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油麻藤属植物的种子灭菌方式,筛选油麻藤属种子最佳的灭菌方式,为其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提供基础。以4种油麻藤属植物的种子为外植体,以酒精、次氯酸钠、升汞的浸泡时间为三因素,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出油麻藤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式。结果表明:美叶油麻藤灭菌的最优处理为酒精60 s后次氯酸钠10 min,再用升汞10~15 min;白花油麻藤灭菌的最优组合是酒精60 s后次氯酸钠10~15 min,再用升汞15 min;大果油麻藤获低污染率的最优组合是酒精40 s后次氯酸钠15 min,再用升汞10 min,获高萌发数的最优组合是酒精60 s后次氯酸钠10 min,再用升汞15 min;常春油麻藤获低污染率的最优组合是酒精40 s后次氯酸钠15 min,再用升汞10 min,获高萌发数的最优组合是酒精60 s后次氯酸钠10 min,再用升汞10 min。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油麻藤属植物的种子灭菌最优组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辣木茎段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消毒剂(升汞、次氯酸钠),选用不同浓度,在不同消毒时间下对辣木茎段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次氯酸钠最佳消毒组合为浓度15 g/L消毒20 min,污染率为26%,成活率为34%。升汞最佳消毒组合为0.20 g/L消毒液消毒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结论]辣木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在75%酒精中浸泡30s后,用0.20 g/L升汞处理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3.
不同消毒处理对竹芋组培无菌外植体获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渡栽培植株的侧芽或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处理对竹芋组培无菌外植体获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抗菌素浸泡5h、熏蒸12min并配合常规消毒处理(75%酒精浸泡1min;3.0%~5.0%的次氯酸钠和0.1%升汞1∶1混合溶液浸泡10~12min)对外植体进行综合灭菌,能较快地杀灭竹芋外植体表面细菌,使初次接种污染率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药材刺山柑组织快繁无菌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的刺山柑组织快繁无菌系.[方法]根据不同部位、不同采集时间等,确定刺山柑外植体的采集时间、部位、灭菌剂和灭菌时间.[结果]建立刺山柑的无菌体系时,选择晴天去采集外植体为好;带芽的茎段污染率高,腋芽的污染率低,选用腋芽作为外植体;操作台外的最佳消毒方法是饱和的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20 min;操作台内消毒对比10;次氯酸钠、2;双氧水、2;溴水、0.1;升汞,0.1;升汞灭菌效果好,而最佳操作台内最佳灭菌体系为75;酒精消毒10 s,以灭菌去离子水冲洗2次,后于0.1;升汞中浸泡9 min,以灭菌去离子水冲洗5次.[结论]对外植体的采集时间晴天相对雨天污染率低,腋芽出芽率高,酒精和升汞双灭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建立沟叶结缕草再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沟叶结缕草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研究0.1%升汞、5%次氯酸钠、75%酒精和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筛选最佳表面灭菌方法。[结果]各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顺序为0.1%升汞>5%次氯酸钠>75%酒精>预处理方法,而0.1%升汞和5%次氯酸钠对其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沟叶结缕草组织培养的最佳表面灭菌方法为:先用5 g洗洁精加水冲洗2次,再使用5%次氯酸钠(滴入3滴100%吐温80),振荡灭菌10 min;最后用0.1%升汞(滴入3滴100%吐温80),振荡灭菌10 min。[结论]可用杀菌剂、抗生素等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或将抗生素加入培养基中,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兰花新芽为组培材料,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用70%酒精浸30s后,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20min或0.5%升汞溶液中消毒5~8min,能有效降低外植体污染率,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外植体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消毒剂组合、消毒时间及热水处理对优良番木瓜成龄株芽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番木瓜外植体采用75%酒精—15%次氯酸钠—0.1%升汞消毒剂组合,且0.1%升汞消毒时间为17 min时,消毒效果最好。在使用消毒剂前,采用热水处理番木瓜外植体,可以降低污染率。  相似文献   

