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旱地梯田地膜玉米与大豆或马铃薯带状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抗旱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一项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边行优势强,提……  相似文献   

2.
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改单一青贮型玉米种植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模式,是高低秆作物搭配种植的创新技术,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空间,实现一季双收。该技术在保障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能提升大豆供给能力,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以守住粮食安全生产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玉米套种大豆的优势,集成总结了通渭县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技术内容,并提出了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期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地上地下水源匮乏、干旱少雨,由于这一特定自然因素,给早春农作物的适期播种和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选用耐旱品种,探索研究节水、抗旱技术措施和施用抗旱保水剂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关键。针对这一自然因素,近年来,汊沽港镇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耐旱作物和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棉花套种鲜食玉米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该模式一般亩产籽棉253 kg,亩产鲜食玉米1 400穗,比单种棉花每亩增加效益467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棉花高产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汊沽港镇自2007年开始引进国欣  相似文献   

4.
蔺草茬晚稻高效种植模式是一种可获较高收益的配套技术,这项节能、省力、省工、高效新技术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高效种植模式在江北区推广已有5年之久,特别是近几年采用免耕撒直播技术使这一种植模式的应用面积有进一步的扩大。2002年全区统计推广面积413hm^2,2003年达到810hm^2。2002年调查了0.77hm^2,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北京郊区自然资源和传统的高效种植方式进行了广泛调查、通过要素分解和田间量化试验,组装了7大类25种适合京郊地区不同区域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建立了与高效种植模式相配套的优良品种资源库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组建了一个覆盖京郊种植业的技术推广体系网络,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中心示范区,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益模式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是一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缓解蔬菜供求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的较好栽培模式,特别对抗旱保水保潮具有明显效果,现将马铃薯地膜覆盖规范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生产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科学选用品种是关键,应根据地力等情况选用几个品种,实现合理的品种结构配置。做到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搭配种植,喜肥喜水与耐瘠抗旱品种搭配种植,耐密、半耐密与稀植品种搭配种植,以防环境不测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8.
沈忠祥 《云南农业》2009,(10):25-25
蔗糖业是盂连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提高蔗糖业的科技水平,走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之路,应加快甘蔗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旱地甘蔗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舟曲县玉米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古浪县旱作马铃薯金膜垄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古浪县旱作马铃薯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垄侧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沿海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西瓜产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气候,西瓜-水稻水旱轮作成为当地一种高效栽培方式。为加快这种种植模式推广,我们选择沿海地区大棚西瓜、水稻主产区,调查研究西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大面积推广大棚西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为促进沿海地区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安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297-11297,11300
耳稻轮作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种植效益,一水一旱,病虫害少,土地利用率高,是一种“千斤粮万元钱”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5,(9):47-48
不同农作物在农技人员的研究试验下根据不同茬口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形成农业高效种植模式是近几年来农技部门一直在全力推广的现代农业种植方式。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泉办在大力调优种植结构、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方面摸索出了黄皮洋葱——三樱椒——玉米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这一高效种植模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古浪县旱作马铃薯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垄侧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油葵含油率高达47%以上,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抗旱、抗涝、耐盐碱,适于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种植。为了验证油菜—油葵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为规划中的沿海滩涂生物柴油种植带建设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我们于2005年在该地区内进行了杂交油葵小面积夏播试种示范。示范面积100hm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近年草食畜牧业尤其是奶业的高效快速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对优质牧草的需求。河北平原农区发展牧草既要立足于抗旱节水,又要坚持不与粮棉争地的原则,因此牧草的发展空间应定位于旱薄、闲散、荒地的利用。基于此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经多年研究形成了几种牧草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烤烟大田生长期抗旱能力,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垄沟地膜覆盖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地膜覆盖种植模式相比,垄沟地膜覆盖种植,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蒸腾速率提高了6.65%,干物质积累增长36.61%。垄沟地膜覆盖种植是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对烤烟种植前期干旱烟区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玉米马铃薯套作是一种新型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全面积种植,玉米虽然沟内种植,但单位面积株数不减,种植面积相当于增加1倍,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我省将重点在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的衡水、邢台、邯郸、沧州市,组织实施10万亩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将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水浇地变为旱作雨养农田,引导农民种植抗旱雨养作物,实施抗旱保墒耕作方法,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变灌溉高产种植为适水高效种植。此试点项目是我省探索实施的农业节水新措施之一,实施区域为深层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20.
高粱是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它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作物,也是辽西地区特殊干旱年景时抗旱救灾主要作物之一。随着其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强,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高粱高效栽培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