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阳油污土壤微环境分析及石油降解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南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一些理化性质,分析各种理化因子对其中的微生物的影响,并通过用以石油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的方法从油污土壤中筛选降油菌株,还对它们的降油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阳油田油污土壤的pH值、含水率等指标较有利于原油的降解,且南阳油田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与土壤的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在这些油污土壤中共筛选到20株石油降解菌,其中NY-2、NY-7、和NY-17菌株的除油能力较强,它们的石油降解率分别达到47.8%、51.2%和46.3%。  相似文献   

2.
于春光  唐金花  张寒冰  杜茂安  万春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8-12169,12200
[目的]探究生物降解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组成粒度与有机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方法]对用石油污染土壤的不同来源(土层深度不同)不同土壤粒度(〈63μm;63~2 000μm)进行生物降解试验。[结果]新污染的浅层土壤石油碳氢化合物(TPH)的降解率达到52.2%,而深层土壤内的TPH降解率较低。污染时间较长的土壤TPH降解率较新污染的土壤要低很多。在所有试验中,正烷烃都已耗尽。随着土壤老化,浅层土壤生物降解效果明显,大颗粒土壤几乎没有被降解。经GC-FID分析,平衡碳原子数(ECN)〉15~20的TPH难以降解。这种现象在深层土壤中比浅层土壤中更明显,说明土龄影响化合物成分的分布;老化的土壤具有相同成分:高分子结构ECN〉15。[结论]该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微生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是现代新型的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可承受的绿色清洁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中引进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类型;能够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微生物种类、复合菌群及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石油高效降解菌;影响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多种因素,探讨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百菌清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土壤生态系统中测定了百菌清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3.0和6.0mg·kg-1的百菌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1、4.9、4.4d。3.0和6.0mg·kg-1的百菌清处理(3d)初期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壤微生物Simpson、McIntosh指数明显降低,7d后逐渐恢复。Shannon指数变化显示百菌清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方法]以氰戊菊酯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富集驯化培养获得对该污染物降解效果较好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用该微生物作为降解菌源,研究其对氰戊菊酯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该混合培养微生物中氰戊菊酯降解菌在初始pH值为5.5~7.5条件下生长均较好,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在25~45℃条件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3℃;该混合微生物生长适应时间为84 h,此时氰戊菊酯去除率可以达到55%。[结论]混合培养物能利用氰戊菊酯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且对氰戊菊酯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立  张发旺  张胜  张娟娟  张琳  陈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73-14575,14578
[目的]研究微生物生态技术对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在前期室内外模拟修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中原油田某油井场旁石油污染场地,设置5种修复条件,开展微生物生态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结果]经过99d修复后,黑麦草(苜蓿)微生物联合技术、纯微生物技术和黑麦草(苜蓿)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中的石油烃降解率均在40.00%以上,以黑麦草微生物联合技术修复效果最佳,石油烃降解率达67.38%;修复过程中易溶盐、NO3-、Cl-等易溶营养物质只有极小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50cm);由于苜蓿草的根部可能具有固氮作用,使加入的大量化肥进入了土层下部,导致3和5号修复区50cm土壤层NH4+明显增大。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包括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微地质环境等。[结论]原位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野外原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是显著的,具有处理方法简单、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可原位治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最有效的归宿,因此秸秆木质素也成为了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土壤质量的变化,并且除去秸秆木质素自身结构的改变,由土壤微生物所主导的生物降解成为了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周转的主要因素;秸秆木质素在降解过程中也会反作用于土壤微生物.该文归纳并讨论了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方式、速率、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今后探索研究木质素与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对矿山复垦地土壤基质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塌陷、挖损、压占、破坏、废弃的土地大约占整个土地总量的30%左右,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复垦以及生态重建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的特点以及土地复垦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在矿山复垦地土壤基质改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电芬顿降解印染废水的最适宜影响因素,在实验室水平下,选取罗丹明B作为降解印染废水的典型目标降解物,研究电芬顿反应的电解电压、电流密度、初始p H值、Na2SO4浓度、罗丹明B初始浓度、温度、Fe2+浓度以及曝气量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为8 V、电流密度为30 m A/cm2、p H=3、初始罗丹明B浓度为10 mg/L、Fe SO4浓度为15 mmol/L、曝气量为0.3 L/min、室温条件下,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5%。  相似文献   

