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发布系统管理平台,以连续天况和后续天气预报为基础,结合雨量数据分析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和森林覆盖情况制订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以采集预报因子,数据库整合分发信息为核心。从PC终端延伸拓展至智能手机、PDA的新一代技术,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让管理者、护林防火员利用显示屏、手机随时随地开展各类信息和资料查询活动,从而大量节约森林防火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组织防火灭火的效能得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林区实况监测和森林火险气象预报预警为基础,结合林区基础数据分析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发布森林火险气象预警,并建立森林火灾档案信息库,形成覆盖全省各个林区的森林火险气象预警系统。系统以采集实况数据、预报因子、分发信息、数据库整合为核心,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为总方针;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精度,增强森林火灾的预警能力,有效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努力把森林火灾次数和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中的气象数据处理自动化为研究目的,采用GIS二次开发方式,构建了一套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的气象数据处理软件.在系统介绍了由原始气象数据信息到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所需数据格式具体处理过程的基础上,以吉林省51个气象站点为研究区域,验证了这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GIS为手段,利用处理软件可以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处理,工作效率约是手动处理方法的3.3倍,较大地提升了气象数据处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汪圣洪  周长志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02-5304,5312
[目的]通过对花溪区温度、湿度、风等各气象因子的分析,并结合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花溪区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模型.[方法]采用GIS二次开发方式,构建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结果]实现了花溪区自动气象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的实时监测和显示、高温及大风报警、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等功能,该系统的建设为花溪区森林火险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了气象科学技术支撑.[结论]该研究结合实时气象资料数据,能对花溪区森林火险进行预警监测,及时为各相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做好精细化预报服务工作,准确、客观地反映森林火险等级状况,排除人工查表推算误差和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特编制红河州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预报准确率,还能够减轻日常工作业务量,在地(市、县)级气象台站具有推广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并将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引入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划分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伊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的应用指标值。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可祢补可燃物含水率组份缺少观测资料的不足,促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植的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CFFDRS)为基础,以SuperMap IS Java为核心,运用WebGIS技术设计并建立了适合我国使用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并着重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B/S与C/S相结合的3层网络体系结构,描述了原始数据的准备、工作站与服务器上数据的处理及客户端功能的设计要求.该系统结合网络服务与数据库服务等多种技术手段,可实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网络发布,提高我国森林火险预报预警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邓中婷  张伟琪  魏强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2):100-101,103
森林火险气象预报工作的开展年头已久,然而对于不同地区来说,所运用的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缺失统一性,也难以体现出森林火险的真实等级,所以对于上述情况,则应重视综合性分析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方法,从而使其能够具备统一性以及客观性.除此之外,也需要重视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森林...  相似文献   

9.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并将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引入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划分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伊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的应用指标值.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可祢补可燃物含水率纽份缺少观测资料的不足.促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险气象指标在大余县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火灾的起因、森林火险等级划分和火险气象指标公式,阐述火险气象指标在大余县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以为保护森林安全和防火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火预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害森林的诸因子中,火灾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各林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林火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林火预测预报的应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有林国家林火管理的有力工具.林火预测预报从二十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林火预测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林火预报研究中的杀键问题是选择主要的林火因子和合适的林火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临沂市森林资源状况,分析临沂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灭火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 和森林防火管理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林业部门需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 基于此,本文从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三种林业资源保护措施,然后提出了森林防 火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林业部门开展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保障林业资 源重要作用的发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森林防火中的路径分析算法为研究对象,针对森林防火中对路径分析算法的特殊要求,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基础,对它们进行改进与优化。结合林区交通网络自身的特点,引入道路宽度、最大限速、必经地和忽略地等森林防火路径分析约束因子,并以此作为道路权值确定的依据,提出了带约束条件的森林防火最优路径算法,并给出详细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该算法符合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与决策中发挥作用。图2表2参17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建场48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塞罕坝林区的气候、水文特点,以及林场现有防扑火设备的条件,建立更为科学的水灭火系统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水灭火系统建设将对林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KM森林防火阻燃剂喷洒设备是专门针对KM森林防火阻燃剂在野外大面积喷洒的需求而研制的,具有效率高、节约药品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该设备可用于草原、林边草地的阻燃剂喷洒,采用10个微喷头,喷头高度和间距均可调,喷幅宽度2m,最大载药量1t。  相似文献   

18.
基于3D的县级森林防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基于县级森林防火的需求,从森林防火指挥需要出发,以森林资源多源数据(遥感图像、GPS数据、地形图、DEM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和防火资源数据等)为基础,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空间性、多元性、多态性的特点,解决了森林防火本底数据中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问题,实现了将RS、GPS、GIS和3D 4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森林防火指挥的管理模式。对森林防火系统的技术构架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MapX、OpenGL、VC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县级森林防火系统。   相似文献   

19.
合理运用护林防火技术可以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推动林业不断发展。本文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了护林防火技术,提出了相关应用对策,以期为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建立节约型经济 社会的重要方面。新时期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形式,本论文的研究在于林业 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的创新策略,为提高林业 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