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的稳定、有序与和谐,不仅需要依托发展来推进,也需要依靠治理来实现,而建立德治式乡村治理体系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以道德为出发点,梳理并分析了道德规制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其原因,从中得出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发挥道德...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乡村治理起到强化作用、为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保鲜作 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营养。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较多,如视觉错位引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问题、城乡失 衡问题导致乡村文化衰落更为严重。对此,要把握乡村文化主阵地、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大力度发展特色文化产 业、加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互助性组织嵌入到乡村治理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及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农民合作社自身的内在条件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是必然趋势。分析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方式,从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着手,提出通过强化农村合作社自身建设、构建乡村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等方式完善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有效嵌入乡村治理的良性乡村“多元共治”治理结构的形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将人才振兴贯穿到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中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和农村人才的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实践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高地,在数字治理方面的实践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在积极创新和应用数字技术、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浙江省数字化乡村治理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探析乡村数字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继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乡村数字治理能力,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我国乡村数字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6.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优势和具体举措,为我国社会治理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乡村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关乎到乡村振兴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更关乎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实践的成败。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我国乡村治理问题,聚焦当前农村治理过程的痛点和难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在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需要结合当下现实对村民委员会功能重新定位。村民委员会有四类功能:治理主体性功能、执行自治功能、辅助行政功能及发展经济功能。目前,村委会存在治理主体性欠缺、执行自治功能弱化、行政主导、发展经济要素不足等问题,具体优化路径为:加强治理主体性建设、完善执行自治功能、厘清辅助行政功能及适时实行“政经分离”。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一直极为重视乡村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振兴乡村政策,我国农村整体治理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乡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乡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增强。为有效改善农村治理现状,在党的十九大大中已经对农村振兴战略任务以及目标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提出实施农村振兴的关键是对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所以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展开探讨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之端也”,然而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着法治体制不健全、法治氛围不够浓厚、法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党的引领力、营建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乡村法治体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的战略安排,符合乡村循序渐进的发展需求。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想要复兴,乡村就必须全面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加强乡村治理和促进乡村发展的过程。基层治理作为推进乡村工作的必然选择,需要通过文化育人释放基层文化价值、以和谐环境营造风清气正治理生态、以组织振兴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从而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转换。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体现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正确性,彰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乡村文明进程中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社会状况一直是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主题。自20世纪初至今,许多志士仁人、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都在关心乡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振兴进入了专家学者的探讨视野。乡村振兴的内涵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层面。各个层面的振兴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分步进行的。推进乡村振兴要在乡村社会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产业振兴,并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振兴乡风文明,由此吸引人才回归,培养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2.
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素来为党和国家所关切.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思路和模式日渐明确.因而,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基层党建来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乡村的组织力量以实现人才振兴,推动乡村自治、法...  相似文献   

13.
何杰  潘悦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6):203-208
通过宏观经济背景与国家战略的内在性关联分析,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与必然性.在此视域下,文化振兴作为其精神内核,对乡村系统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应.基于乡村文化空间的3重属性,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乡村文化空间的要素构成,进而提出了乡村文化空间体系的宏观架构.基于此架构,分析了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困境,提出相应重构...  相似文献   

14.
胡佳 《湖北农业科学》2021,(17):209-213
农村基础教育扶贫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在于提高农村人口职业技能与意识,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同时为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从根本上阻断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夯实精准扶贫成果.以层次分析结果为定量依据,以农村基础教育扶贫价值为导向,探索了农村基础教育扶贫路径.经济层面,积极拓展教育扶贫资金的...  相似文献   

1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来,中国共产党针对“三农”领域提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革命的胜利需要延安精神的指引,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延安精神的指引。该文通过回顾总结延安精神,以期通过延安精神丰富的精神内涵指引我们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从三重维度的视角分析,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不可取代。然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农民文化价值观日益滑坡、乡村传统文化江河日下等。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培育以乡村文化建设者为首的“文化能人”等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还存在环境破坏大、缺乏人才、产业方向不明确、乡村治理体系落后等问题。本文以绍兴稽东镇大桥村为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状,提出了整治环境、回笼人才、文旅融合、推进民生等解决方法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元勋 《农业考古》2019,(1):241-24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首次把德治纳入乡村治理的范畴,此举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格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体系,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就当前乡镇发展情况分析,各种矛盾存在于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及在社会体制进行转轨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也呈现多元化特征,总体来看,其发展呈现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出发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纵深发展三农产业,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三农”工作队伍。当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