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使母猪血液中叶酸盐的含量增高,则至少使每窝产活仔数增加一头。但只有在母猪进行催情补饲时,结合注射叶酸—即于配种前短期内,在允许范围内补加叶酸,才能提高窝产仔数。一般认为,补饲促进母猪多排卵,而叶酸可使子宫接纳增加的受精卵。除了用注射外,现在一般直接将叶酸加入到母猪饲粮中,添加水平大致为每公斤饲粮2毫克。  相似文献   

2.
窝产活仔数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最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不仅影响仔猪断奶成活率,还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终影响母猪年生产力。通过饲粮营养调控能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文章综述了饲粮能量、纤维、精氨酸、微量元素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因素对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研究进展,旨在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哺乳仔猪进行试验,通常采用以母猪的带仔数、仔猪体重为主,参考上一胎泌乳力、断乳窝重进行分组,并通过增加供试窝数来减少组间差异,提高试验可比性。尽管如此,试验仍会因对母猪泌乳性能与环境因素估计不足而难以得到理想效果,甚至不得不中途停止,对要求较精确,结果差异较小的试验,采用以窝数分组就更难取得理想效果。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同窝(窝内)分组法”,以少量试验母猪对哺乳仔猪进行了早期断乳、补饲营养剂,不同补饲次数等5项8次试验,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同窝分组法供试母猪不少于5头,每头带仔8  相似文献   

4.
短期优饲对后备母猪产仔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正短期优饲又称催情补饲,是指生产上为提高种母畜的排卵数,而在配种前7~10 d左右给予其较高能量水平的日粮,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其目的就是增加初产母猪的排卵数量,提高产仔率。产仔率又是猪场一项重要的经济性状,初产母猪的高产仔率不但能增加母猪在使用年限内提供的仔猪数,而且产仔率的提高又可以扩大商品猪出售,增加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短期优饲对后备母猪产仔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短期优饲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为主的复配产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选择45头长白或者大白母猪参与试验。按照胎次、品种和妊娠天数均衡的原则将这些母猪随机分配到2个不同饲粮处理中,对照组母猪22头,饲喂猪场的常规玉米-豆粕-小麦麸型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23头,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头每天额外添加3 g NCG复配物,从妊娠中后期(怀孕第55~65天)开始饲喂,直至母猪分娩。参与试验的母猪饲养于发酵床饲养舍中,每栏饲养2~3头母猪。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对于NCG复配物组母猪,下午添加完基础饲粮后根据栏中母猪头数额外补加一定数量的NCG复配物,搅拌均匀任其采食。预产期前1周左右将母猪转移产房饲养。母猪分娩后24 h内对仔猪进行个体称重,记录活仔窝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弱仔数。以母猪个体为单位利用SAS的GLM程序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妊娠第55~65天开始在母猪饲粮中添加NCG复配物有效改善母猪的窝产性能,试验组母猪活仔初生窝重更高、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更多,仔猪头均重更大,同时也发现NCG复配物组母猪的弱仔率和死胎率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在发酵床饲养体系中使用NCG复配物可能还有改善母猪机体健康降低死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短期优饲(催情补饲)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选择年龄在8月龄以上,体重在120 kg以上,发情规律,体况一致,符合后备母猪种用标准的性成熟后备母猪200头,随机分成短期优饲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头。2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饲喂至配种、产仔,跟踪测定2组母猪的配种性能、分娩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短期优饲组在配种受胎率和产仔分娩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5.00和9.00个百分点;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配种受胎并最终分娩的母猪数分别为89和80头;短期优饲组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壮仔数方面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高8.33%、8.81%和6.42%。在产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方面,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初生个体重,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呈产仔数多、初生重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植物的绿叶中含量丰富。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饲料中叶酸含量加上动物肠道微生物合成的叶酸量能够满足其自身的营养需要,一般不会发生叶酸缺乏症(巨红细胞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生长停止等)。然而,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发现,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叶酸或对妊娠早期的母猪肌肉注射叶酸,能够显著提高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并指出,叶酸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繁殖力是必要的,在繁育母猪日粮中应予以补充。一、叶酸与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人们研究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始于本世纪40年代。Kride…  相似文献   

8.
赵必迁  周安国 《养猪》2012,(5):33-34
为研究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L-肉碱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配种时间相近的长大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L-肉碱100 mg/kg、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L-肉碱200 mg/kg。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0~90 d和91 d至分娩两个阶段配制,都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L-肉碱100 mg/kg和200 mg/kg能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及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有效降低窝产弱仔数。  相似文献   

9.
<正> 人们通常认为经产母猪要比初产猪产仔数多,但是来自法国的研究显示,从第一胎到第二胎,母猪生产性能有所降低。第二胎窝仔数减少可能和第一胎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和窝仔数较多有关系。本项研究目的是(1)确立能说明猪群中常见的第二胎产仔数减少的生物因素。(2)改进的能量代谢为基础的计算模式,进一步阐明第一胎到第二胎产仔数变化情况。母猪繁殖材料来自美国南部几个研究站。各研究站的妊娠母猪饲养方式不同,但是,全部哺乳期母猪都被限制在产仔栏中。母猪妊娠期饲喂玉米一豆饼或高粱一豆饼基础日粮4—5磅/日。大约一半的母猪在妊娠最后3天里补饲3磅/日的饲粮。在21到35天的哺乳期内,母猪任意采食。  相似文献   