8.
木薯外植体表面消毒和启动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染问题是组培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本实验以木薯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以75%酒精 ,0 11%升汞 ,2 %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 ,研究不同组合 ,不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75 %酒精漂洗10s 0 11 %升汞浸泡10min组合的效果比较理想。另外 ,研究了BA和NAA不同组合对木薯带芽茎段启动培养效果的影响 ,发现启动培养基以MS 3mg/LBA 0 2mg/LNA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水果型番木瓜成龄株顶芽和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剂组合和灭菌时间、抗生素组合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3种灭菌剂组合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优于两种灭菌剂组合;3种灭菌剂组合中以采用0.1%KMnO4浸泡10min→5%NaClO浸泡10min→0.1%HgCl2浸泡8min的灭菌效果最好,外植体成活率最高,为47.27%。经不同抗生素组合灭菌,外植体平均污染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8.57%~45.16%、54.84%~71.43%,灭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说明抗生素组合可以有效降低水果型番木瓜外植体的内源菌污染,提高其成活率,其中以MS+6-BA1.5rag/L+庆大霉素80mg/L+头孢噻肟钠500mg/L的效果最好,利于获得番木瓜无性系。此外,以幼苗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灭菌培养的效果优于侧芽,利于促进外植体的萌动生长和形成丛生芽。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柳城县的野生毛葡萄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单一灭菌剂、两种灭菌剂组合以及三种灭菌剂组合对种子灭菌效果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比较常温无菌水(20℃)、无菌温水(40℃)和添加GA3(0.5mg/L,40℃)的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灭菌剂0.1%升汞的适宜灭菌时间为16min;两种灭菌剂组合的75%酒精适宜处理时间为30s;三种灭菌剂组合处理灭菌的效果优于两种灭菌剂组合和单一灭菌剂处理,以75%酒精30s+0.1%升汞16min+15%次氯酸钠5min为最佳灭菌组合,野生毛葡萄种子的污染率为16.67%,发芽率为61.67%。三种不同处理中,以GA3(0.5mg/L,40℃)处理的效果最佳,野生毛葡萄种子的发芽率为73.33%。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本地种的蕙兰种子和春兰新芽为外植体,以75%乙醇、0.1%升汞、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设计了6个消毒方案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蕙兰种子组织培养时采用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8min的效果较佳,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5 min对春兰新芽组培灭菌效果较好;同时,升汞的消毒效果总体优于次氯酸钠,但需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过度处理给外植体造成伤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本地种的蕙兰种子和春兰新芽为外植体,以75%乙醇、0.1%升汞、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设计了6个消毒方案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蕙兰种子组织培养时采用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8 min的效果较佳,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5 min对春兰新芽组培灭菌效果较好;同时,升汞的消毒效果总体优于次氯酸钠,但需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过度处理给外植体造成伤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以欧月茎段为材料,分别对欧月初代培养的最佳灭菌时间和最适灭菌试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月外植体用0.1%氯化汞分别处理5、10、15 min后通过统计数据所得最佳灭菌时间为15 min,萌芽率接近100%、污染率降至6.67%。欧月外植体用6%次氯酸钠分别处理15、20、25 min后通过统计数据所得最佳灭菌时间为25 min,萌芽率接近90%、污染率为13.33%。  相似文献   

14.
黎萍  彭靖茹  苏文潘  石兰蓉  李慧敏  黄惠芳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8-19699,19702
[目的]筛选出适合木薯组织培养的灭菌体系,为加快木薯组织快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GR891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和无处理外植体分别采用不同组合、不同处理时间对其表面灭菌的效果,同时研究6-BA和6-BA与NAA组合对丛芽诱导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后用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10 s+质量分数0.1%升汞处理8 min效果最好,外植体存活率为61.3%;以MS+6-BA 1.5 mg/L+糖30 g/L+琼脂6.5 g/L培养基诱导培养芽效果最好,有的丛芽能达到7~9株,丛芽生长速度快,健壮。[结论]建立了木薯GR891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与增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红栌组培快繁灭菌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红栌的茎段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对美国红栌在离体初代培养过程中不同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和不同腋芽诱导方法的诱导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灭菌措施为:切取美国红栌茎段→用洗衣粉上清液浸泡15min,并用毛笔刷去材料表面污垢→自来水冲洗30min→超净台上用70%酒精浸泡10s→无菌水冲洗2次→0.1%升汞溶液浸泡8min→无菌水冲洗8次→100mg/L的VC液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1次。  相似文献   

16.
中华猕猴桃茎段组培快繁系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弥猴桃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对外植体初代培养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灭菌处理:先用75%酒精灭菌30 s,再用0.1%升汞进行表面灭菌8 min,外植体成活率88%;最佳初代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2 mg/L,出芽率92%;最佳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15mg/L+NAA 0.3 mg/L,生根率85.6%。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滇重楼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种类、不同消毒剂及不同消毒时间对其组织培养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年生滇重楼根状茎的顶芽和第一节间、成熟种子自然发芽的带柄叶片作为外植体时,二年生滇重楼根状茎的第一节间为滇重楼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以滇重楼二年生根状茎的第一节间为外植体,以2%次氯酸钠、0.1%升汞和0.5%新洁尔灭为消毒剂分别处理8 min、10 min、15 min、20 min时,以0.1%升汞处理外植体8 min,污染率最低,诱导率最高,在综合考虑外植体启动培养和丛生芽形成时间,以及外植体褐化情况、丛生芽多少和长势时,以0.5%新洁尔灭处理外植体15 min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红网纹草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15-119
以红网纹草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最佳消毒方法的研究。首先以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最适宜的次氯酸钠浓度和升汞浓度,即进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1%,2%,5%)和升汞(0.05%,0.10%,0.15%)的单因素试验。继而进行外植体(顶芽,叶片,茎段)、2%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5,10 min)、0.10%升汞消毒时间(0,5,10 min)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适合红网纹草外植体的次氯酸钠和升汞浓度分别为2%和0.10%;在正交试验中,茎段与叶片污染率相同,均低于顶芽,但茎段成活率最高,因而为理想的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将茎段外植体在2%的次氯酸钠中消毒5 min,再在0.10%的升汞中消毒5 min。此种消毒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最低为0,存活率最高为100%,是适宜红网纹草的最佳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组织培养中材料灭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灭菌措施,包括不同的灭菌剂、浓度,对鱼腥草的带芽茎段进行灭菌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的变化,寻找建立无菌培养系最适宜的方法.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灭菌措施为:外植体茎+70%酒精浸30s+0.1%升汞10-12min+青霉素+链霉素15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半木质化的软枣猕猴桃新梢作为外植体,根据外植体灭菌时间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浓度差异组合,分析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因素,筛选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结果]增加外植体75%乙醇灭菌时间至10 s可降低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为100~150 mg/L时,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随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外植体灭菌时间和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均能增加软枣猕猴桃外植体诱导率。[结论]污染率低且诱导率高的处理方法为1/2MS+100 mg/L氨苄青霉素、1/2MS+150 mg/L氨苄青霉素、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8 min和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