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产稻区。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受氮肥施用过量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尤其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稻区,水稻纹枯病对水稻高产、稳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介绍水稻纹枯病病症、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入手,对其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从森林土和水稻生境分离得到的7株有生防潜力的拮抗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效与菌株的生境来源无关,各生防菌对水稻均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和对水稻纹枯病较好的防病能力;菌株7Ze2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高,田间防效为50.40%,与对照杀菌剂相比的相对防效为92%.同时发现平板无抑菌活性的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介绍水稻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情况,并综述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及利用研究进展,指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存在拮抗微生物筛选困难、防治效果不稳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作用机理不明等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拮抗微生物筛选效率,加强对影响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稳定性的因素、基因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稻鸭共养生态系统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因素及机理方面的研究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研究获得不断的突破性进展,水稻病害的防治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逐渐成为水稻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阶段,纹枯病的侵害对各个地区的水稻生长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并影响着我国总体的水稻质量和产量。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促进我国水稻优质高产的培育化过程,本文从水稻纹枯病的特征、传播方式及发病环境出发,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探讨了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筛选和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从多年种植水稻的田块内取土样,从中分离得到3个细菌菌株,分别编号T-1、T-2、T-3。通过采用对峙法,用这三个细菌菌株及Px对水稻纹枯病菌做室内拮抗试验,以B-908为对照。发现T-2、T-3、Px拮抗效果较好,T-1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侵染引起的纹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病原菌的致病性、生防菌株种类及其作用机制4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稻田土、田水、稻株和菌核上分离的2489株细菌中156株对稻纹枯病具有拮抗性,其中90-731-1、90-918-15、90-1030-6、90-1210-74个菌株能较强地抑制稻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在NA平板上抑菌带分别为10mm,12mm,11mm和12mm,用稀释50倍的细菌培养液喷雾已接稻纹枯菌菌块的稻苗,病斑长度分别比对照减少28.8mm,25.4mm,25.2mm,25.6mm。  相似文献   

9.
产酶溶杆菌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一株具有促生、生产几丁酶和立枯丝核菌能力的细菌并鉴定为产酶溶杆菌。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通过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的对照,对该细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T1(分别于病原菌接种2 d前和定植33、44 d后施用产酶溶杆菌的发酵液)处理表现出最大的抑制病害能力;T1与对照组比较,在移植后的44和65 d,水稻叶片上的水稻纹枯病症状分别降低了32.8%和60.8%;T1的叶面积和干叶重也高于其他处理。然而,在研究期间,发现在各处理间水稻植株分蘖数量并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抗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从健康的水稻植株、感染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水稻植株根系、叶以及根际土壤、秧田水、菌核上分离出了能拮抗纹枯病的细菌近150株,在实验室内测定,大多数菌株对纹枯病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选用其中拮抗作用强。具代表性的5个菌株H50、B34、B25、G22和T122。分别进行了抑菌率、致畸性、对菌核的萌发、形成的影响度等抗生性检测,并在液培条件下检测其对水稻的出苗率,叶片及根系干重的促生性,结果表明,T122、H50和B25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大潜力,经田间试验表明,混合菌H50 B34 G2处理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拮抗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拮抗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从杀虫、杀菌、除草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微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拮抗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并对一些有关拮抗微生物的热点问题、当前微生物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水稻健叶分离得到一株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拮抗细菌WK1,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WK1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此基础上采用混药平板法测定WK1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的抑制率,结果为86.67%,进而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WK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2.23%,与5%井冈霉素水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张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00-13901
通过对现有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的利弊分析,介绍有益微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机理及优势,综述了有益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类群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株抗水稻纹枯病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纹枯病是最重要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引起的产量损失每年可达到20%~40%[1]。井冈霉素对纹枯病的防治是相当有效的[2]。但若长期单一使用井冈霉素,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3]。因此,有必要考虑继续筛选防治纹枯病新的生物农药。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对寄主的寄生专化性不强,作物品种间特异抗性差异很小或没有[4],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经济有效,且无副作用,所以有必要探索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新途径,筛选出更多的有应用价值的新菌种[5-6]。笔者采用选择性很强的几丁质培养基筛选出1株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强抗性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了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后稻秆纹枯病的控  相似文献   

16.
黄河  鄢凯舟  林元山  丰来  罗志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4-8586,8647
[目的]探究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方法]通过点接种于平板与水稻纹枯病对峙生长对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进行了初筛,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复筛,并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所得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结果]初筛获得17株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复筛获得菌株Lys-67,该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Lys-67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单因素试验,菌株Lys-67利用麸皮5.0%,于35℃、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发酵3 d,经牛津杯打孔法检测,150μl发酵液中活性成分抑制水稻纹枯病的抑菌圈达36 mm。[结论]为菌株Lys-67的进一步研究及生防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稻秧返青发棵之后发生。开始发病时,在稻株基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灰绿色的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增多,并连成一块像云彩一样的花纹。稻脚发病后。如碰上连绵阴雨,很快向植抹上部扩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从5个方面对水稻纹枯病近年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①病原菌分类地位的演变及其特性,②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及菌丝融合群测定,③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④病害流行因素,⑤病害防治动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绿木霉拮抗性强的特点,研究了绿木霉平板抑制水稻纹枯病菌丝生产效果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生长较慢或停止生长,而且呈多种异状。在大田中应用能较好地控制纹枯病的水平发展,而对垂直扩展则控制滞后,所以防治效果呈现前高中低后回升的“V”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