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重庆地区6个奶牛场的76头黑白花奶牛294份奶样,采用LM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法对春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LMT阳性奶牛检出率为78.94%,阳性服区的检出率为50.43%;阳性乳区的细菌检出率为787.83%;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94.60%。 相似文献
2.
3.
导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但病原微生物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因[1],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但各地病原感染情况不尽相同。本试验通过对柳州市部分奶牛场采集奶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用药提供可靠依据,以促进柳州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奶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据报道,在丹麦,平均每头奶牛每年因乳房炎的损失估计超过200美元。目前,报道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较多,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危害奶牛较为严重的疾病。美国、日本报道,乳房炎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萧乾庆等(1997)、杨章平等(1998),和李国江等(1998)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分别为51.3%,54.1%和46.4%;单志贵等(1996),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1998)报道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9.1%、31.9%和28.0%[1]。为了了解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1材料与方法1.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 相似文献
8.
余汉党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31(3):8-9
对平项山市某公司的奶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普查、病原细菌分离鉴定和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以期对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90%以上的乳房炎都是由病原性细菌引起的,但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区系分布通常并不是固定的,有地区差异.另外,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细菌耐药性问题,照搬其他地区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往往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试验研究了阿拉尔市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及其药物敏感性,为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某牛场50头临床健康奶牛,采用C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其中28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6%;在被检的200个乳样中患有隐性乳房炎的乳区84个,乳区阳性率为42%。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28头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的84个乳样中检出13种共9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44个,占44.90%;金黄色葡萄球菌32个,占32.65%;链球菌20个,占20.40%;大肠埃希菌11个,占11.22%。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乳房炎占整个比例的75.51%。表明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单纯由某一种病原菌引起的病例较少,多数是由2~3种甚至是3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83.3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林可霉素等药物则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12.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锡林浩特市周边奶牛养殖户奶牛的62份临床型乳房炎奶样的细菌分离培养,共分离出5类36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58.06%,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并依据乳房炎发病机理,选择具有抑菌、活血化瘀、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作用的中药针剂进行药敏试验。市售以复方蒲公英野菊花注射液、复方地丁注射液、复方野菊花夏枯草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清热、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可作为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首选药物,降低抗生素奶源和弃奶损失,保证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奶牛》2017,(1)
为给北京某郊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该郊区采集了128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对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性细菌和传染性细菌是该地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传染性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规模牛场、小区和散养户分别为9.98%、15.99%和11.96%);环境性细菌中以停乳链球菌(小区高达10.41%)、沙雷氏菌(小区高达31.51%)和大肠杆菌(小区高达8.46%)为主;(2)在传染性细菌和环境性细菌的检出比率中,小区为最高(分别为18.81%和55.53%),其次是散养户(分别为17.39%和34.52%),最低的是规模牛场(分别为13.19%和17.49%)。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对某奶牛场乳样进行检测,并对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第2季度检测出的71份阳性乳样中,分离到3种主要病原菌共计58份.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1株,占分离菌株的70.69%:链球菌14株,占分离菌株的24.14%;大肠杆菌3株,占分离菌株的5.17%.②58份阳性乳样中,病原菌单独感染的有23株,占总分离菌株的39.6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感染16株,链球菌单独感染的7株;混合感染的35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0.34%.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高,对四环素、红霉素、痢特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链球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痢特灵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耐药;大肠杆菌对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痢特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3种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表现为完全耐药,耐药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杂志》2015,(4)
为了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兰州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试剂(ILMT)方法对神木县某奶牛场51头奶牛20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1.37%(16/51),乳区阳性率为17.5%(35/200);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3大类,且有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耶尔森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3大类病原菌都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有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万古霉素5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可选用此类药物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引起大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发病情况,对大连市不同地区的256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调查研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65.63%、乳区阳性率为51.95%;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83.33%;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对主要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