10.
仔兔从18~20日龄采取随笼补饲和离笼补饲两种方法。两批试验结果表明:随笼补饲的仔兔断奶窝重、窝日增重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离笼补饲的仔兔,重要的是随笼补饲极大简化了烦琐操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更适合规模化养兔场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母猪日粮中,特别是舍饲时,添加少量的叶酸是一种有益的投入。最近,科学家们报道,在母猪日粮中添加1.5克/吨叶酸(一种 B 族维生素),由于增加了每窝的仔猪数,从而改善了母猪的生产性能。南达科他州大学的 Robert Thaler 报道,添加1.2毫克/千克叶酸提高了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但是,当添加4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在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牲血旺对母猪及新生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大白母猪90头,其中试验组42头、对照组4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母猪产前30天至分娩结束的基础饲粮中添加牲血旺1 500克/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增加0.06头,初生窝重增加0.09千克,仔猪平均初生重增加0.02千克;试验组初生仔猪血红蛋白指数并没有提高,但试验组母猪产程比对照组减少了0.39小时。结论,牲血旺能够改善母猪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和仔猪平均重,但仔猪生后仍需补铁。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9,(2)
为探讨青刈发酵墨西哥玉米粉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胎次为(4.12±1.00)、体重为(246.45±6.58)kg的健康长大二元杂种能繁母猪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按常规饲喂妊娠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和10%发酵墨西哥玉米粉的饲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产仔数提高了7.72%(P0.05);产活仔数提高了10.04%(P0.05);死胎数降低了26.67%(P0.05);初生仔猪窝重提高了8.65%(P0.05);断奶仔猪成活数提高了15.19%(P0.05);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29.24%,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断奶后7 d发情头数提高了9.09%,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均没有发生孕期哺乳期便秘,也没有泪斑发生,而对照组平均有(0.76±0.44)头孕期哺乳期母猪发生了便秘,平均有(0.60±0.50)头母猪发生了泪斑,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通过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发酵的墨西哥玉米粉饲喂母猪,可提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仔猪窝重、断奶仔猪成活数、断奶仔猪窝重,降低仔猪7日龄内腹泻率、死胎率和母猪便秘、泪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皆在探讨发酵稻壳粉(FRH)和稻壳粉(RH)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液激素水平、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影响。选择胎次一致的(长×大)母猪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FRH组和RH组分别补饲20%的FRH和RH。结果显示:FRH组和RH组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产程、断奶活仔数和21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RH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高于RH组(P0.05)。血清孕酮(PROG)水平:母猪妊娠21 d,FRH组和RH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雌二醇(E2)浓度:母猪妊娠21 d,FR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H组(P0.05);各组血清催乳素(PRL)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FRH组哺乳期采食量和母猪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H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妊娠母猪基础日粮中补饲20%的FRH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采食量和泌乳量。  相似文献   

15.
仔兔从18~20日龄采取随笼补饲和离笼补饲两种方法.两批试验结果表明随笼补饲的仔兔断奶窝重、窝日增重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离笼补饲的仔兔,重要的是随茏补饲极大简化了烦琐操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更适合规模化养兔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旨在验证1996年的小试结果,试验设两个组;试验组饲喂4925/4926预混料,共188头母猪,对照组馈喂3864预混料,共220头猪。试验在母猪胎次、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似,公、母猪品种基础饲粮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其试验结果: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活仔窝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45头、0.62头、039kg;断奶窝仔数、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4头、6.0kg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每一种维生素都起着其它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叶酸可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叶酸有两种类型———维生素型和辅酶型。维生素型即B11,它是氧化态的,本身不具有活性。而辅酶型的叶酸即为还原状态的四氢叶酸、二氢叶酸和五甲酰叶酸,它是具有活性的。为了通过添加叶酸试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笔者做了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B11和B11 活性叶酸的对比试验。1 试验设计1.1 母猪头数及基本情况 选用膘情基本一致的长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收集福建某种猪场2008-2011年总计10482胎的分娩记录,应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7.0软件比较不同胎次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4胎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7头、10.54头。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长×大"二元杂交初产母猪128头,配种后根据体况随机分到对照组(无DDGS添加,n=65)和处理组(添加DDGS组,n=63)。通过连续测定母猪4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成绩,观察长期饲喂添加玉米DDGS饲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玉米DDGS组母猪哺乳期损失体重低于对照组母猪(P0.05)。与对照组母猪相比,添加玉米DDGS组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哺乳期窝增重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长期饲喂添加玉米DDGS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导致母猪繁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试验以中兽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对怀孕后期母猪进行产前调理,通过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旨在为猪饲料中添加使用安全、绿色、有机的中药复方制剂奠定基础。方法将50头预产期相近的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第2组为试验组,饲料中按1.5%添加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试验组每头母猪添加中药量每天45 g。母猪产仔当天停止给药。母猪生产后,对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死胎数、弱仔数、木乃伊胎数,以及母猪有无流产等情况进行记录。23 d断奶后对仔猪的腹泻和死亡进行记录。结果①试验组有1头母猪产前出现发烧和食欲不振的情况;对照组有5头出现相同症状;②母猪生产后,对照组产下仔猪227头,死仔12头;试验组产下仔猪254头,死仔9头;③对照组平均窝产活仔数9.08头;试验组平均窝产活仔数10.16头;④对照组发生腹泻的仔猪74头,腹泻率为32.6%;试验组发生腹泻的仔猪10头,腹泻率为3.9%;⑤断奶后对照组窝均健仔数为7.16头;试验组窝均健仔数为9.28头。⑥对照组最后存活179头,存活率为78.9%;试验组最后存活232头,存活率为91.3%。结论①通过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对母猪进行产前调理,能够有效预防哺乳期仔猪腹泻的发生。②在怀孕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能够提高母猪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