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传染病引起皮肤变色的诊断传染病引起的皮肤变色一般面积较大,而且体内淋巴结充血、出血、肿大,有的内脏器官出现病理变化。1.1猪瘟猪瘟表现为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出血部主要见于耳部、四肢、腹部皮肤。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状变化,脾脏淡红,边缘有出血性梗死,肾脏贫血,并有大小不等的小血点。1.2猪肺疫表现为皮肤发红,有出血点,全身脏器和皮下组织出血,淋巴结水肿,咽喉部和颈部皮下有明显的浆液浸润,肺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1.3猪丹毒表现为各部发生大小不等的方形、菱形或圆形疹块。疹块稍高出皮面,指压褪色,全身…  相似文献   

2.
不同病源的致病过程往往在淋巴结中形成特殊的病理形态。因此,疾病不同,淋巴结的病理变化随之不同,这可作为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诊断疾病,对肉品卫生评价及卫生处理的重要依据。宰后检验淋巴结的主要病理变化有以下几种:1猪炭疽1.1猪炭疽主要局限在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出血,深红色,慢性为砖红色,多汁,慢性切面致密,有污灰色坏死灶,质硬,周围常有少量浸润,切面无光泽。1.2肠型炭疽主要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前半段的少数或全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其病变与咽型炭疽相似,邻近的肠系膜呈出血胶样浸润,散布纤维素…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宰后检验时对淋巴结的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结能反映出病原体侵害机体的途径、程度和性质,并呈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肉品卫生检验中很有价值的判断依据。不同的疾病,特别是某些传染病,淋巴结往往会发生特殊的病理变化。因此,动物检疫员必须要了解各种家畜的淋巴结局部解剖学,了解其集散淋巴液的区域和流向,掌握淋巴结在各种疾病特别是患传染病时所呈现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才能准确地实施宰后检验。  相似文献   

4.
疹块型猪丹毒出现的皮肤变化与某些因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营养的以及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变化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屠宰检验中要加以鉴别诊断。猪丹毒是宰后肉品卫生检验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该病宰后的一些特性,将会对进一步鉴别诊断起着有益的作用。猪疹块型  相似文献   

5.
在屠宰畜禽的宰后检验中,除了根据屠体病变所提示的疾病性质,按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处理,还应对畜禽的一般性病变进行相应处理,尤其对局限性和全身性组织的病理变化作出正确评价,以得出准确的检验结论,从而最终确定肉类产品的食用价值和保证肉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6.
1皮肤点状出血见于猪瘟、猪肺疫他可见于电麻、蚊虫叮咬。1.1电麻在屠宰的生猪中,电麻会导致少量抬肺及皮肤出现出血点。表现为界限不清的红色放射状小麻点。通常呈小面积的局限性。主见于肩部和臀部。1.2蚊虫叮咬出血点常凸出表皮,出血点扁平,指压褪色。内脏无出血症状,淋巴结无异常变化。1.3猪瘟猪瘟出血点为针尖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主见于耳部、四肢、腹部皮肤。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肾脏为麻雀卵肾。个别猪大肠粘膜钮扣状溃疡。1.4猪肺疫表现为皮肤发红,有出血点,全身脏器和皮下组织出血。猪的咽喉急性肿胀,切开颈部…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猪宰后的检验过程中,剖检主要淋巴结和肌肉组织并结合皮肤、内脏病理变化的检查是判定胴体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其中,内脏检验是肉品卫生质量检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疫病对淋巴结、内脏的侵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不  相似文献   

8.
1 看皮肤色泽 体质好,健康的猪,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色泽红润,显得油光水滑,肌肉丰满;有的病猪,体况消瘦,被毛粗乱,皮屑瘙痒或皮肤表面多处出现红斑,尤其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表明该猪可能患有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动物屠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有关键作用。为了准确地实施宰后检验,必须选择最能反映机体病理变化的组织及器官进行剖检,淋巴结就具有这样的特性,通过对淋巴系统不同的病理特征,可对屠畜的肉品作出检疫判定。  相似文献   

10.
猪的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关键环节,宰后检验对实施“放心肉”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猪的宰后检验是在高速流水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在瞬间对屠畜的内脏、胴体是否有病及可食性做出明确的判定,并给予合理的卫生处理意见。那么检验人员在屠宰生产线上如何又快又准确地做出判定,并加以处理呢?在生产实践中,常以剖检淋巴结作为判断胴体是否合格的  相似文献   

