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年前,我将一盆名为《始于足下》的枸骨盆景投到《中国花卉盆景》(见2000年第10期)。又经过几年的修剪养护,面貌大有改观,观赏效果基本不同;它的根盘已完全露出,可说是真正的“足”了。也可见盆景的制作,必须经年累月耐心地付出劳动,急躁不得。  相似文献   

2.
山石盈景的发展进程与树木盆景相比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步提高。现在所创作的山石盆景,大多是“定石定型”的艺术作品,即使是一件成功的作品,从观赏角度来看,也是“景致一时新而难长久”,观赏时间越长则越觉得桔寂无味,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3.
黄荆,在我国分布极广。由于它枝大叶疏,缺乏意境美,用它制作的盆景很少受到人们重视。近几年来,我从野外掘取年代久远的黄荆残桩制作桩景,取得可喜收获。1985年全国首届盆景评比展览中,我制作的一盆黄荆桩景——《虬龙倒卧》获三等奖(见本刊1986年第7期19页——编者),是全国同类品种中唯一中奖的一盆,《中国花卉  相似文献   

4.
<正>蜡梅是我国传统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本文旨在讲述蜡梅作为盆景的素材选取以及相关盆景制作,使更多人了解蜡梅盆景艺术。素材选取蜡梅小盆景制作选材一般于秋季至第二年的初春在小蜡梅中选择。首先,要选择嫁接处砧木和接穗亲和力高、伤口处愈合好、不易区分接穗和砧木的蜡梅。其次,要选择嫁接处低矮、树桩造型较好、接穗处芽点低、根系发达、带土球的蜡梅。若制作观赏效果好的老桩景,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老桩不易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50年代末,我曾在上海某电影制片厂当过摄影助理,对美工制景较为熟悉。退休后,喜欢侍弄花草盆景的我,萌生了把电影美工制景融人到立屏式盆景制作中的念头。继而进行了尝试,《高山流水》便是其中一件作品。  相似文献   

6.
《假日的乐趣》挂屏盆景主体的画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太湖秀美的风光。在制作过程中,为使画面景色逼真传神,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制作前,我设想了几种构图方案。总的要求是使制作后的挂屏盆景在画面生态上,要象中国山水画那样传神,有景有情。在立意构图上,我抱着准备制作反映家乡现实景色的愿望出发,去太湖游览了几次,起草了构图方案。随后,我着手制作底板。材  相似文献   

7.
卧的气度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95年第7期由陈武制作、黄乐摄影的《屈卧兮浩然》桩景,宛如一尊怡然自得的卧佛,是一件气度不凡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期间,山东梁山盆景协会成立,并举行了首届盆景展览。有一百多盆参展作品,其中根据《水浒》创作的“梁山雪望”、“夜奔梁山”、“朱贵酒店”、“义军夜营图”等盆景,制作精美,新颖独特。目前,该协会正积极准备,制作大型盆景——水泊梁山八大景。  相似文献   

9.
鸡血藤是一味补血行血舒筋活络的中药,亦是制作盆景的佳材,观赏药用兼备。它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木质藤本植物,有亮叶(叶大)和毛叶(叶小)两种。“鸡血藤在园林绿地中可用于攀援花架、花廊、假山、墙壁,有类似紫藤的效果”。(《中国花经》347页)它与紫藤同科不同属,外表形态相似,最明显的区别是:紫藤冬季落叶,鸡血藤四季常青;紫藤花序下垂,鸡血藤花序上扬,结果后才渐渐下垂。笔者十余年来用鸡血藤树桩制作了数盆盆景,它一年四季皆可观赏。春  相似文献   

10.
对节白腊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古老桩头更是珍品。郭新堂先生的这件对节白腊桩头盆景,原载《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第9期,现又选登在连智兴先生编著的《树木盆景造型》一书中。能制作象这样好的桩景,还有很多其它树种,如古梅桩、榔榆桩、紫薇桩,等等。这件作品为劈干式。老桩被劈去一半,是雷轰电击、苍老枯朽之故,是樵夫砍伐、开山挖路所致,还是郭君手下“无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一件盆景作品基本上只有一个最佳观赏面,或者说仅限于两面。本文中分别标号的4张榆树图照系同一作品,虽原造型还不够理想,但基本上可以四面观赏。这棵榆桩是在1994年立春后在市场购得,毛坯下部大,上部渐细,有自然形成的空洞,树干呈螺旋形弯曲(见图1)。系制作四面可观桩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88年第八期(插三)发表了沈连清同志制作的雀梅桩景《翠云飞舞》。依我们之见,该桩景不能说是精品。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观点,供参考。从图片上看,此桩置在一个盆中较满的椭圆形盆中,桩景较为苍老、纯朴,具有一种自然的风格。但该桩景的最大弊端是没有处理好造型中“疏与密”、“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此桩大小八个云片上下相叠,平行相连,枝叶壅塞,密不透  相似文献   

