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代料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选的基础上设计了9种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以939为供试菌株,观察测试了茵丝生长速度、瘤状突起物形成时间与数量、菌种成型及在愈伤培养时的特征以及菌种持水性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在胶囊菌种专用配方中粗细木屑的比例宜控制在(3~4):1,麦麸用量宜降低至5%~10%的范围内,并需添加15%~20%的细糠粉、棉籽壳粉,以及8%的LS1或LS2复合辅料,这样既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和成型后的菌丝愈伤恢复,同时又能控制基质转色和菌皮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胶囊菌种保藏过程的持水性,延长保藏期。配方LSC1和LSC5可用作代料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2.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李佳  王震宇  徐志祥 《食用菌》2011,33(1):10-11
研究了不同菌株和培养基类型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对Gr1、Gr2、Gr3、Gr4和Gr5等5个灰树花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并测量了菌丝体生长情况,其中Gr1和Gr5的生长情况优于其它3个菌种,玉米粉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10,(7):167-168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麸皮饱和溶液,比较灰树花一级种生长情况;同时以北方常用的木屑培养基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玉米面和麸皮,比较灰树花栽培种生长情况及后期子实体原基出现情况。结果表明:添加8%比例麸皮的培养基中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中配方3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子实体原基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5.
李佳  徐志祥 《食用菌》2014,(1):68-70
采用灰树花发酵匀浆滤液为主要原料,研究灰树花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灰树花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PDA培养基,附加葡萄糖3%,玉米粉3%,黄豆粉3%,KH2PO40.1%和MgSO40.05%;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灰树花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60%灰树花发酵匀浆滤液,附加复合甜味剂6%、酸味剂0.3%,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为果胶0.03%、海藻酸钠0.06%和CMC-Na 0.04%,此时饮料风味最佳、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水葫芦在平菇菌种培养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彭帅  高兆银 《食用菌》2010,32(2):34-35
用鲜水葫芦的叶、叶柄、根部分代替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培养平菇菌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均促进了菌丝的生长。在液体培养状态下,添加2/3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在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中,在对照(CK)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水葫芦不同部位的材料,均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优化的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基础,参照斜面培养时培养基内营养成分配比与灰树花本身营养成分组成的比例,通过对各种固态物料的筛选,组合出14种配料方案来开展试验。根据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有利于环保、适宜灰树花生长的原则,最终不仅筛选出了大量的分布广泛种类较多的适合灰树花固态栽培的原料,而且还优化出一种最佳的不仅适合灰树花菌丝生长,而且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固态培养基配方。以期能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奠定基础,亦望能对为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而进行的液态发酵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颖  周巍  卢东升  杨文川 《食用菌》2011,33(1):22-23
通过室内比较试验,对大型亚灰树花(Meripilus gigantetas)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表明,此菌株在供试的各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但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试验最佳母种培养基为配方②(PSA培养基)和④(PDA综合培养基),较好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②(小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以2个灰树花品种Gf-3和BJ为试材,采用菌丝体生长速度划线法,研究了灰树花接种在不同碳氮比栽培配方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栽培配方的碳氮比对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随栽培配方中碳氮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甘蔗渣为主料,筛选出适合玉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种植区甘蔗渣资源化利用及拓展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甘蔗渣为主要原料,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为辅料配制成7个培养基配方,以木屑和玉米芯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吊袋方式栽培,比较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其中玉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4(甘蔗渣40%、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20%)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0.7%,且菌丝生长旺盛、整齐,洁白、粗壮。研究证明在主、辅料搭配合理的情况下,以甘蔗渣作为主料栽培玉木耳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对黑孢块菌一级菌种培养基,二、三级菌种培养基和酸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黑孢块菌生长的一级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添加马尾松松针浸出液为佳,pH值为7.6;二、三级菌种培养基为阔叶树木屑添加麸皮及微量矿物质。  相似文献   

12.
黄伞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11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的菌种培养基对黄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经过预备试验,观测黄伞菌丝的生长情况,以期筛选适合黄伞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母种、原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黄伞菌丝生长要求较低的氮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其中最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2和配方4,在生产上,配方2、4、1均可选用.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1、5、6.其中,配方1为麦粒培养基,成本较高,其中的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5,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  相似文献   

13.
栽培金针菇,在生产上一般要添加麸皮或米糠等辅料来补充营养成分,此方法虽然能够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但增加了成本,且和畜牧业争原料。为此我们进行了添加肥料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为杂交19金针菇。培养基配方为(%):A.棉子壳100,另加石膏1(对照);B.配方A+白糖1;C.配方 B+过磷酸钙1;D.配方 C+尿素  相似文献   

14.
香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只能靠菌丝体分解吸收培养基内的营养。采用木屑代料栽培后,尽管营养成分相同,但却改变了香菇原有的生态条件。为了满足香菇在木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的要求,必须添加适当的辅料。国内外报道的香菇子实体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很不一致。要满足香菇生长的营养条件,并使香菇获得高产,必须对木屑培养基配方进行深入研究。为此,笔者选择了四种辅料,配制了四种不同培养基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优化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缩短灰树花菌种扩培的时间,缩短灰树花的培养周期,以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KH2PO4、VB1为因素,设计L16(45)正交实验,对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液体菌种制作的培养基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4,蛋白胨2.5,KH2PO41,VB1 0.005;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灰树花菌丝干重由原始培养基的26 g/L提高到35.4 g/L。  相似文献   

16.
配制不同木屑与棉籽壳配比的灰树花培养料,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农艺形状、成本等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灰树花生长的木屑与棉籽壳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配方中木屑为55%,棉籽壳为20%(配方6)时,灰树花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成本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刘太林  李黎  周正涛  黎祥 《北方园艺》2015,(18):145-148
引种了6个蜜环菌菌种分别接种于8个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试验。从萌发时间、满皿时间、生长势、菌索干重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种AM7在培养基配方8(马铃薯20g,木屑20g,麦麸20g,胡萝卜20g,蛋白胨5g,牛肉膏5g,葡萄糖20g,琼脂10g,KH2PO42g,MgSO41g,维生素B110mg,水1 000mL)上萌发时间最短,生长速度快,生长生物量最大,与其它菌种和配方组合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是最佳组合;菌种AM6和宁强A9菌种在配方8培养基上生长生物量较高,与其它组合差异显著,也是较好的菌种。该研究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和配方组合可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灰树花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灰树花在马铃薯麸皮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DA培养基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菌丝、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种不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研究其对羊肚菌菌丝、菌核、分生孢子以及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是优良的栽培种配方,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较浓密;容易形成菌核,且菌核数量最多;长时间保存后再播种,菌种在18 h后仍能快速萌发,菌丝较浓密;产生分生孢子能力强。添加无机离子、提高小麦用量、使用谷壳填充增加孔隙度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而添加棉籽壳和麸皮却不利于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北京地区灰树花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为探索适宜灰树花的培养料配方,开展利用香菇菌糠、灰树花菌糠、园林枯枝、果园土等废弃物替代常规培养料的配方比较试验,观测分析不同处理的菌丝吃料速度、菌棒含水量以及后期岀菇产量、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园土配方表现较为突出,其菌棒在发满菌后的含水量最高,达到了43.63%;菌棒碳氮比最高,为38.13;菌丝吃料速度与对照相近;单棒鲜菇产量和培养料转化率最高,均比对照提高了55.48%;子实体重金属、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均比对照有所降低,产品品质较好。因此,常规灰树花培养料配方在辅料不变的基础上,适量添加果园土替代部分主料(栗木屑和棉籽皮)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加快菌丝吃料速度、提早出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