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点源污染的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控制面源污染是建立稳定、和谐社会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因此,从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几个方面入手,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文就秀山县农业投入品及农村生活,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情况,提出了秀山县利用沼气建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文章分析了长治市郊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长治市郊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坤乾 《长江蔬菜》2014,(10):63-65
从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农膜使用现状3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为害性,分析了武汉市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应用化肥减量化技术、应用农药减量化和残留控制技术、推广可降解地膜等治理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四大原因,提出五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重庆市梁平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氮肥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针对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流失、淋湿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针对土壤培肥过程中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针对氮素面源污染问题的重点研究内容及治理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今后氮肥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崔峰 《北方果树》2006,(6):59-59
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与特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物(沉淀物、营养物、农药、化肥、致病菌等)以低浓度、大范围缓慢地在土壤圈内运动或从土壤圈向水圈扩散,致使土壤、含水层、湖泊、河流、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遭到污染的现象。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形成过程随机性大、影响因子多、分布范围广、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了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了全世界陆地面积的30%~50%。面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污染源,在治理和控制上难度较大。2我…  相似文献   

9.
沈军  单琦 《上海蔬菜》2016,(5):8-10
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就东海县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综合防治对策,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华  吴国星  郭子俊  李卓昕 《花卉》1991,(收录汇总):181-183
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是因为农业生产违背了循环经济的“3R”的原则,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投入,低利用率,以及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高排放,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其结果导致既浪费了资源,又促使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由于缺乏相应针对性法律法规,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无法可依。又因平时只是系统内培训,田间对农户技术培训和指导流于表面形式,没引起农户高度重视。为此,研究了芒市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并对应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治理成功经验,对未来发展也做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寿光市日光温室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从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绿色防控减少农药投入、科学防治3方面具体介绍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以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野县是豫西南农业生产大县,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资投入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与残留造成水体、土壤污染加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污染现状,当地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开展农膜、粪污污染防治等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在对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建议,对下一步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4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化肥使用这几年比较多的是果树和蔬菜,果树和蔬菜这几年面积扩展较快,施肥量比较高,而且超出了安全水平,将来在这些方面要作为重点进行削减。张桃林表示,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主要还是要坚持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发展统筹起来,同时要把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防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  相似文献   

14.
正化肥是投入量最多的农业用化学品,其直接施入土壤表层,如果使用方法、用量、时间、深度等不科学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化肥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国家高度重视化肥污染问题,几年前农业部就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2013年以来我市每年化肥投入量都在44万吨以上,玉米施肥较高的地块达到每公顷1吨以上,施肥总量和单位面积施肥量都较高,其造成的面源污染不可小视。如何能够科学控制和减少化肥使用量,尽量减少其带来的面  相似文献   

15.
菜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8):1-6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和地下淋溶是引起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氮素养分是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子,为追求经济效益,菜地氮肥投入量大,过量施肥造成的氮素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笔者综述了菜地氮素迁移转化研究现状,探讨了菜地施肥、地表径流、地下淋溶、氨挥发等菜地土壤氮素迁移和转化途径,分析了土壤中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白洋淀内源污染与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制约白洋淀水质改善的重要因素。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状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对雄安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尚待提高,尤其需要加强对种植业化肥使用及其氮磷盈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雄安新区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农田养分平衡方法,分析2016年雄安新区小麦—玉米氮、磷养分输入、输出与盈余情况,为雄安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农田氮磷养分的输入以化肥为主,输出以籽粒为主,总体化肥氮、磷投入水平为446.82 kg/hm2、84.23 kg/hm2,籽粒输出氮、磷养分水平为312.71 kg/hm2、42.79 kg/hm2;(2)雄安新区小麦—玉米农田氮磷养分均表现为盈余状况,且氮磷养分盈余与氮肥、磷肥投入极显著正相关;(3)雄安新区氮素、磷素盈余强度分别为273.74 kg/hm2、44.99 kg/hm2,不同县市氮...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了无锡市惠山区蔬菜产业园水体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的途径,探索了发展生物农业、实施面源氮磷拦截工程和湿地建设工程、建设废弃物处理工程治理水质污染的效果,提出生态调控蔬菜园区水源水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之初,便应该将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提高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更好地推动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详细介绍了城市公园内面源污染控制系统进行合理构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望京昆泰公园为例系统阐述了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充分发挥凯特杏的优良种性特征,确保凯特杏果品质量达到“绿色、优质、标准化”的要求,结合邹城地区实际,制定《绿色食品凯特杏生产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0.
谢巍 《西南园艺》2014,(8):73-76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的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农业养殖园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模式之一。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以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鑫宜居生态农业特种养殖园为例,分析其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污染排放情况,针对这些污染,提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和配套储存设施,粪便堆肥处置要点,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环境风险对策,政策措施建议”等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