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门养虾"不可行 陈维平是一个喜欢交流分享的人,他曾多次去徐闻、雷州等地与当地的养虾高手交流养虾经验,陈维平养虾11年都盈利,谈起行业内交流,他笑言,"养虾这门技术算是掌握了,但是还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就算第一年养好了,你不看看别人怎么养,也还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陈维平说一再强调,"关门养虾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把青春洒满了军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投身于经济大潮中.穿梭于南粤大地,做起了在当时看起来十分时髦的小贩生意:也正是在艰苦的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里.他摸索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养龟。因为养龟.他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因为养龟,他逐渐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率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也正是因为养龟.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丰富了他的生命内涵。现在.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养龟致富能手.并于2008年被青迳村村民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今.村民都亲切地喊他“龟书记”——在他的支持和带领下.村民养龟的热情空前高涨,养龟致富梦已如朝阳般冉冉升起在青迳村的楼顶上.  相似文献   

3.
郑延平 《水利渔业》2006,26(3):98-98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养龟专家蒋张林,养龟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成功的诀窍是他采用了池内养龟、池旁养蚯蚓的方法,解决了龟的动物性饲料,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量人力喂料的时间,并且可使龟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自由地采食。因而他养的龟生长发育快,繁殖率和幼龟成活率都极高。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团结村农民杨金尧,几年来悉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他将自己水泥池养黄鳝的经验和报刊上介绍的外地网箱养黄鳝的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新的黄鳝养殖方法——生态养鳝法。1994年,72平方米的生态养鳝池,产黄鳝800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黄鳝11.1公斤。他的做法是在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我们一行在湖北省汉川市刁汉湖养殖公司从事黄鳝繁殖研究,7月10日—养殖户来找我们,说他的网箱养鳝池可能被别人投毒,养鳝池中套养的鲫鱼、草鱼夏花全部死亡,情况危急,希望我们帮助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泰国高产养虾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对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也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同处亚洲的泰国从1991年至1996年,其养虾产量连续6年跃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除泰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外,还与泰国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对虾养殖有关。泰国养虾技术有以下特点:一、多位好地为小面积庄养他目前泰国养虾池都改成小面积精养他。单地面积都介于l~2公顷或0.l~0.2公顷。小型养虾池排水管设在地中间,他水经水车式增氧机搅动,形成涡流,排污报方便。由于虾池面积小,防病、管理、保养及捕捞都容易操作。这是泰国养虾成功…  相似文献   

7.
农民杨金尧的“生态养鳝法”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团结村农民杨金尧,几年来悉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他将水泥池养黄鳝的经验和报刊上介绍的外地网箱养黄鳝的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发明了一种新的黄鳝养殖方法──生态养鳝法。1994年,72m2的生态养鳝池,产黄鳝80...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休宁县扳桥公社漳前大队,有个社员名叫王怡太,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他独门独户地居住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野猪台上。由于山高路险,外人很少到这里来。可是谁也没想到,王怡太老农竟在这个常年烟雨袅袅、溪水潺潺的深山密林中,养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鱼来。王怡太养鱼很得法:一是放大鱼种,二是勤喂,三是保持池水清新。据他自己说,早在1966年他就开始挖塘养鱼,那时由于害怕挨批,只是暗中养,偷着喂。如今时过境迁,不怕公开。现在他家有坑塘两口(大的7.5平方米,小的5平方米)养草鱼90尾,搭配了少量荷包红鲤。我们亲眼看到:大草鱼有13尾,每尾重约18—20斤。其中最大的三尾,足有25斤。据王怡太说:这三尾鱼,已经养了13个年头。  相似文献   

9.
杨琼 《科学养鱼》2005,(2):44-46
去年,南美白对虾的成虾价格大幅下降,对其养殖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各种迹象表明南美白对虾好象已经不能再养了。但是如果能理性地思考一下,对于某个品种我们都不能简单地说它不能养了,关键在于怎么养,这其中包括养殖技术,养殖规模及市场容量等问题,只有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益。这里我们挑选两篇文章,希望读者在看过之后,能对今年的养殖有所帮助 。  相似文献   

10.
兴化市永丰镇养蟹专业户沈先生2021年利用43亩池塘培育扣蟹,生产扣蟹138万只,每只售价0.7~0.8元,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利润约75万元,亩均利润约1.74万元.现将其高效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选择塘口.春节前选择新开挖塘口,培育池面积43亩.  相似文献   

11.
提起林瑞强,很多读者应该不会陌生,两年前,他在本刊上发表的文章《一个虾农19年的养虾心得》曾经轰动一时,被行业诸多养虾人和企业争相转载学习。2014年,林瑞强又提笔给我们带来了他的新作。对于虾塘水色不稳定这个老问题,林瑞强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新的见解和启示呢?敬请关注本期技术学堂。  相似文献   

