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韭菜迟眼蕈蚊在虫情预报、防治方法、防治时期及施药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韭菜迟眼蕈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调查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虫口密度和韭菜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r=0.816);依据近年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防治试验数据和防治成本和韭菜产品在市场销售价格高、中、低情况,统计出虫害产量损失系数和经济阈值;并从提高防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确定了防治指标。同时,通过对投入产出比、虫口密度、防治成本、价格、防治效果的回归分析,确定防治指标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4.
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6.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中国韭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虫害,在各韭菜产地都有发生,且发生规律略有不同。20世纪5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韭蛆的发生,直到80年代分类学家确定韭菜迟眼蕈蚊为韭菜根蛆类害虫优势种群。通过论文查阅,全面描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以及发生规律,详细叙述了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 et Zhang)]又叫韭蛆.属双翅目、眼蕈科.是北方菜区及部分南方菜区韭菜根部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可造成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枯死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德州市韭菜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韭菜的经济附加值较高,但是连年栽培导致韭菜迟眼蕈蚊危害进一步加重.由于大多数种植户的防治工作未得到科学指导,加之市场需求旺盛,导致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用药非常混乱,很多种植户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灌根,导致韭菜农药残留偏高,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通过分布调查和田间药效试验分析,得出1年内韭菜迟眼蕈蚊有2个成虫危害高峰期,分别为春季和秋季.并采取不同生物源药剂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结果表明,采用糖醋液田间诱杀成虫和生物源杀虫剂灌根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不但可以实现韭菜高产、增加农户经济收入,而且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控制效果较好,韭菜迟眼蕈蚊的死亡率95%以上,其中甲维·灭幼脲生物药剂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最长.  相似文献   

9.
韭菜迟眼蕈蚊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害虫,尤其喜食韭菜。生产上多采用药物防治方法,但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本文介绍了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总结了其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科学合理地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蕴华 《农业科技通讯》2023,(10):190-191+194
韭菜迟眼蕈蚊是为害韭菜的重要地下害虫,对山东省韭菜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作者就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建立韭菜迟眼蕈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防控韭菜迟眼蕈蚊时合理选择防治时期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自制的饲养器具,建立了饲养韭菜迟眼蕈蚊的简易方法。将野外采集的幼虫饲养在自制装置中,(25±1)℃、相对湿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条件下,用滤纸收集蛹,用葱白片收集卵。采用此法饲养的韭菜迟眼蕈蚊可顺利完成生活史,其孵化率为91.0%~94.2%,幼虫的存活率为86.4%~92.0%,化蛹率为82.0%~87.6%。本方法节省人工和饲养空间,可有效实现韭菜迟眼蕈蚊的人工批量繁殖。本方法能广泛应用于其它根蛆类昆虫的饲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制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e)幼虫防治效果,在宁夏不同栽种年限的韭菜田施用了昆虫病原线虫制剂,评价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对韭菜生长量、产量、根系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后,可有效防治迟眼蕈蚊幼虫,对蛹也有一定防效,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蛹。均能使栽种2a和3a韭菜田保苗率增加、株高增加、产量提高,并且韭菜连作时间越长,对迟眼蕈蚊防治效果越好,增产效果越明显,2a韭菜增产23.5%,3a韭菜增产27.2%;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后,作物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以及根体积都高于对照组;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后,韭菜的Fv/Fm在0.75以上,Fv/Fo、NPQ和qP降低,可能是线虫制荆对韭菜的光合过程产生了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把握2009—2019年间我国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动态、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引用频次、发表刊物、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间国内40个研究机构的40位作者在38个刊物上发表了635篇相关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总数为156篇;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高发文量的作者多来自该研究机构,发文量最高的核心期刊为《中国蔬菜》;研究内容涵盖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生理生化等研究,以此来探索安全高效的迟眼蕈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决生产中韭菜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防治难、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将昆虫病原线虫与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减量混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防控手段.【方法】以甘肃省分离得到的优良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0619HT品系,高效低毒农药吡虫啉为研究材料,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原药单用、与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0619HT品系混配,对韭菜异迟眼蕈蚊幼虫的室内毒力,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及致死中浓度LC_(50),以评价线虫与吡虫啉混用对韭菜异迟眼蕈蚊的控制效能.【结果】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0619HT品系,以1 000 Ijs/mL与低剂量10 mg/L的吡虫啉混配,韭菜异迟眼蕈蚊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3.3%,比单用吡虫啉(校正死亡率为43.3%)的毒力更高(P0.05).【结论】昆虫病原线虫与低剂量吡虫啉混用,对异迟眼蕈蚊的毒力增强,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起到吡虫啉减量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而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主要障碍。为了探讨防治宁夏迟眼蕈蚊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宁夏永宁县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栽种年限韭菜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研究Hb对迟眼蕈蚊幼虫、蛹的防治效果及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Hb对栽种不同年份韭菜田幼虫和蛹均有防治效果,对栽种2a韭菜田幼虫和蛹的防治效果高于栽种3a和4a韭菜田,施用Hb 15d后,对栽种2a韭菜田迟眼蕈蚊幼虫防治效果达100%,对蛹的防效达96.7%。Hb对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蛹。施用Hb 15d和30d后,均使栽种2a、3a和4a韭菜田黄苗率降低、株高增加、产量提高,尤其对栽种4a韭菜增产效果明显,施用Hb 30d后,增产64%。昆虫病原线虫Hb可在我国西部用于防治韭菜田迟眼蕈蚊,是生产无公害韭菜生产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6.
韭菜迟眼蕈蚊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卵期、幼虫期、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0、6.29和7.39℃,有效积温分别为50.88、183.69和48.84℃.d。  相似文献   

17.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增霞  李建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28-1130,1141
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个聚集指标,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指导韭菜迟眼蕈蚊田间防治.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运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确定在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  相似文献   

18.
48%毒·辛乳油对韭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48%毒.辛乳油防治韭菜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韭蛆发生期,用48%毒.辛乳油以1 440~2 160g.a.i./hm2剂量顺垄根部喷淋防治,药后3d的防治效果为85.3%~92.9%,药后7~14d的防治效果为83.1%~98.9%,等于或略好于对照农药48%乐斯本乳油1 440g.a.i./hm2,40%辛硫磷乳油3 000g.a.i./hm2和80%敌敌畏乳油2 400g.a.i./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可达1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