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肉宰后初始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会对宰后成熟期间牦牛肉嫩度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该研究有助于牦牛肉成熟及嫩度改善理论的完善。为了明确宰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牦牛肉嫩度形成的影响,该研究选取18头公牦牛,宰后取背最长肌,在4℃条件下储藏成熟,测定pH值、糖原含量、依钙蛋白酶活力(calpain activity,CA)、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并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部分指标的变化幅度和速度参数。然后采用"刀切法",筛选出4个变量作为预测因子:依钙蛋白酶活力下降速率(RCA)、pH值下降幅度(EpH)、pH值下降速率(RpH)、糖原下降速率(RGlu),并通过线性回归构建宰后6 d剪切力的预测模型,所得预测方程拟合度R2=0.703。经过验证,预测方程可给出与真实值相差极小的预测值。通过预测模型,可以根据牦牛宰后3 d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宰后6 d牦牛肉的剪切力实现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
宰后处理方式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屠宰后直接放入0~4℃库吊挂排酸,易使肉发生冷收缩,使肉的嫩度下降,不利于加工。该文以德国美丽奴肉羊为试验对象,屠宰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其对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较佳的处理方式为:宰后在12~15℃预冷8 h再跟腱吊挂成熟108 h,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羊肉的冷收缩,背最长肌剪切力值为(1.32±0.18)kg/cm2,蒸煮损失率为20.4%。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适宜宰后成熟时间提高牦牛肉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进行成熟排酸,成熟期间取样测定pH值、剪切力、持水能力、色度,并通过标准化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除了黄色度b*以外,其余品质指标均在21d的成熟过程中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7 d成熟,延长至21 d的长时间成熟可将牦牛肉剪切力显著地降低47%(P0.05),并将蒸煮损失和红色度a*分别显著地提高28%和32%(P0.05)。通过对比线性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对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二次函数预测模型与牦牛肉宰后品质变化具有相对最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0~0.98),其中pH值、剪切力、加压损失、亮度L*值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呈现出凸函数特征,而蒸煮损失和a*值则呈现出凹函数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牛肉品质宰后预测中常用的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而言,二次函数更适用于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而将牦牛肉宰后成熟时间延长至21 d可有效降低牦牛肉剪切力。研究可为牦牛肉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压处理对牛肉感官特性与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通过对宰后牛肉施加250 MPa的压力处理,分析测定处理后牛肉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高压处理对牛肉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处理能明显降低牛肉的剪切力和改善牛肉的嫩度(P<0.01),高压嫩化的效果与肌肉的部位密切相关,压力处理对背最长肌和里脊的嫩化作用最明显。压力处理后牛肉的可溶性物质含量有所增加,但在贮藏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压力处理对牛肉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不明显(P>0.05),这也表明压力处理对牛肉风味的贡献与自然成熟的作用相近。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室温下用250 MPa的压力处理宰后热剔骨(6小时以内)真空包装的牛肉10 min,0~4℃冷藏条件下贮存2~3 d,可获得嫩度好、其它感官指标不明显低于低温吊挂成熟7~10 d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宰前因素对黑切牛肉发生率及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范宰前管理,减少屠宰后DFD(黑切)牛肉的发生率,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值和温度,探讨了经过不同宰前处理的杂交牛DFD肉的发生率,建立了宰前因素与牛肉品质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待宰24h时DFD肉发生率最低,宰前不混群的待宰方式和安静、温湿度适宜的待宰环境能有效降低DFD肉的发生率;夏季DFD肉的发生率要高于冬季;也可以由牛肉的品质推测此肉牛宰前的状况以及可能影响此牛肉品质的宰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高压和氯化钙(CaCl2)注射结合处理对僵直后期牛肉嫩度的影响,首先分别对CaCl2浓度、高压强度及保压时间对宰后36?h的牛背最长肌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在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对高压和CaCl2结合处理嫩化牛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对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CaCl2浓度、高压强度和保压时间为自变量,剪切力值为响应值,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度高(决定系数R2=0.9742);高压强度、保压时间、CaCl2浓度、高压强度和保压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牛肉嫩化效果极显著(P<0.01),高压强度和CaCl2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牛肉嫩化效果显著(P<0.05)。高压和CaCl2结合处理嫩化牛肉最佳工艺为:高压强度241?MPa,CaCl2浓度0.24?mol/L(样品质量5%的注射量),保压时间14?min。