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安市水体类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就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和谐理论为指导,对西安市的水体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将水体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置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集中进行开发模式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的阶段转化,坚持保护第一、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重视科学研究,在保证生态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23-15525
针对江苏省旅游以水体资源为开发重心的特点,分析了江苏省水体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概述了江苏省的地理特征和充沛的水资源优势,强调其水资源数量大,大部分城市都有河流通过;水资源分布广泛,与水体资源有关的国家5A、4A级景区(点)遍布省内所有市域;水体资源类型多样,主要分为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泉、瀑布、河口与海面;水体旅游资源品位高、作用大,总体质量高;综合构景作用明显,水体不仅能够独立构成主景,还能通过多种构景因素给游人以多方面的美感。在综合评价了江苏省水体资源优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水体旅游开发的现实价值,即为科学旅游规划提供依据、向游客提供类型丰富的旅游产品、塑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创造新的增长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3.
生态效应的景观水体中水生植物的配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景观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介绍了水生植物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在生态方面的多重效益,提出了结合生态效应的城市景观水体中合理配植水生植物的原则,对合理利用水生植物生态效应美化水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经走访调研选取张家界市38处水体旅游资源单体,将其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的体系,运用AHP构建水体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要素价值、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系统3个准则层,选取观赏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游憩价值、社会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质量等16项指标,运用指标赋值与加权求和方法对市内水体旅游资源单体作出分级。研究表明:从数量上看,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从质量上看,38处水体旅游资源,优良级水体旅游资源13项,占比1/3;水体旅游开发条件良好,但整体质量较低。从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开发水体旅游+康养新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及交通建设3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28-130
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景观水体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城市景观水体的现状却不忍直视。本文具体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产生污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并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城市景观水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湿地作为特殊的自然资源,景观类型非常丰富,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双重属性.随着旅游的开发,湿地生态受到威胁.该研究从分析湿地景观资源入手,探讨了湿地旅游开发原则,并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景观资源生态保护策略,旨在为湿地开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适用于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富营养程度的评价方法,基于对世纪公园、中山公园等15个位于上海市域的小型景观水体的水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探讨了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综合评价的因子及标准,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T-S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选用叶绿素a(Chla)、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5个评价因子,将城市小型景观水体的营养程度细分为8个等级,评价因子的数据都比较易得,使模型具可推广性。应用模型对75组水体样本进行评价,得到它们在各营养等级的分布状况如下:超富占3%,重富占4%,中富占20%,轻富占33%,中-轻富占19%,中营养占12%,贫-中营养占9%,贫营养水体为0。通过与其他3种常用评价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模型评价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该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快速有效地判定水体的富营养化等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较适用于城市小型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景观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景观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景观水体的必选。而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有效的修复再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做了很多研究,笔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再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及新型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83-86
以山西省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景观环境开发等方面探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及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在规划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保护的问题,必须本着生态环境为先的理念和创新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实施资源保护与景观环境开发,为今后研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鹏  青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56-5560
采取自然风景质量评价法,以绵阳市8个旅游风景区作为基本单位,选取地形、植物、水体、色彩、近景观的影响、稀有性与人为改变7个风景质量因子作为风景资源质量评价项目,对这8个旅游风景区进行评价,依据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用特尔菲法评分,算出8个旅游风景区的风景质量等级,绘出绵阳市旅游资源等级图,得出绵阳市旅游资源优劣状况,提出景区的发展方向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为绵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宜昌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和黄柏河现状,从城区重要水资源--黄柏河的保护、规划、建设出发,对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和促进城市生态旅游进行了探讨,提出对黄柏河水域城市精品景观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二者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及其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甘肃省2001-2016年内陆河流域农业水资源、耕地面积、节水灌溉面积等数据,运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 DEA模型对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及匹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土资源匹配度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并趋于稳定趋势; ②从流域空间上来看,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比较结果为: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匹配程度比较结果为:疏勒河>黑河>石羊河;③技术进步对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对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三者同时推动着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匹配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各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特点出发,采取具体措施优化限制因子,可以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又能够引导区域农业经济空间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丽 《北京农业》2012,(12):55-56
东洋溪自西向东流经周宁县城,在进行东洋溪两岸景观规划中,沿河划分出4个分区—两岸流荫区、八方乐园区、四季花田区和十里渔港区。规划通过观光道路的建设,建设改造沿河建筑与村落,整治改造驳岸,合理配置植物,创建新的旅游景点等方面,呈现出与其定位相适应的景观结构与空间感受,从而改变滨河景观单调、空间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来探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雨水资源匮乏,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采取雨水综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而且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城市水体污染.对山东省开发建设项目雨水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类型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总结出了山东省城市建筑小区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公园与景观绿地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从化龙潭河城区段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长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36-4339
介绍了龙潭河城区段河道现状和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了龙潭河城区段景观设计的功能定位,从水体形态与岸线设计、景观功能分区、景观节点设计、景观附属设施4个方面对龙潭河城区段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在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河流景观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水电开发前景观生态环境本底作参照,通过水电梯级开发后的景观生态现状调查以及水、声环境现状分析,探索了四川天全白沙河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的景观要素影响,研究表明:水电梯级开发后景观要素类型发生较大的改变,逐渐向着高度人工化方向发展。水电开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被基质连通性但对基质的孔性影响不大;破坏了湿地、耕地、荒地等生境资源斑块的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改变了河流廊道的宽度、曲度、连通性,水体内环境以及水电设施的廊道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和城市园林绿地用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只有建设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才是当前及今后城市园林发展的方向。分析了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使用水资源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