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林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相灿  卢少勇  王骥  焦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80-82,144
随着我国农林业开发项目的快速发展,农林业开发项目对环境(包括下游湖泊等水体)的影响日趋严峻,因此,农林业环境影响评价在保障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农林业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林业开发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为全面评价农林开发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rcGIS为平台,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06),构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吉林省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水平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吉林省生态环境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瓶颈与土壤侵蚀;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实施后,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2010年的66.37增长至2015年的70.69,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各分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被覆盖度进一步增大,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土地适宜程度显著提高,水资源瓶颈因素有所缓解;“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形式和结构渐趋复杂,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也愈加剧烈,土地整理过程是人为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干扰,使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为了使土地整理区域景观功能更加合理,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提出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江苏省仪征市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为实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介绍了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所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河道整治完成之后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针对当前在整治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与农业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开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农业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剖析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方法和程序;并以河南省封丘县为例,根据影响识别的内容构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运用专家判断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不良影响减缓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编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和进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夏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97-8999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引导同类工程向生态和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植被覆盖度是表征植被生长状态、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参数,对景观格局变化、城乡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揭示社会经济活动对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基于局部加权回归法构建时间序列曲线,以丽江坝区1987、1991、1994、2010、2018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回归趋势与同心圆空间梯度模型获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8年,研究区的主城区内和村落周边的植被覆盖发生了明显退化;主城区内植被覆盖的地区破碎化程度高于郊区,主城区内中低、中等覆盖度地区的斑块形状逐渐复杂、景观连接度增加,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地区斑块形状越发规则,高植被覆盖度地区的连接度逐渐降低;主城区及其周边的中低、中等植被覆盖度的斑块分布逐渐密集,中高、高覆盖度的斑块聚集度逐渐降低;日照时数、人口密度、公路客运量、财政收入是丽江坝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需水量与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59-4161
生态需水量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而提出的,是近年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基础上,介绍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并总结了生态需水量的主要计算方法,同时就常用2种计算方法(Tennant法和曼宁公式估算法)及其在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态需水量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87-6889
应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工业建设项目进行景观影响评价时,评价结论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实际和可靠。以水泥厂建设项目为例,介绍景观影响评价程序、方法及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杨文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21-1322
通过对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分析,证明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既涉及工业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又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环境系统评价。指出该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原料林基地的生态评价、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以及环境风险评价是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0-17211
基于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60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2.81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9.0分,综合得分为41.81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顺丽  周建华  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28-7229,7235
山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因其独特的地形环境及植物群落与其他公园生态系统的差距巨大。笔者在分析了影响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格局的因素之后,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找出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方法,旨在通过遵循地形和自然生境,合理配植植物群落,营造和谐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最终达到增强植物群落视觉效果,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二类资源建档矢量基本图、2011年小班数据库和1∶10000地形图基础上,利用ViewGIS、ArcGIS 软件绘制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分布图。同时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斑块形状特征指标和景观异质性指标,分析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要素结构功能,探讨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格局,为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华英 《北京农业》2011,(12):168-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估,进而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实现跟踪监测。但是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2010年中巴资源卫星所接收的CCD/HR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影像数据和现场实景资料,综合分析了五台山地区的植被景观的格局。结果表明:在植被景观斑块类型中,斑块面积最大的是山地草甸,最小的是云杉和臭冷杉林。斑块数最多的是温带草原及灌草丛景观,最少的是云杉和臭冷杉林景观。各景观要素斑块的分离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Ⅲ>Ⅹ>Ⅱ>Ⅰ>Ⅵ>Ⅳ>Ⅴ>Ⅶ>Ⅸ>Ⅷ,这个顺序与该地区的斑块密度的排序基本吻合。此外,分离度指数与斑块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分离度指数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李华英 《北京农业》2011,(21):39-4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估,进而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实现跟踪监测。但是,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兵 《农学学报》2017,7(9):95-100
采用实地考察与实景拍摄的方式,搜集了大量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点的农耕景观代表作,分析了当地乡村旅游景观中农耕文化资源应用的典型案例;归纳了武陵山区的乡村旅游类型为生态农庄型、休闲农场型、古村古镇型、“花海竹海”型等4种类型;评析了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中农耕景观的应用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景观应紧扣农耕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指出了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当地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龙山蔡家川林场1997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1∶10000林相图和1969年1∶50000的地形图为基础,利用GIS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Fragstats3.0景观软件,对林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景观空间格局度量指标包括: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蔡家川林场的景观基质,森林景观以阔叶林为主,以其很强的萌蘖能力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蔡家川林场森林景观异质性高,森林类型丰富多样。油松林和杨树林受人为干扰较大,形状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