应用此工艺嫩化牛肉,和对照相比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值下降了52.98%,肌纤维间隙增大,肌节完整性遭受破坏,牛肉嫩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待宰时间和致晕方式对生猪应激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外对于生猪宰前因素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但总体来讲,对于待宰时间的研究一直没有形成定论;由于生产成本等问题,国内对于CO2致晕的应用与研究均较少;对于不同的电击晕方式,在同一体系下的成批量的比较涉及很少,另外对于应激指标的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该文研究了在电击晕、二氧化碳致晕和不同待宰时间(3、6和12h)条件下,杜大长三元杂交猪血液应激指标和猪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待宰3h的生猪血液指标显著低于另外2种方式,而二氧化碳致晕方式使得生猪血液中乳酸含量、肌酸激酶含量、皮质醇含量和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低于不击晕和电击晕方式。不同待宰时间对胴体背最长肌宰后24h的温度、pH值、蒸煮损失、明亮度、红色度和黄色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待宰3h的生猪胴体宰后45min的pH值和温度明显较低,汁液损失和剪切力也显著小于待宰6和12h的值;而与不击晕和电击晕方式相比,二氧化碳致晕产生的猪肉宰后45min的pH值和温度较低、汁液损失较大、明亮度较大、红色度和黄色度值较小。因此生猪待宰3h并通过二氧化碳致晕产生的应激反应与猪肉品质影响最小。生产中应加强对待宰时间和致晕方式的控制,并注意利用各种处理方法对肉品质影响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实现猪肉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两段式冷却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两段式冷却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以20头杂交牛胴体(延边牛×西门塔尔牛)按试验设计进行两段式冷却(温度-13~-15℃、时间2 h,风速3 m/s,随后转入常规冷却间至24 h)和常规冷却处理(温度0~4℃、时间24 h)相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表明:两段式冷却处理加快胴体温度下降速率,减缓pH值下降速率,显著降低胴体冷却质量损失,使肉的色泽鲜红,提高肉的剪切力,对背最长肌的保水性无影响。可以认为在肉牛屠宰加工流程中,单独采用两段式冷却处理能降低肉的嫩度,但随时间的增加,剪切力值会有所降低,建议应用时结合电刺激处理来同时改善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运输季节对猪宰前应激及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该文以杜大长三元杂交猪为对象,测定了夏、秋和冬3个季节运输条件下猪的血液生化指标、血细胞系数以及宰后猪肉温度、p H值、保水性、色泽和剪切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秋季运输猪血液中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葡萄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夏季和冬季组(P0.05),胴体表面皮肤损伤也显著降低(P0.05)。运输季节对宰后猪肉胴体温度、p H值、色泽及保水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秋季运输相比,夏季运输猪宰后45 min胴体温度、滴水损失率、L值显著升高,a*值和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冬季运输猪宰后猪肉a*值增加(P0.05),但滴水损失率与秋季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猪在秋季运输能显著降低宰前动物应激,提高宰后猪肉品质,夏季和冬季如能对运输环境分别进行防暑和保暖处理可能会对猪应激反应和猪肉品质产生积极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对于屠宰行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缓解生猪宰前运输应激,改善动物福利以及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冷热剔骨工艺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冷剔骨与热剔骨工艺对牛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35头西门达尔公牛的背最长肌在分别经历冷剔骨工艺及热剔骨工艺后的化学成分、肉用品质、肌节长度、感官特性、质地剖面分析特性(TPA)以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冷剔骨工艺和热剔骨工艺下牛肉的化学组成没有显著差异(P>0.05)。热剔骨工艺下牛肉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冷剔骨工艺,其牛肉的感官嫩度评分更差,肌节长度更短,TPA分析中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数值显著更高(P<0.05)。热剔骨工艺显著提高了牛肉的亮度L*(P<0.05),但对红色度a*和黄色度b*影响不显著(P>0.05)。牛肉持水能力不受剔骨方式的影响。此外,热剔骨工艺显著提高了己醛、庚醛、1-辛烯-3-醇、2-戊基呋喃等与脂质氧化作用有关的挥发性组分的含量。研究表明,热剔骨工艺会降低牛肉的嫩度,并提高了牛肉的亮度,同时能够影响其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Aluminum toxicity and related nutrient deficiencies, such as phosphorus deficiency, are considered to be majo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n food production world wide (Foy 1983). Toxic effects of Al in cel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hibition of cell division (Morimura et al. 1978) and nuclear activity (Matsumoto et al. 1977). Therefore, a plant cell culture system could be used as a model system for the physiological study of aluminum toxicity in higher plants. For such a study, it is important to initially def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cell responses to aluminum toxicity.  相似文献   

12.