12.
王金印自述     
我叫王金印,是山东省聊城县道口铺公社田庙大队社员,今年59岁.我大儿子在外地工作,二儿子分家另过,负责种我的口粮田.我们老两口过日子,自在清闲.去年开春,我到公社窑厂玩.窑厂负责人正在为鱼池生产作难,见我去了,对我说:"你在家没事,到鱼池来养鱼好吗?听说你大儿还是水产技术员."我问他什么办法.他说:"去年包给安庄是500元,今年还是500元,怎么样?"我说:"养就养."就这样定下来了.窑厂的鱼池是1975年公社组织两千劳力,开挖整修废窑坑建成的,共3个大池,4个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南美白对虾由于出口受限,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12~14元/kg),以当前虾价,养虾直接成本与销售价格基本持平.为了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开展了利用酵素菌技术来降低养虾成本,缩短养虾周期试验,取得了养虾饵料系数0.52,比一般养虾饵料系数降低50%,养殖周期为60天,比常规养虾时间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14.
<正>"这几年,靠种茜养虾,莲塘这一带的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8月中旬,广东高要市莲塘镇养殖户邝志全面对记者的采访,乐呵呵地表示。据悉,最近几年,肇庆高要推行"茜草养罗氏沼虾"模式,使罗氏沼虾的平均亩产量约500~700斤,平均亩产值达到了1.52万,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近日,记者来到高要,了解"茜草养虾"高效养殖的奥秘。莲塘镇的邝志全养殖场规模有100亩,他养罗氏沼虾已经快有30年历史,他告诉记  相似文献   

15.
鲍的养殖形式很多,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生产形式。 这里仅就我们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和生产实践,谈谈海底养鲍有关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海底养鲍是一种合理的养鲍生产形式。 所谓海底养鲍,就是采取科学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鲍苗,投放于预先选择好的海 区底部,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态系或半生态系的养鲍生产形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少。海底养鲍不论那种形式,投资都很少,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建设水、气暖配套的生 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购置根橛、筏架、浮漂等养成器材。所以投资和生产费用很少。 2.成本低。海底养鲍不用人为地进行水体交换,不用人为地供暖保温,器材和人工费用都很 少,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启东县石堤乡养鳖研究会会长李锡俊,84年底开始养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养殖经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几年来,他注意摸索亲鳖的繁殖规律,掌握了一套人工繁殖幼鳖的技术,4年中共收集了6700多枚鳖蛋,并成功地孵化出幼鳖约6000只,孵出率达80~90%。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张钦坛最大的养虾心得是控制风险,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成本! 在潮州市饶平县海山镇,约有200多家南美白对虾土苗的育苗场,这里也有部分高位池对虾养殖场,张钦坛便是其中之一.连续几年养虾成功,稳定的收益与其对养虾独到的理解分不开. 他的高位池虽然没有像漳浦某些养殖者有过万斤的亩产,但是始终保持在4000-5000斤的亩产,且经过自己七八年的摸索,成绩不错,未来,他还将扩大规模并尝试工厂化养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武隆县江口乌江村,地处山区,冬季气温较低。一位姓简的农民把自己养的尼罗罗非鱼送入井底,容易地解决了罗非鱼越冬保种难题。去年十一月,这位农民发现自己池塘里养的尼罗罗非鱼,因水温降低而陆续死亡。他急忙将鱼全部捕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喜欢吃咸鱼,感到街上买回来的太咸,一点鲜味全无,不如自己养咸鱼吃。他心血来潮。于是租了一口养鱼塘,要是养出鲜美司口的咸鱼,不是对科学一大贡献吗!还可以申请专利,何乐而不为呢,美滋滋地就养起鱼来了。此人想,一切通过试验,实践出真知吗!他就逐渐向养鱼塘里加盐,开始先少加点盐。几天以后  相似文献   

20.
中秋佳节,临近水稻收获季节,兰西县长江乡光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特别高兴.因为稻田综合种养殖让他们迎来了双丰收.听说这里的水稻能打出别人家三倍的效益,为啥这么高呢?稻农说:别人家的效益是看上头的稻穗.他们的效益是既看上头,又看下头.这看下头就是看稻田里养的鱼,一亩地光泥鳅就能卖600块钱.合作社社长邹晓辉算了一笔帐:一亩地产有机稻600斤左右,今年签的订单是八块钱一斤,一亩地能卖4800到5000块钱左右.一地双收,算上卖鱼,每亩稻田有5600元的收入.这个中秋对邹晓辉来说是个大丰收,那么他有什么门道值得我们学呢,让我们说说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