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辽宁省宽甸县是我国北方板栗主产区,现有栗树85万亩,目前仍有300多万株40年生以上的老龄栗树,这些老栗树多为自然生长的实生树,树冠高大,内膛空虚,主干和主枝"光杆"现象严重,仅有少量枝条开花结果,产量低、品质差。为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从2005年开始进行低产老栗树硬枝嫁接的更新改造,嫁接第2年即可恢复50%以上的枝量,第3年完全恢复树冠,实现立体结果,第4年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5,(8)
<正>对主干和树冠均过高的实生劣种大板栗树,为降低树高,便于管理和促进高产,可采用第一年截主干促枝、第二年改劣换优的方法加以改造。具体操作可分两步进行。1.截主干促枝萌动前,对树势较旺的实生大树,在主干距地面1.8米左右处锯干。对树势中庸和树势较弱的树,分别在主干距地面1.5米和1.2米处  相似文献   

3.
实生栗树改造技术适用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区)的一些低山丘陵地区。苗木嫁接是良种推广的重要环节,优点是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提早结果,早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栗树的抗逆性,矮化树冠,提高板栗品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低产老枣园高枝嫁接改良技术,包括锯冠截杆、高枝嫁接、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育海  方波  何秀娟  方洪元  周远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72-1174,1178
大别山区是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重要产区之一,现有大面积的老栗园因管理粗放导致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病虫害发生严重、树体衰老、产量低或绝产,亟须改造。试验通过对大别山区老栗园进行不同的高接换种方法比较试验,结合更新品种和优化管理技术措施,对两地共10.7hm2的20~30年生板栗树进行了高接换种改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矮截干低接的改造方法最优,其嫁接植株的成活率为79.8%,第三年树冠冠径可达3.32 m×3.30 m,平均株产2.63 kg,较定植嫁接苗建园的栗树提早3~4年结果投产;第四年树冠冠径达4.48m×4.58m,平均株产7.78kg,进入了丰产期。  相似文献   

6.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品种嫁接改良,是指利用原有果树的主干和根系,采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或更新果树冠部品种,以改善果树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1.抓住时机,及时高换。①高换时间:一般秋季在晴天以7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春季以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宜。②高换方法:秋季大树在主干分枝、侧枝处13厘米左右半高围小芽全封闭嫁接,春季在分枝侧枝80厘米左右锯桩后从桩顶下移7厘米处全封闭嫁接,选在分、侧枝上嫁接使树形疏散,利于透光。  相似文献   

8.
1.多头高接换种对品种低劣的低产栗树,可通过嫁接换上优良品种。一般采用多头高接方法,即利用原有树体骨架(多是主干较低,分枝多的栗树),进行多个主枝或侧枝的嫁接换种,一株树上高接10~50个枝头,在春季发芽前进行,用劈接、插接、插皮舌接等枝接法,每个枝上根据粗细程度采用单穗或双穗,对不嫁接枝条全部疏除。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接换种技术可以快速改良荔枝品种和优化荔枝品种结构。‘紫娘喜’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包括锯砧、接穗的采集、切接法嫁接和嫁接时期;嫁接后要做好接后管理和树冠培养;投产后配套栽培技术主要有促秋梢、防控冬梢和促花、重施保花保果肥和综合防治病虫等。  相似文献   

10.
<正>荔枝高接换种是在原有老品种的枝干上改接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更新的方法。此法是老果园改造、结构调整、提高品质和效益的有效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砧穗组合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树冠形成影响很大。砧穗组合亲和力强则高接后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新树冠形成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师艳斌 《北京农业》2011,(15):120-121
龙爪槐主干婷婷直立,上部树冠伞形,枝条蟠蜒扭曲,姿态别致,宛如腾跃的龙身和搏击风雨的龙爪。龙爪槐培育方法很多,采用好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苗圃地利用率,同时可以增加出苗率,使出苗整齐茁壮,便于各项管理,特别有利于同一时期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现就实际工作中对龙爪槐从育苗嫁接及栽植后的修剪技术经验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对主干和树冠均过高的实生劣种板栗树,为便于管理和促进高产,可采用第一年截主干促枝、第二年改劣换优的方法进行改良。一、截主干促枝在树体萌动前,对树势较旺的实生大树进行锯干,锯口距地面1.8米左右;对树势中庸和较弱的树,分别在距地面1.5米和1.2米处锯干。锯干后,用利刃削平锯口。树体萌动后会大量萌发隐芽,然后按预定树形结构螺旋状选留10~15个生长旺盛、方位适宜的枝条,其余枝条全部疏除。截干  相似文献   