车辆自适应悬架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车辆悬架提出了一种Gain Scheduling(GS)自适应控制方法。控制器的设计仍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但控制增益可变,以自适应于路面输入条件的变化。主要对路面输入变化的估计时间和用以决定控制增益变化的系统输出信号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只要事先路面输入变化范围能够被合理地估计,GS控制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并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喷杆悬架系统的性能田间测试受到测试地形、土壤属性、驾驶熟练度等随机因素的影响,需要有一种定量评估喷杆悬架性能的试验装置与方法。该文开发了一套喷杆悬架性能室内测试平台,包括一个多自由度底盘运动模拟平台、地形起伏模拟平台及基于NI PXI的同步触发测控系统。为准确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在喷雾机作业现场采集了底盘的运动姿态信号和喷杆两侧地形高程数据,并在室内进行精确复现。考虑测试时传感器安装位置和不同喷杆理想作业高度的差异,对传统的Hockley指数进行了修正,并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的Hockley指数等3种指标一起来描述喷杆悬架系统的性能,弥补了各自的局限性。通过喷杆悬架测试平台先后对28 m喷杆在无悬架、被动悬架、主动悬架等不同工况下进行了测试,多组重复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小于5.91%,无悬架时喷杆的Hockley指数为21.60,使用被动悬架时喷杆的Hockley指数为68.37,使用主动倾角控制系统时喷杆的Hockley指数为89.18,使用主动喷臂控制系统时的Hockley指数为92.83,表明测试平台与评价指标对不同悬架系统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适用性。该文设计的测试平台可为喷杆悬架性能参数的限定和评价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 design for a photometer detector with response over a wide range of soil concentrations and which utilizes readily available inexpensive components, is described. The instrument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measure the turbidity of soil suspensions, but would be applicable to other suspended materials. Turbidity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microaggregation of soil in soil struc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融合自适应方法,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悬架控制器,可以在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增强了适应性和鲁棒性,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土壤颗粒悬液搅拌对土壤质地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土壤颗粒悬液搅拌对土壤质地分析的影响,为实验室准确测定土壤机械组成提供可行的参考与指导。[方法]采用比重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在搅拌不同行程、搅拌不同次数、悬液静置不同时间后搅拌、不同测定时点搅拌的多种条件下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搅拌行程、搅拌次数、悬液静置后搅拌对黏粒含量测定无影响,对粉砂粒和砂粒含量测定均有影响。搅棒从液面下行至沉降筒底搅拌,有利于颗粒充分运动及均匀分布,黏粒、粉砂粒、砂粒含量测定稳定,精密度良好;以氢氧化钠为分散剂的悬液搅拌30次,黏粒、粉砂粒、砂粒含量测定准确,精密度良好;悬液静置的适宜时间大于1h,搅拌30次所测粉砂粒和砂粒含量的精密度呈下降趋势,搅拌45次所测粉砂粒、砂粒、黏粒含量稳定,精密度良好,与洗后即搅拌30次的测定结果一致。在第2测定时点增加搅拌1min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本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避免了重复操作,有利于减少误差,适用于多个样品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引用流变学原理改善枇杷叶植物饮料悬浮稳定性,以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辅料配方,制成口味优良的饮料。结果表明:澄清的枇杷叶水提液是一个复杂的多分散相系统,所含粒子颗粒(固相)大小、分散相介质(液相)粘度以及固液两相间的密度差是影响悬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依Stokes定律进行改良可有效提高稳定性。枇杷叶植物饮料的口味配方为澄清的枇杷叶水提液用量70%,蔗糖6%,蜂蜜2.4%,柠檬酸0.4%,复合稠化剂0.15%,产品中含黄酮类化合物0.858~0.987 mg/L,氨基酸108~115 mg/L,可溶性糖210~230 mg/L。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机构学原理,将目前农用运输车采用的滑柱摆臂式悬架等效成铰接四杆机构;通过实例计算和断开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正确选择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鸭蛋整箱悬浮清洗机的机理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整箱高效清洗鸭蛋,提出了一种悬浮清洗方法,并进行了悬浮清洗机的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该方法是将鸭蛋整箱置于比重和鸭蛋比重相当的液体(如:泥浆、石灰浆等)中,使鸭蛋悬浮在液体中,再用柔性搅拌轴慢速搅拌悬浮的鸭蛋。其清洗机理是利用鸭蛋和搅拌轴之间,鸭蛋和液体之间,鸭蛋和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作用,达到清洗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鸭蛋的清洗程度及鸭蛋的破损率与搅拌轴转速,清洗时间,清洗液比重,每次清洗鸭蛋的个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按机理分析和试验得出的参数设计的清洗机能够实现鸭蛋整箱悬浮清洗。  相似文献   

20.
竹子悬浮细胞培养比较困难,本研究首次获得空竹悬浮细胞.以空竹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建立稳定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固体培养法获得悬浮细胞来源的愈伤组织,可为竹类悬浮细胞系遗传转化或诱变后单克隆的筛选提供材料.空竹种胚在3/4MS+500mg/L脯氨酸+500mg/L谷氨酰胺+300mg/L胰蛋白胨+3.0mg/L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