6,260,700立方米,运材累计平均成本为11.12元/m~3,占木材生产总成本的31.23%。可  相似文献   

3.
早在1956年,我局就开展了以煤代木工作,当时由于思想认识不明确,组织领导、资金来源不落实,收效一直不大,全局仍以烧木材为主。据1984年统计,全局公用、民用取暖年烧掉木材17万层积立方米,折合原木12.9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企业木材年产量的50%。 1985年开展以煤代木。以木换房试点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1985年推行公用、住宅楼集中联片供热,居民以煤代木取暖烧饭,共节约木材6.5万立方米。1986年进一步扩大了联片供热面积和居民以煤代木的范围,又在六个主伐工队采用了热水小锅炉和保温活动板房,全年共节约木材9.4万立方米。两年节约木材近16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销售利润80元计算,折合节约资金128O万元。两年来,用以木换房的方式建筑居民住宅楼9042平方米,并采取锅炉联片供热,解决了141户职工的住房问题,年节约烧材折合木材940立方米。推行以煤代木、以木换房是改善职工居住条  相似文献   

4.
纵观我县40年林业发展的历史,乡村林场是集体发展林业生产的很好的组织形式。调查证实:现在山上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片片集体人工林,都是乡村林场经营管理的。 1964年春,寇家河乡白善坊村党支部借鉴外地经验,率先办起了我县第一个村办林场。在其带动下,全县目前共有乡村林场41个,其中乡(镇)林场9个、村林场32个,总计经营面积19.77万亩,有林地14.30万亩,经济林1.70万亩,固定场员77人,临时场员67人,林木总蓄积28.5万立方米,年采伐出材800多立方米,解决燃料90多万公斤,生产棍把、木杈、地磨等农具1.2万多件,出产苗木200多万株,干杂果5万多公斤,总产值65万多元。每年新造林1.8万多亩,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吉林省敦化林业局抗联桥林场。经营12.802公顷,森林复被率93.4%。规划为23个分区,总蓄积量277万立方米,其中红松占27.5%。出材量144万立方米。现年产3~4万立方米。从1971~1979年共生产木材约40万立方米,出现迹地6.042公顷。已更新造林3.470公顷,其中红松更新占50.5%,据1979年更新普查,成活率平均为78.9%。该场地理位置为东径127°44’,北纬43°05’。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多集中在每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的多区段单线或双线往复式人工接力运材索道,需设人力操作交换站,既占用人力,又增加工序,影响产量,操作也不够安全,生产成本还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四川省林机所设计了单线索道使用的重力式自动交换跑车,并由川西林业局制造出两台样机。1980年经中间试验并改进后,又在马溪沟伐区进行了生产试验,基本成功。共运材1,065立方米,最大载量3.3立方米,同时返向运输一定生产、生活物资上山,节约了能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东北林区现有进口载重8吨以上的重型柴油运材汽车1,266辆,占运材汽车总数3,054辆的40%,年运输木材700万立方米,占汽运任务量1,346万立方米的51.7%。当前,这些进口运材汽车中,有438辆太脱拉138型汽车是1964年进口的,至今已使用17年,平均单车走行70~80万公里,有414辆太脱拉148型汽车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是个少林国家。林业在我国自然生态平衡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薄弱环节。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二亿六千多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一亿一千多万公顷仅占林业用地百分之四十三点二。森林蓄积量约九十五亿立方米,三十年来为国家提供木材八亿立方米,以出材量为百分之六十五计算,约采伐森林蓄积量十二亿三千多万立方米,减去现有林的生长量和新造林的增长量,我国的森林采伐量并不算多,为什么许多国营林业局  相似文献   

9.
苏联森林抚育伐始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当时,抚育伐材在木材产量中比重很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平均年抚育伐面积达170多万公颂,生产木材1,600多万立方米。进入六十年代,年抚育伐面积增加到312万多公顷,木材产量增加到2,705万立方米。近年来,苏联每年抚育伐材大约为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苏联同期木材产量的10%左右,但集中于集约经营的林区,乌拉尔地区(欧洲部分)的抚育伐材甚至高达3,470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抚育伐材产量的85.9%。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林区抚育间伐材、短小材、采伐的枝丫尾梢、伐蔸及加工剩余物开展木材综合利用,生产刨花板、纤维板,对缓解木材供应紧缺,节约森林资源是行之有效的。世界刨花板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产量仅为1.85万立方米,到1987年已达5000万立方米,产量最高的美国和西德,到1987年分别是760万立方米。我国纤维板生产始于50年代,目前年产量87.4万立方米。据有关部门估计到  相似文献   

