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用获得有机认证的国安牌天然有机硫酸钾镁肥(用量20 kg/亩)与农家肥(用量1 500 kg/亩)为试验材料,设四个处理和2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穗部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家肥与硫酸钾镁肥两种肥料配合施用稻谷产量高于单独施用任意一种肥料;将肥料分两次施入所获得的产量高于只作底肥施入;即有机肥硫酸钾镁与农家肥配合,其中用100%农家肥+60%硫酸钾镁肥作底肥,移栽后14 d将剩余的40%硫酸钾镁肥作追肥的施用方法稻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闽北开展雷竹施肥试验,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1),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75kg/667m2,处理2),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5t/667m2,处理3),施用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和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处理4),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竹林生长、笋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闽北雷竹经营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对竹林的光合特性、生长量、笋产量和笋营养物质含量均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光合特性指标表现最优的是处理3和处理4,竹林生长效果最好的为处理2和处理4,竹笋产量和笋品质表现最优的是处理4和处理3。综合分析认为,最优施肥方案为处理4,即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该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雷竹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及提高竹笋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黑果腺肋花楸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配比和施肥量对黑果腺肋花楸树体抗寒性和果实产量有较大影响。单一施用氮肥使新梢抗寒性降低,氮、磷或氮、磷、钾配合施用能够提高新梢抗寒性。推荐最佳年施肥量为:氮肥(N)60kg/hm2、磷肥(P2O5)60kg/hm2、钾肥(K2O)40kg/hm2,施肥配比为N:P2O5:K2O=1:1:0.66。建议有机质高于2%的土壤年施氮20kg/hm2或免施氮肥。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甜叶菊的栽培技术水平、揭示密度、氮、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建立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筛选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153.480~173.700千株/hm2,配施纯氮285.225~331.225kg/hm2和K2O299.775~327.000kg/hm2产量可达486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周滔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2,23(6):18-18
毛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全国2000年竹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其中毛竹产值达140多亿元,占70%以上。近20多年来,尤其是近4年来,毛竹在我省40多个县市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引种面积达1334hm2,其中已有10多个县市区引种成功。现将毛竹播种育苗技术简介如下:1选地选择位于海拔1500~2100m,土层深达40cm以上的沙壤土、壤土,排灌水条件良好的地块作育苗地。2整地深翻地30~35cm,碎土,有条件的地方每公顷施15t腐熟农家肥或7.5t烟秆,然后,平整土地,…  相似文献   

6.
在元谋自然的田间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下,以洋葱农艺性状、产量作为主要指标,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洋葱肥料效应正规试验,研究洋葱肥料效应,选择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N为425.0kg/hm2,P为399.0kg/hm2,K为300.6kg/hm2,产量100645.5kg/hm2.此次试验氮、磷、钾的最佳施肥比例为1.00∶0.94∶0.71.研究可为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沙壤土立地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成龄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北疆产区成龄枸杞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施肥量的肥料试验并结合沙壤土盛果期标准园样株土样、叶样测试,研究枸杞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果实纵横径、产量等生理性状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针对于北疆精河县沙壤土成龄枸杞的合理施肥量及其配比。结果表明,沙壤土条件下2 107.5 kg/hm2施肥处理的枸杞春稍、秋梢生长量、百粒重、产量等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其它施肥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枸杞产量与施肥量关系为y=-42.517x2+284.35x+3 363,R2=0.772 2,施肥处理4产量达到最高。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900 kg/hm2、磷酸二铵667.5 kg/hm2,硫酸钾540 kg/hm2,枸杞产量可达3 823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肥料配施合理,能有效提高枸杞春、秋梢生长量及产量。  相似文献   

8.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引种栽培的5 a生辐射松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鲜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及其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7%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5 a生辐射松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9.507 t/hm2,净生产量为3 902.40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510 t/hm2,占林分总量的43.62%;净生产量1.702 t/(hm2·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43.63%.灌木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171 t/hm2、434.20 kg/(hm2·a);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8.091 t/hm2、1 618.20 kg/(hm2·a);苔鲜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464 t/hm2、92.80kg/(hm2·a);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271 t/hm2、54.20 kg/(hm2·a).辐射松人工林与同区域同龄油松和岷江柏相比,其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高于它们.  相似文献   

9.
一、采穗圃的建立1.选地做床。采穗圃地应选择在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靠近水源的地方。全垦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底肥1200kg,腐熟饼肥100kg。采穗圃床面宽1.1m,步道宽0.35m、深0.25m,圃地周围开好排水沟。2.定植时间和方法。秋季11~12月,春季2~3月定植。株行距30cm。先挖好定植穴,每穴施钙镁磷肥0.2kg。栽植时苗木上部扶正直立,在定植后的5~6月把苗木根茎以上10~15cm埋入土中,促使入土部位形成丛生萌条。3.肥水管理。每次采穗后要进行施肥,每亩施复合肥20kg,或氮肥5kg,腐熟饼肥60kg。在冬季将采穗圃施足有机肥,每亩施腐熟饼肥150kg或复合肥100kg。在干旱季节要注意浇水抗旱。  相似文献   