11.
屠畜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环节 ,它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准确地实施宰后检验 ,必须选择最能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器官和组织进行剖检 ,淋巴结就具有这样的特性。根据屠畜淋巴结发生病变所呈现的不同理特征 ,可对屠体品质做出初步判定。1屠畜淋巴结在宰后检验中常见的病理变化畜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结分布于淋巴管道上 ,当机体某器官或局部发生病变时 ,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部位的淋巴结中 ,该部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为了吞噬、阻截和消除这些异物迅速繁殖 ,致使淋巴结体积增大或变小 ,表现出了…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猪宰后的检验过程中,剖检主要淋巴结和肌肉组织并结合皮肤、内脏病理变化的检查是判定胴体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其中,内脏检验是肉品卫生质量检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疫病对淋巴结、内脏的侵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不同的皮肤、淋巴结以及内脏器官所表现出的“指针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屠畜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准确地实施宰后检验,必须选择最能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器官和组织进行剖检,淋巴系统就具有这样的特性。根据屠畜淋巴系统发生病变所呈现的不同的病理特征,可对屠体品质做出初步判定。正屠畜淋巴结在宰后检验中常见的病理变化畜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结分布于淋巴管道上,当机体某器官或局部发生病变时,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部位的淋巴结中,该部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为了吞噬。阻截和消除这些异物迅速繁殖,致使淋巴结体积增大或变小,…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自 2 0 0 1年 8月在本市区发生后 ,我屠宰厂不断出现其病例 ,2 0 0 2年入夏以来 ,呈上升之势 ,部分病例呈隐性 (或初期 ) ,给宰前检疫带来困难 ,有的宰前不易检出。笔者根据本病的病理特点 ,结合实验室诊断对本病进行宰后检疫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基本杜绝了本病猪肉流入市场。1 宰后检疫1 .1 初期 (或隐性 ) 宰后整个胴体皮肤、可视黏膜苍白无光泽 ,脂肪、浆膜轻度黄染呈黄白色。皮下有不同程度出血 ,以胸腹背侧、四肢内侧较明显 (胴体未劈锯前 ,用检验刀顺脊柱剖开皮肤及皮下脂肪 ,在皮下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点 ,劈锯…  相似文献   

15.
1细菌疫病 猪丹毒。病猪精神沉郁,高烧,在肩、胸、背、腹等处皮肤可见大小、多少不一,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疹块。疹块先为淡红色,指压褪色,后呈黑紫色,凸出于皮肤表面,界限分明。宰后全身淋巴结出血、水肿,外观色红,切面红润多汁。肾脏常发生急性出血性变化,明显肿大、淤血。有时在心脏上可见疣状心内膜炎,二尖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脾呈樱桃红色,质地松软,显著充血、肿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区对牛羊屠宰的检验,重点是放在宰前,这一点我们在多年的牛羊检验体会最为深刻。1牛羊屠宰检验的原则⑴检验重点应放在控制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上。做到有宰必检,分别处理,盖章出场;⑵凡是牛羊进入屠宰场之前,检疫员必须检查三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非疫区证明书),凭三证齐全的,方可入场;⑶检疫员对宰前牛羊的要进行进检疫,登记签证,发现病畜的,隔离观察或急宰处理,隔离饲养的要给饮水和饲料,饲养管理员要及时观察体状与对栏舍要定期消毒等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⑷宰后主要抓有宰必检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7.
廖子林 《兽医导刊》2016,(16):15-15
在本文中,对宰前、宰后口蹄疫的检验检疫进行分析,不仅了解了病毒的特性,研究了临床上的主要病状以及病料的采集过程,最后阐述诊断试验,并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及合理的卫生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猪的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关键环节,宰后检验对实施“放心肉”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猪的宰后检验是在高速流水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在瞬间对屠畜的内脏、胴体是否有病及可食性做出明确的判定,并给予合理的卫生处理意见。那么检验人员在屠宰生产线上如何又快又准确地做出判定,并加以处理呢?在生产实践中,常以剖检淋巴结作为判断胴体是否合格的依据,因为淋巴结是最能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器官。  相似文献   

19.
猪的宰后检验是指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查,是肉品卫生技师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目的是通过直接检验猪的内脏、胴体和有关淋巴结,发现和检出对人有害及致病的肉类,并剔出有害于其它动物体或有害于公共卫生的肉类,继而依照有关规定对这些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是予以销毁.大部分疾病只能在解体情况下,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所以宰后检验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及消灭猪的疫病,防止传染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食品中禽肉的消费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禽类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但是有很多禽类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可以通过禽肉或接触活禽传播给人类,因此在屠宰加工的过程中,对卫生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认真的进行兽医卫生监督和检验,以确保人们的肉食卫生,促进家禽业的养殖和加工业的发展.兽医卫生检验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兽医卫生的监督和检验工作,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宰前检疫、屠宰加工的卫生监督、宰后检疫等重要环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