12.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碱的华北褐土中降解较快,2.5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4.2d,而在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6.5~10.7d;土壤相对含水量由13%增至27%,乙草胺降解半衰期由7.3d缩短至3.0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乙草胺降解速度加快(半衰期由5.7d缩短至3.3d);乙草胺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3.8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2~6.5d。可见,5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碱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等,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施用通用调理剂对土壤PCB28降解的影响。[方法]土壤添加2 mg/kg PCB28后,根据不同浓度通用调理剂、有机肥和含水率等设置12个处理,开展培养试验,并于培养0、14、21、28 d采集土样分析PCB28浓度。[结果]施用调理剂能够促进土壤PCB28的降解,其降解率为48.6%,施用有机肥可以继续促进PCB28的降解率至59.8%,并且提高含水率能够进一步提高PCB28的降解率至67.9%。[结论]施用0.4 mg/g调理剂、0.7 mg/g有机肥和提高土壤含水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CB28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从蛹虫草菌种的退化表现、早期的检测方法、菌种退化的影响因素和退化菌种的复壮等方面对蛹虫草菌种退化进行总结,以期为蛹虫草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退化程度。[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旱冬瓜林作为对照,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状况及生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钾均以旱冬瓜林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各种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含量和数量具有很大的差异。旱冬瓜林的微生物数量是最丰富的。6种利用类型林地土壤生化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旱冬瓜林地土壤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均高于其他利用类型土壤。[结论]旱冬瓜林土壤性状较好,其他5种利用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16.
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酶活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京郊8个蔬菜主产区县,25个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用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测定分析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20 cm表土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 cm亚表层土;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大部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1月份大于5月份;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但3~4年增势变缓。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中性、酸性磷酸酶和脲酶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和上述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讨论和分析了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复合菌优良菌种,探讨了经不同微生物降解后原油的组份变化。在试验条件下选用5种不同的菌种LH1、98—25、W4、r1、MBS,以新疆油田原油K92为唯一碳源,在37℃时摇床培养10d,测定了培养液表面张力,并对微生物作用后的原油全烃气相色谱进行了分析,用内标法分析了正构烷烃的分布。研究发现,菌种MBS、W4和98—25表面张力值下降比较明显,从65.1mN/m分别降到55.4mN/m、56.2mN/m和58.1mN/m,依次下降了14.90%、13.67%和10.75%;全烃分析发现MBS和r1为良好的烃降解菌株,LH1对C14~C28烃有较好的降解优势,98-25对C29~C31烷烃有较好的降解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采用室内模拟降解方法,用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LC-MS/MS)检测法,对影响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因素(浓度,土壤是否去有机质,土壤类型及土壤含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辛菌胺的降解速率随着土壤中药剂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辛菌胺的降解越快;山东(棕壤)和广西(红壤)土壤中辛菌胺降解较快;土壤含水率越高,辛菌胺降解越快.  相似文献   

19.
气候因素对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个不同类型油葵品种为试材,对4个地区、9个气候因素与油葵含油率进行了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含油率影响最大的是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积温和气温日较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均最低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茶树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为1.70×105~98.70×105cfu/g,其中真菌数量为0.98×l03~26.30×l03cfu/g,放线菌数量为3.28×104~52.70×104cfu/g,细菌数量为1.04×105~95.30×105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pH、速效氮和速效磷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明显影响细菌的数量.通径分析显示,速效磷和pH是影响真菌、细菌的主要因子,其中速效磷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是0.995 3和0.828 8;pH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是0.506 0和0.506 4;含水量、有机质对真菌和细菌数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但直接通径系数都未达到显著水平,主要是通过pH、速效磷和其他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真菌和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