10.
间作方式与林地类型对魔芋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岚皋县对与作物间作和5种林下套种方式下的魔芋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下套种魔芋方式魔芋产量为14 025~18 619.5kg.hm-2,显著高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产量10 830kg.hm-2(p<0.05),其中刺槐—魔芋、漆树—魔芋套种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杜仲—魔芋、杉树—魔芋、板栗—魔芋等3种林下套种方式;5种林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率为1.63%~2.2%,分别极显著低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10.4%(p<0.01),其中刺槐—魔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最轻,极显著低于其他4种套种方式(p<0.01);刺槐林下种植魔芋具有发病轻、产量高、效益好等显著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在柑桔园套种黄豆的播种期、株行距、穴保留株数及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黄豆可明显地改善果园小气候,改良土壤肥力和水热状况,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的笋材产量与不施肥区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4种肥料3a累计平均净增产鲜竹材6603.3kg/hm^2、鲜竹笋544kg/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年均净增产竹材7.7kg、鲜笋0.64kg。最佳施肥配方为A2B1C2D3,即每公顷施菜子饼1125kg,N肥150kg,P肥56.3kg,K肥75kg。其影响次序为A>C>D>B。使用这个配方竹林生产力量高,其中年均产竹材21.96t/hm^2、竹笋1.65t/hm^2,收入1.0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圣诞树、滇合欢、新银合欢、刺槐4个树种不同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苗根处理方式及苗期喷云大-120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幼树期的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施肥措施和苗根处理方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苗期喷云大-120对定植后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不明显,密度效应除圣诞树外其他3个树种还不显著。参试的4个树种中,圣诞树3年生时已经郁闭,其最佳技术组合A1B1C1D1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5m、4.72cm、1.79m和7.05kg,每公顷可提供薪材22678kg、绿肥和饲料24345.5kg,产值3485.08元;滇合欢的最佳技术组合A2B1C2D2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84m、4.33cm、1.23m和1.26kg,每公顷可产薪材6936.8kg、绿肥和饲料1467.4kg,产值767.05元;新银合欢则不太适应试区的气候,每年都受霜冻的危害。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多用途的圣诞树和滇合欢,采用最佳的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毛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竹林氮、磷、钾、锌正交设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施肥量能显著增加毛竹林出笋数、退笋数和新竹株数,对新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磷肥和氮肥,其后依次是钾肥和锌肥。毛竹林第一次施肥用尿素60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硫酸钾375kg/hm2、硫酸锌6kg/hm2时新竹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研究,采用高接换种配置授粉树、微肥"三喷"、间伐降密、结合树体管理、无公害化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对8~10a生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245.0kg/hm2和487.5kg/hm2提高到了5461.5kg/hm2和4637.3kg/hm2。增产4216.5kg/hm2和4149.8kg/hm2,增值2.4万元/hm2和2.3万元/hm2,增产率达338.7%和851.2%。  相似文献   

16.
以两个葛品种(湘葛1号、湘葛2号)为材料,比较不同收获方式下(年收获一次和年收获两次)葛茎叶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下,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湘葛2号两次收获,其粗蛋白含量达15.89%;湘葛2号两次收获地上部分的干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表现较好,分别为18476.85kg/hm^2和2935.97kg/hm^2。葛地上部分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饲料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郁闭杨树林地间作麦冬,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麦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2年生麦冬的地上部分鲜重及分蘖株数的影响不大,但对麦冬块根生长有极显著促进作用。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施肥的对照,块根鲜重分别增加了179%、196%、342%,块根干重分别增加了170%、177%、294%。在复合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鸡粪用量到15 000 kg/hm~2,麦冬块根鲜、干重分别为2 861 kg/hm~2、1 408 kg/hm~2,相比鸡粪用量3 750 kg/hm~2处理,块根鲜、干重分别增加了58.8%、46.1%;相比鸡粪用量7 500 kg/hm~2处理,块根鲜、干重分别增加了49.2%、42.5%。施肥还有助于提高麦冬块根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施用双氰胺渣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氰胺渣是化工厂生产双氰胺过程的剩余物。本试验利用双氰胺废渣对衰败低产毛竹林进行施肥,采用3种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渣肥1125kg加复合肥225kg,年增鲜笋57.6%,新竹增产101.4%;单施渣肥2250kg/hm~2,年增鲜笋49.3%,新竹增产102.8%。单施渣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年增收入381元/hm~2,说明利用双氰胺废渣改造毛竹低产林,既增产增收又避免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保覆盖雷竹林高产稳产,于2011~2015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密度、不同竹龄留养母竹的竹笋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竹林立竹密度应控制在12 000~15 000株/hm~2,竹笋平均产量达22 381 kg/hm~2;1~3年生竹各占25%,4年生竹占20%,5年生竹占5%的竹龄结构最好,竹林平均单笋质量达172.6 g,平均母竹发笋数达10.2支/株,产笋量达23 8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漠化地区8 a生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芳樟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规律均呈现出前期缓慢、后期快速的特性,造林第4年后胸径生长进入速生期,第5年后树高快速生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则出现在第6年;估算芳樟单位面积纤维材产量达24.32 t/hm2,芳樟油95.67 kg/hm2,单位面积产值达18080元/hm2;枯落物蓄积量为5.57 t/hm2,有效拦蓄量达6.36 t/hm2,高于相同立地的任豆(Zenia insignis)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