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山东某疑似感染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的猪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一步法RT-PCR扩增得到PTV部分VP1基因序列。经序列测定,与Gen Bank上的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并做了该病毒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参照的猪捷申病毒相似性为100%,并对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1株PTV山东地方流行毒株,命名为SD株。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13种血清型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其保守区域并设计10对特异性引物。从临床腹泻病料中提取核酸,经RT-PCR扩增目的片段,分别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拼接,最终获得一株猪捷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PT-GD。主要结构蛋白VP1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与PTV12型CC25、YZ119的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1%和79.7%,与其他血清型毒株进化距离相对较远,表明该毒株为猪捷申病毒血清型12型。该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血清型鉴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猪捷申病毒在我国的遗传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6):126-129
参考Gen Bank中猪捷申病毒(PTV)基因序列,通过比对分析,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低检测灵敏限度为12.6拷贝/μL,组内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猪常见病原如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等均没有特异性扩增。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来自猪场的156份猪粪便,阳性检出率为38.5%,与套式RT-PCR符合率达100%,表明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适用于PTV的快速批量筛检,为PT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云南省玉溪市猪群感染猪捷申病的初步情况,试验采用商品化猪捷申病毒(PTV)抗原诊断试剂盒对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和元江县3个县区采集的455份猪血清样品(其中红塔区278份,通海县87份,元江县90份;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317份,屠宰场138份,母猪205份,公猪250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455份血清样品中,375份为阳性,总阳性率为82.42%。其中红塔区猪捷申病阳性率为88.13%,通海县为65.52%,元江县为81.11%;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阳性率为82.97%;屠宰场为81.16%;母猪阳性率为82.44%,公猪阳性率为77.20%。说明玉溪市猪群广泛存在PTV感染,该地区需要加强对猪捷申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5.
<正>猪捷申病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PTV)所致,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目前在我国主要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某猪场猪群疑似感染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为了分离与鉴定该病毒,从采集的脑组织样品中分离出病毒,并从病毒中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引物序列,经RT-PCR扩增得到部分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VP1基因和高度保守的5'-UTR区基因序列,将这些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载体中,经序列测定,与GenBank上的毒株序列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毒株与猪捷申病毒同源性为95%~100%。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一株猪捷申病毒北京地方流行毒株,命名为 10BJ02株。  相似文献   

7.
猪捷申病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捷申病毒属(Teschovirus)成员,主要引起猪的脑脊髓灰质炎、生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等临床症状.2003年首次在我国被发现,引起了猪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对猪捷申病毒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猪捷申病毒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捷申病是由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于1929年首次在捷克捷申城  相似文献   

9.
猪捷申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捷申病是由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猪场呈隐性感染,其致病机制、分子机理、与其他病毒的相互作用尚不十分清楚。同时,该病在国内外研究较少。论文主要综述了猪捷申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猪捷申病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PTV)所致,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1929年Trefny氏最先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发现该病,之后,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均有报道,目前已遍布亚洲。  相似文献   

11.
猪捷申病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PTV)所致,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1929年Trefny氏最先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发现该病,之后,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均有报道,目前已遍布亚洲.  相似文献   

12.
猪捷申病毒HB株的分离与全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河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捷申病毒(PT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作者成功分离到PTV HB株,对其进行了毒力测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设计引物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42株PTV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猪捷申病毒HB株病毒滴度为10-6.4 TCID50.mL-1,健康仔猪接毒28d后均出现明显猪捷申病症状,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090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捷申病毒HB株(JQ664746)属于PTV-8型血清型,和国内分离的PTV-jilin/2003株(GQ293092)同源性最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变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捷申病又称为塔番病、猪脑脊髓灰质炎、猪病毒性脑脊髓炎,它是由猪捷申病毒(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929年首次暴发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小镇上,当时命名为猪捷申病,随后的20世纪50年代,该病蔓延整个欧洲,当时发病的主要症状为脊髓灰质炎、神经系统紊乱,死亡率高(90%以上),给  相似文献   

14.
猪捷申病(teschendiseaes)最初发现于捷克的捷申地区,因此而得名,是一种急性的致死性猪传染性疾病,能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又命名为捷申病毒脑脊髓炎(teschovirusencephalomyelifis),该病是Teschen毒株感染引起,属于猪捷申病毒1型。此病症状呈现多样性:神经系统紊乱、繁殖障碍、肺炎、鼻炎、腹泻、心包炎和心肌炎以及皮肤损伤等。随着猪捷申病的流行,猪捷申病毒强毒逐渐被弱毒取代,临床表现上开始以隐性感染为主,但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猪的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本研究将该PTV分离株灭活后分别与氢氧化铝佐剂和Montanide ISA 50V2佐剂混合,制成油佐剂疫苗,并采用不同免疫程序接种实验猪后对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TV Swine/CH/IMH/03分离株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较高抗体水平,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制成的佐剂疫苗免疫效果优于Montanide ISA 50V2佐剂;而且一次免疫组与二次免疫组没有明显差异。通过PTV 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的研究,为后续猪捷申病的预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猪捷申病(teschen diseaes)最初发现于捷克的捷申地区,因此而得名,是一种急性的致死性猪传染性疾病,能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又命名为捷申病毒脑脊髓炎(teschovirus encephalomyelitis),该病是Teschen毒株感染引起,属于猪捷申病毒1型.此病症状呈现多样性:神经系统紊乱、繁殖障碍、肺炎、鼻炎、腹泻、心包炎和心肌炎以及皮肤损伤等.随着猪捷申病的流行,猪捷申病毒强毒逐渐被弱毒取代,临床表现上开始以隐性感染为主,但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猪的发病甚至死亡. 1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崔尚金 《中国猪业》2012,7(12):34-37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及动物疫病的发展,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猪病经常发生,且多为混合感染。随着集约化饲养方式的转变,一些新发传染病也逐渐流行。本文主要介绍猪细小病毒(PPV)、猪博卡病毒、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猪捷申病毒(PTV)、以及肠病毒等引起的疾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猪捷申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捷申病(PTD)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论文概述了猪捷申病毒(PTV)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电镜形态检查、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RT-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PK细胞,从临床症状上表现为腹泻的仔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RT-PCR检测,证明该病毒为猪捷申病毒(PTV),命名为PTVJS2013。对该病毒进行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测定,动物试验以及VP1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16株不同血清型PTV的VP1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猪捷申病毒JS2013 VP1基因核苷酸与8型血清型PTV同源性达到99.6%。而与其他血清型的PTV VP1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仅在58.3%~74.7%之间;与国内分离的PTV-Jilin/2003/2(JN710381/PTV-8)和PTV-Fuyu/2009(HQ020378/PTV-8)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PTV-8血清型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0.
猪捷申病毒的感染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冯力 《养猪》2006,(4):43-44
猪捷申病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所致,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虽然1929年Tre-fny氏最先发现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但是捷申病毒已遍布全国,在大部分猪场均有感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猪捷申病毒原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1999年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肠道病毒属猪肠道病毒中的11个血清型列为捷申病毒属。捷申病毒粒子由蛋白外壳和内部核心组成,呈球形,直径25~30nm,无囊膜,其外层包裹核衣壳,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呈20面体对称,无脂蛋白。病毒衣壳由4种结构蛋白即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