13.
垂榆,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作为近年来东北城市的主要绿色树种,已广泛应用.由于其枝条柔软下垂,呈葡萄生长状态,没有主干,将其嫁接到有主干的其它榆树上,使其树冠呈磨状或伞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是结构调整和品种改造的重要途径。对乌叶荔枝大树采用重回缩修剪,待主干萌发砧枝后嫁接蜜丁香、双肩玉荷包,亲和性好,接芽成活率高,接后通过加强管理,第三年可进入试投产,并矮化了树冠,便于管理。高接换种结果树实施配套栽培技术,达到了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非目的品种核桃大树上利用方块形芽接方法,探求与核桃树地径相适应的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以期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技术提供操作依据。在相同肥力地块选择相同地径水平的核桃树作 为砧木,设置单因素4 处理试验。第1 年短截骨干枝,第2 年在新生嫩枝上采用方块形芽接技术嫁接目的品种芽块。接后从第2 年开始,连续3 年调查核桃树冠直径恢复情况、主干感染腐烂病的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最终总结出合理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留橛数越多,嫁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就越快,主干感病越轻,产量恢复也越快。对于地径在20~25 cm内的核桃大树应预留16 个树橛,嫁接40 个芽为宜。试验探求了一套成活率高,树冠及产量恢复较快,且树干不易感病的核桃大树芽接技术,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砧木和品种的选择 砧木选用山丁子,其抗性较强.利用乔砧嫁接的苗木,树冠易造型,结果早.嫁接品种本着观赏价值高、易管理、结果早、果实色香味俱佳、效益快而高的原则来选定,如元帅系,金冠芽变系.  相似文献   

17.
板栗的嫁接一般在春季进行,但由于春季常出现低温多雨的不良天气以及人为技术因素,造成春季嫁接成活率不高.为拓宽板栗的嫁接时期,弥补春季嫁接未成活的空缺,在年内嫁接成活,达到一定的分枝级数和树冠大小,以便成园统一管理.笔者于2003~2005年的夏季分别进行嫁接试验,试验设在广西平乐县长滩乡六合村的黄壤坡地.2003年嫁接40株2年生实生砧,160个芽,成活127个芽;2004年又嫁接40株3年生实生砧160个芽,成活123个芽;2005年继续嫁接40株4年生实生砧160个芽,成活132个,其成活情况分别为:2003年79%,2004年76%,2005年82%.嫁接成活后,枝梢长势健壮,树冠形成快,结果早,夏季嫁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板栗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板栗大树及大老栗树,70%以上不是优种树,由于放任或粗放管理,造成根冠比失调,长柴多,结栗果少,产量很低,质量也差,修剪、采收等生产管理,操作很不方便;这种放任生长的大树,很难用修剪的方法加以解决,可通过落冠多头高接改造,实现矮冠、丰产、稳产、提质增效、安全生产的目的。一、通过嫁接直接改造板栗嫁接更新时,首先要注意加强土肥水管理,更新树冠,迅速恢复树势,待树体健壮后,再  相似文献   

19.
嵌芽接是近几年来在宁夏果树品种改良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嫁接技术.具有嫁接成活率高,树冠恢复迅速等优点.现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桔乡浙江黄岩县的老桔园里,有许多老桔树,树冠高大,枝叶交叉,致使“内膛枝”和“下脚枝”衰退,造成减产。能不能使这些老桔树返老还童,重长新枝、重新结果呢?黄岩县桔果林业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运用果树嫁接原理,在老桔树的枝干上进行“腹接增枝”试验,获得了成功,终于使老桔树返老还童。柑桔的“腹接增枝”技术,不同于普通的柑桔嫁接技术,它不锯去树顶枝干,只在树干腹部嫁接上接穗,让接穗在老桔树的树干腹部长出枝梢,开花结果。这项技术既适用于同品种间的腹接,也适用于不同品种间的腹接。它可以有效地改造低产乃至无收的老桔园,又可以用来克服大小年现象,在桔树丰产后出现“小年”不结果时,采用“腹接增枝”技术,便可获得增产。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改换良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