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研究镉胁迫下不同硅肥浓度下盐地碱蓬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测量法、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等对盐地碱蓬的株高与根长、鲜重和与干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碱蓬对重金属镉的胁迫下,加入范围在0.975 g/m2浓度以内的硅肥铭,植物表现出适应这种重金属镉胁迫的状态,相应的生理反应;当超过0.975 g/m2的硅肥浓度时,碱蓬将表现出无法继续适应状态,严重的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植物造成伤害。本研究将为盐生植物修复和监测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地调查法、Delphi法和AHP法,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从生态位视角评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研究表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说明它们之间旅游竞争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一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320 5和0.327 5;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等二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等三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53 5,0.608 1,0.540 7,0.637 9,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在上述指标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旅游发展过程中,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指标旅游竞争。  相似文献   

3.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约7 d,后者集中于5月中旬,约10 d,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种夜蛾中最小,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0.7),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907 3,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夜蛾共存同一株竹笋的情况不存在,即使是2种夜蛾共存于同一竹笋的几率也很低,平均值也仅为0.97%.  相似文献   

4.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黄河北岸,靠新黄河现行河道的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为37°46′58.96"N~37°47′31.18"N,119°6′28.73"E~119°8′45.29"E,面积为4.5km2。优势物种为翅碱蓬Suaeda salsa(L.)Pall.。该区域主要由于1997年黄河河道在清八断面处改道而逐渐淤积而成,土壤成土年龄短,盐分高,植被以翅碱蓬为主,存在大面积的光滩裸地。  相似文献   

5.
陈娟 《绿色大世界》2013,(4):271-273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西双版纳为案例分析点,对西双版纳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梢转干期在寄主云南松树冠和树干中的分布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竞争互存关系,为其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生态位理论,从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分析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云南松梢转干期树冠和树干中3种切梢小蠹的种群分布和生态位关系。【结果】树冠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高峰期均晚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无明显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下层,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云南切梢小蠹入侵初期可分布于整个树干,随着横坑切梢小蠹由树干基部向上部入侵过程而逐步向中上部分布;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著,而云南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著;3种切梢小蠹种间在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且性别间也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在1月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最大。【结论】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通过对时空资源的分配和弥补达到种群共存和同源竞争,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7.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大理和丽江为案例分析点,对两地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测算,并提出旅游生态位的扩充策略和生态位的泛化和特化,为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公路为视角,在深入研究生态公路和生态绿化的基础上,结合永胜县程海环湖生态公路的现状,以生态位理论指导植物配置,以公路周围文化背景塑造人文景观,通过合理的绿化模式,努力把程海环湖生态公路建设成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景观优美的生态公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群落结构与动态能够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更有效的指导森林经营与保护策略.该研究调查分析了浙江景宁1hm2针阔混交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种间联结性和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度.结果 表明:浙江景宁1hm2针阔混交林样地共记录到存活木本植物4375株(DBH≥1cm),分属22科31属37种.重要值最大的5个物种依次为黄山松...  相似文献   

10.
以群落样方为一维综合资源位,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内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群落进行生态位研究,并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生态位的变化分析各种群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1)群落Ⅰ和群落Ⅱ处在同一演替序列上的不同演替阶段,群落Ⅱ为群落Ⅰ后期的演替阶段。2)白桦属于生态位衰退型树种;蒙椴、蒙古栎属于生态位扩展型树种;白桦、黑桦、红桦、元宝枫属于生态位稳定型树种;大果榆属于生态位敏感型树种。3)群落Ⅱ阶段比群落Ⅰ阶段的生态位重叠值高,种间竞争更激烈。4)群落Ⅱ中桦树种群随着演替继续进行会衰退,群落将形成椴树和栎类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生态足迹作为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可以定量地分析研究区域的生态盈亏状况。现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或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少有生态足迹地理空间分布的研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丰富的遥感产品提供了更加精细的尺度研究生态足迹的可能性。在GIS的支持下,基于人口密度分布数据、夜光影像与MODIS产品,提出一种在公里格网尺度研究生态足迹的方法,并提出"产出型"生态足迹与"消费型"生态足迹两种在公里格网尺度描述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的新方法。在估算了2010年湖北省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生态足迹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淅川为例,阐述矿区、道路边坡等特殊困难地生态修复意义及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不同立地类型的困难地修复技术措施,增加和改善困难地的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净化环境及水质,确保水库清水永续北送。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结性的种对数约占总种对数的10%,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所调查的热带森林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通过物种间联结系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和10个功能群,并提出各功能群物种的辨识特征.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位3方面选取评价因子,对辽东山区本溪市南芬区林业用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芬林业用地适宜区面积小于现状林业用地,现状林地有1/3位于较不适宜区,需提高现实资源生态位,改善林业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生态位模型是使用物种分布和系列环境变量数据,借助于某一算法对物种的生态需求进行分析,其运算结果在不同时空中的表达即为物种的实际和潜在分布区.近年来,该种模型在物种潜在分布区、动植物入侵风险、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物种分布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雅氏落叶松尺蠖的分布现状、生态位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应用等方面探...  相似文献   

16.
在大都市区高速城市化过程中,人为干扰导致生态系统被肢解,动、植物栖息地破碎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广州地处我国南部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人类的过度开发与破坏,非法贸易等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以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构建为目标,合理选择南亚热带特色的物种、林木遗传种质资源,模拟自然顶级群落,满足大都市野生动物救助,特色物种保存,地带性群落示范,生态科普教育与展示等主要功能,实现区域特色的迁地保护与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豫北太行山区森林资源概况与生态环境特点;总结了淇滨区生态林业建设主要做法与成绩,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创新机制、抢抓造林时机、超额完成造林任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显低、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不高、林牧矛盾比较突出、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禁止上山放牧缓解林牧矛盾、充实基层林业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18.
秦桢 《园林科技》2020,(1):30-34
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尤其是近些年以来,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资源和环境矛盾冲突激烈,对于棕地的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美国环保署对棕地定义为:废弃、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由于受到实际或潜在的污染而使其扩建或重建变得复杂。城市中的棕地由于历史原因,通常位于核心的城市地带,严重影响现代化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城市棕地的解决也成为了各个城市重要议题。宁波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城市之一,其运河系统由于长期用作工业用途成为了污染严重的棕地,本文通过对SWA事务所的宁波生态走廊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棕地改造的特征,并分析寻找我国棕地研究建设的大致趋向。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成为项目建设中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则。城市中存量土地如城市棕地的再利用成为土地开发利用新的增长点。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棕地旅游转型再利用的发展契机,以长沙新生水泥厂采石坑旅游开发项目为例,以项目基地高陡峭岩壁生态覆绿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比较工程技术可行性、成本可控性等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以先锋植物苔藓为介质的采石坑高陡峭工程护壁的生物修复措施,突破常规生态覆绿技术如垂直覆绿技术存在养护成本偏高、被覆绿界面坡度受限、客土喷播对基面坡度有要求等技术瓶颈,探索了生态景观修复技术新的可能性,为实现城市棕地再利用中生态景观修复的全覆盖与低成本养护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全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设计是实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基于自然保护地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以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湖洋石场为例,调查和分析试验地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采用生态修复分区的方法,提出自然保护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边坡修复、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景观修复。各项修复充分考虑地质、地形地貌、植被等多种因素,通过稳定性、美观性、生态性和多样性等多方面比选确定最优的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使废弃石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