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纪传义 《农技服务》2007,24(11):51-52
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地虫源的大量迁入、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成熟期推迟、褐飞虱抗药性增强、施药技术不到位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防治上应采取"主动出击,积极预防"、"压前控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休宁县2006年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涟水县水稻褐飞虱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涟水县2000年以来褐飞虱发生资料的分析,发现2005年以来七(4)代褐飞虱连续偏重发生,剖析褐飞虱重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迁入虫量大、水稻生育期推迟、暖秋气候、防治质量下降等因素,并提出压前控后、科学用药、注重用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5年安庆市晚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调查研究,提出了“压前控后,狠治当代”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5年安庆市晚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调查研究,提出了"压前控后,狠治当代"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1997年水稻褐飞虱大发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六合县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迁入主峰旱,基数大;气候条件适宜;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数量大;2代防治面积小,3代没能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2010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褐飞虱发生的特点,即迁入代迁入迟、迁入量正常,二代迁入迟、迁入量正常,三代外地褐飞虱回迁迟、回迁量偏多、自然发生量偏重,大面积水稻褐飞虱前中期发生轻、后期中等至偏重发生。其偏重发生的原因为三代羽化短翅成虫比例高、回迁量偏多。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兼治、专治及挑治对策,解决了褐飞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2005年褐飞虱在高淳县特大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早、气候条件适宜、抗药性、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生产上采取压前控后、轮换用药、保护天敌等防治对策,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5年褐飞虱在高淳县特大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早、气候条件适宜、抗药性、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生产上采取压前控后、轮换用药、保护天敌等防治对策,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法宝  陈良兴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42-142,128
本文阐述了怀宁县2005年褐飞虱发生特点,并对褐飞虱大发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居巢区水稻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必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42-142
褐飞虱在我区常年发生4-5代,以五(3)代、六(4)代为害为主,本地定殖虫源为主害代大发生的主要虫源,7月中旬前后的阴雨日数是决定翅型分化的关键因子。对于4级以下发生程度应于3龄若虫高峰期防治,5级以上发生程度应于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3.
褐飞虱是平湖市单季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简介2012年褐飞虱大发生情况,分析褐飞虱大发生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褐飞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的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南谯区2006年褐飞虱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6-146,232
本文介绍了南谯区2006年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从气候、寄主、药剂、施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技术到管理的5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2005年褐飞虱发生危害特点、近年演变趋势,探讨了特大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六合县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迁入主峰早,基数大;气候条件适宜;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数量大;2代防治面积小,3代没能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1年水稻生产上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和发生情况,根据2011无锡市锡山区的防治情况,总结了其相关防治技术,以减少水稻损失,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上主要害虫之一[1],通过集中稻株基部刺吸汁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严重时直接导致水稻"冒穿",造成水稻籽粒不饱满、稻秆枯黄、倒伏,有的甚至绝收。此外该虫还能传播水稻草状矮缩病病毒、条叶矮缩病病毒,引起水稻产量下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