11.
铁力林业局森铁处1043号青年包车组,是1952年建组的。二十三年来,这个组全体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下,认真看书学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走工业学大庆的道路,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二十三年来实现设备改革和技术革新100多项,为国家培养输送了95名技术人材,安全行车147万公里,节煤59万多公斤,节油13,000多公斤,节约洗检费45,000多元,运输木材193万立方米,年年超额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先后28次被评为局、地、省和全国林业系统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遂昌县是浙江省8个重点产材县之一。全县84年前每年上交国家统派材6万余立方米,85年以来,每年采伐限额为30万立方米,提供商品材12万立方米;上交国家税利800—1000万元,全县林业收入每年在2000—3000万元,人均收入500元以上,发挥了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汉中市20年来共完成造林1200万亩,成林900万亩,在汉江沿岸、秦巴丘陵低山区建成长210多公里,面积近120万亩的马尾松、油松防护林和杉木水源涵养林带,在秦巴中高山区形成商品林、食用菌、经济林、干鲜果、木本药材五大基地,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木耳及香菇500多万公斤、干鲜果1000万公斤;从事二、三产业的企业达954个,1998年林业产业产值实现9.5亿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缺煤,石油未被利用,木材仍为最主要的能源,且需要量相当大。世界木材采伐量中将近一半用作薪材,不发达的国家,90%的人口以木材为能源,薪材占木材消费量的80%,这样每年消耗的薪炭材约占其森林年生长量的70%。发达的国家,每年薪炭材的需要量仍占森林年生长量的30——40%。海南岛现有人口约528万人,若以三分之二的人口烧柴,按每人每年烧柴360公斤计算(约0.38立方米),全岛每年消耗薪炭材约127万吨(127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岛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的六年多的生产任务。岛上现有天然林约460万亩,每亩森林的年生长量按0.2立方米计,则总生长量为92万立方米,不足于全区每年薪炭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富川县是我区春烤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每年种烟面积达6.67万公顷,产量1000万公斤左右。过去,烤烟的燃料都习惯用木柴,每年因烤烟而消耗大量的木材,给造林“灭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从1988年起,富川县大抓以煤代柴和改灶工作,减少木材消耗,加速绿化步伐。1988~1991年,全县共收购干烟叶4105万公斤,如全部采用木柴烤烟,需消耗木材20.66万立方米;以煤代柴后,实际消耗木柴7.16万立方米,节约木材13.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杨树资源是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杨树资源,杨树产业化就是无米之炊。例如,要建一处年产10万吨的杨木纸浆厂,每年需要杨木约40万立方米(按杨树立木基本密度每立方米300公斤,APMP 浆得率85%计),按10年杨树每亩产材15立方米,需要采伐2.7万亩,10年就需要造杨树林近30万亩,也就是没有30万亩杨树林,就  相似文献   

17.
融水县木材公司,1988年底存商品材4.7万立方米,到1989年7月份,库存商品材增加到9万立方米,资金占用高达2000多万元,而1988年按计划采伐限额14万立方米尚有9.4万立方米无资金收购。公司采取了果断的措施,承担最大风险,按10.395‰定额外月息率向银行贷款200万元,预付每立方米100元贷款的方式将林农手中存材收购  相似文献   

18.
我省森林业资源年消耗量高达3978万立方米,而生长量却只有2681万立方米,年净减量1297万立方米。专家预言,这种情况如不改变,二十年后,我省将由产材省蜕变为蚀材省,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变化。面对如此严竣的现实,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对策是肯定的,这就是“开源”与“节流”。“开源”,育林造林之谓也;“节流”,木材节约代用之谓也。这里不说“开源”,单讲“节流”。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木材节约代用十分重要。“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只“开源”不“节流”,再多的森林资源,也填不满一味消费这个无底洞。木材节约代用搞好了,再加上大力育林造林,则消灭森林赤字指日可待,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河池、桂林、柳州、梧州四地区按规定对集体中幼林抚育间伐进行作业设计、施工,共抚育间伐面积17850公顷,间伐蓄积279057立方米,出材134495立方米,其中规格材46691立方米,非规格材87804立方米,出薪材16080立方米,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当年销售木材117540立方米,其中规格材40506立方米,非规格材77034立方米,销售薪材14085立方米。总产值3365.43万多  相似文献   

20.
(一) 我省是全国的主要林区之一。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3.21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占9.76亿立方米;在用材林中,有不可采资源4.69亿立方米,可采资源5.07亿立方米;在可采资源中,仅有针叶林3亿立方米左右。这就是我省森林资源的家底。我省林业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森林资源消耗结构极不合理,木材浪费惊人。据调查,全省森林年消耗量978万立方米,年生长量2681万立方米,年净减1297万立方米。在消耗结构中,上调商品材为239.5万立方米,占6.02%;烧柴为2276.2万立方米,占57.22%;民用材782万立方米,占19.66%。全省木材低价值消耗占总消耗的70%以上。如果按每年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