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变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植物功能.介绍了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动物取食、微生物共生或寄生及病原菌侵害等)的蛋白质组学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机制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团队是一支依托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科研团队,主要开展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信号转导研究。其研究目标是通过探索植物抗病以及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分子机理,寻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应用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植物先天免疫分子机理、水稻广谱抗病性和热带作物病害防控基础等。该团队共有专职人员15名,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学是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为探索中外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总结了第27届动植物基因组国际会议上展示的15个相关主题的主要成就,代表目前模式生物、作物、水生生物和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基因组学不仅涉及生物领域,还涉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医学、环境学、生物学等,基因组学的进步不断推动新技术、新领域如三维基因组学和生态基因组学的产生。此外,简要回顾了本届会议上呈现的新兴研究手段为基因组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占生物基因资源的绝大多数。目前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手段只能培养0.1%-1%的环境微生物,无法整体分析水体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功能,形成了水体治理研究的瓶颈。近年来,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研究手段即宏基因组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一方面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系统中的物质代谢历程这些为研究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从水体中发现新型微生物来源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虽然宏基因组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是近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该文综述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方法、问题和水体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光、热、水、气、肥、空间等自然资源,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配置形式优化、物种结构合理、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和谐共生共处的农业。随着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展示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定于2011年8月19~21日(18日报到,22日考察)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学术研究报告。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参加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交流国内外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推广最新的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加强国内各相关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第三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26~29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各基因组中心的科学家介绍基因组测序的技术革命和基因组研究理念的发展,同与会者共商发展中国微生物基因组事业的大计。欢迎全国各地的微生物学专家、同行参加会议,交流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三色农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三个战略调整一是由植物、动物资源组成的“二维结构”传统农业,调整为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组成“三维结构”新农业。众所周知,农业这门产业的主要特性,是开发利用生物资源,而地球上生物资源是由三大类生物组成: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植物是生产者,...  相似文献   

9.
<正>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前沿的研究热点。为了及时交流研究进展,加强合作,推广新的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进步,"第五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暨陈华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武汉召开。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专家、同行参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一、会议组织:中国微生物学会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  相似文献   

10.
<正>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前沿的研究热点。为了及时交流研究进展,加强合作,推广新的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进步,"第五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暨陈华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武汉召开。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微生物学专家、同行参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一、会议组织:中国微生物学会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  相似文献   

11.
茉莉酸甲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环戊酮衍生物类信号物质,为深入发掘其相关机制及应用,综述了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活性功能。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开颖,降低果蔬储藏期氧化作用,改善产品香味品质和提高植物病虫抗逆性等活性;对动物表现出乳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淋巴癌等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能诱导灵芝酸、麦角甾醇和萜类物质产生。因此,茉莉酸甲酯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农业、医学和发酵工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西北高海拔地区偶蹄类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方法]从动物粪便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物种偶蹄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存在高度的相似性,暗示着生存环境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发挥着重要影响。[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西北地区高海拔环境下不同种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高原环境中微生物的构成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际固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及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氮微生物为植物提供了大量的氮素来源,开展生物固氮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粮食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重大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际上关于固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在农业生产中的节肥增产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在功能基因组学平台上加强对固氮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及与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将为后续开发性能优良的高效固氮、综合抗逆的固氮微生物工程菌株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安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农业由动物、植物二维资源构成 ,其产品利用率为 4 0 %~ 5 0 % ,有 5 0 %以上的资源不能被利用而废弃 ,有的废弃物甚至成为环境污染的根源。有鉴于此 ,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创建“三色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的构想。所谓白色农业 ,即微生物资源产业化 ,是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开发微生物资源 ,将由植物、动物资源组成的“二维结构”的传统农业 ,调整为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组成的“三维结构”的新农业。微生物方面目前包括以下六项产业 :(1)食用菌产业 ;(2 )微生物饲料 ;(3)微生物肥料 ;(4)微生物农药 ;(5 )微生…  相似文献   

15.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率、简单操作、低成本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因敲除研究,为深层次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概述CRISPR/Cas9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敲除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细胞和组织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可以产生几丁质酶。笔者主要对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功能及几丁质酶在植物真茵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几丁质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光、热、水、气、肥、空间等自然资源,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配置形式优化、物种结构合理、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和谐共生共处的农业。随着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18.
宏基因组学可以在非实验室纯培养的条件下直接获取环境微生物DNA,并对其基因组进行分析,将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上,筛选所需要功能基因。就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修复污染土壤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主要用于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微生物修复主要用于对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和基因工程菌的开发以及向土壤中添加营养物质等影响微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抗植物病毒天然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抗人或动物病毒剂,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动物、微生物源的抗植物病毒蛋白、生物碱及抗生素等天然化合物,并对其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