13.
读了《中国花卉盆景》今年第八期《小型黄杨盆景制作》一文颇有感触。该文图文并茂地将选材,审视,修剪,选盆的全过程一一简单明了地作了介绍。一棵不起眼的普普通通的黄杨树经过作者的构思加工变成了案前的观赏艺术品,  相似文献   

14.
读了《中国花卉盆景》今年第八期《小型黄杨盆景制作》一文颇有感触。该文图文并茂地将选材、审视、修剪、选盆的全过程一一简单明了地作了介绍,一棵不起眼的普普通通的黄杨树经过作者的构思加工变成了案前的观赏艺术品,对初涉花卉盆景的新人来讲不乏是篇佳作,值得一读。然而,对文中所说的这是20多年前的制作培植一说似乎就难  相似文献   

15.
《林冲夜奔》的初作,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三期。事隔一年零四个月,又发表了修改作。两相比较,足见作者在追求艺术中的苦心。但以修改作图版视之,似乎在盆景的背后,衬有一幅明月当空的挂图,对此,发点议论。一、盆景艺术不同于戏剧舞台。戏剧舞台可以借助布景来言明天时,地利,渲染情节,烘托气氛,显示出舞台美术特有的功能。盆景之所以是盆景,顾名思义即盆中之景,以盆外之景来补充盆内之景,实非盆景之本义。二、“林冲夜奔”是《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盆景制作,但更喜欢盆景的阅读(欣赏)。每当自己喜欢的盆景在眼前一亮,欲念总是与之"周旋",从而进入一种状态,站到一个相对超脱的高度,会心地将阅读引向"人性化"的表述,把制作与欣赏表述的语境变成一种美丽的记忆。这里以苏铁盆景为例,实"画"实说。苏铁盆景的制作,素材的选取是个弱项。于是,制作苏铁盆景只能"按图索骥"——利用素材的"先天"条件,选好观赏面,然后进入"画外功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盆枸杞桩景,已经培养了近二十年。按照惯例,每年立秋前后数日,进行摘叶、修枝、追施磷肥,半个月后萌发新芽。随着新枝生长,花叶齐发。待座果后,叶绿果红十分艳丽。入冬前,只要防止霜打,预先移置室内向阳处,经冬不凋,可以长期观赏。看了1988年第一期《中国花卉盆景》中“枸杞桩景不宜摘叶”的文章后,引起了好奇心。我抱着多掌握一些莳养经验的目的,做了一次不摘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读沈福加《是成功,抑是败着?——就《榆》及其创作体会和钱泽滨先生商榷》及钱泽滨先生《力求以形传神——榆树桩景的创作经过与体会》(本刊97.1期30页文,彩页树照)后,觉得准确地把握盆景的造型形式,是盆景创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中国花卉盆景》2000年第12期林士坤先生《留空布白应在“舍”字上下功夫》的文章,笔者颇不以为然。依笔者看法,曾先生的雀梅桩景总的看非常舒展,自然而又苍劲,较好地表现了岭南盆景风格(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而林先生修改后的画面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原树风格,成了“风吹式”树相,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大相径庭,其结果已不是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是“留空布白”的增减,而是按林先生自己的爱好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真正是“大刀阔斧取舍”了。但依笔者拙见,就算林先生的  相似文献   

20.
在盆景界提到陈志福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创作的"层林尽染"(榕树60厘米);"浩气凌云"(九里香90厘米);这两件作品早于2005年就已经编入由我主编的《中国盆景金奖集》。此书出版后,海内外同行经常将陈志福的盆景艺术风格与康日照、林联兴、庄文其的作品联系在一起,都是那么苍劲古朴、潇洒自然,使人感到颇有创意。福建省城被称为"榕城"。在福建榕树盆景十分普及,因此对榕树盆景的制作水平要求很高。近10年来,陈志福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榕树盆景的研究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