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稻谷自然干燥特性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自然干燥条件下的稻谷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特别是对稻谷爆腰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干燥速率和避免过度干燥的室外阴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稻谷爆腰率,提高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2.
刘庸庆 《种子科技》2012,30(9):47-48
按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GB/T17891-1999)评价稻谷品质,主要指标有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食味品质等10个指标。国标规定了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是以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等四个指标为主,一级优质稻必须是上述四大指标均达到国标规定,如有两项以上不合格但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的降1级定等,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3级要求时不能作为优质稻谷。而影响稻谷品质主要指标的因素,依笔者浅见主要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稻谷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稻谷的试验表明:稻谷的发芽率、粘度和脂肪酸值等指标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同。高温条件下稻谷的陈化速度最快,不利于粮食储存与保鲜;变温条件下品质陈化速度次之;而低温条件下的稻谷品质指标变化最小,都与原始数值相差无几,说明在低温下储存能够很好保持稻谷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粮食储存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利用空调制冷将仓内温度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对延缓粮食的品质劣变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空调仓稻谷品质指标的跟踪,初步探索空调控温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及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仓储技术、推进绿色储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成套大米加工设备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对安全水分的稻谷调质前后及调质过程中加工品质试验表明:增加稻谷水分0.5个百分点,改善了稻谷加工的工艺品质,在加工的各个阶段,整精米率都得到了提高,成品米提高了4.9个百分点,同时大米的色泽、光洁度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从影响粮食品质的最主要因素环境温度着手,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包装稻谷定期进行分点、分层跟踪检测其水分、脂肪酸值、发芽率等品质指标,研究分析了包装稻谷从2006年初入库到2008年底出库一个储存周期中的储存品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高大平房仓包装稻谷粮堆不同层次之间,其储存品质的变化存在差异,特别是粮食水分和脂肪酸值表层变化最大,上层相对表层来说变化幅度稍小。  相似文献   

7.
纳米包装材料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80%RH条件下,用含纳米无机抗菌剂的聚乙烯(PE)包装袋储藏稻谷,研究纳米包装材料对储藏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在90d储藏期内跟踪检测稻谷的脂肪酸、糊化特性、质构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和普通包装材料对稻谷品质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0d储藏后的稻谷脂肪酸升高9.41%,与普通包装材料相比,含纳米抗菌剂的包装材料能够较好地抑制稻谷品质劣变,延长稻谷储藏期。  相似文献   

8.
高大平房仓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高温高湿的重庆地区,新收获的稻谷在高大平房仓中储藏39个月,对其品质变化情况进行布点扦样检测,从结果分析来看,仓内各处稻谷的劣变速度不一致.粮面下0.5 m以内和靠近仓墙的稻谷劣变速度较快,粮面下0.5 m以内的劣变速度又快于靠近墙部分的稻谷.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天津市水稻所和天津市原种场近30年选育的部分主栽水稻品种的稻谷品质进行汇总,对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与现在优秀的部分北方粳稻的稻谷品质进行比较,确定今后的育种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在储干燥的必要性,总结了在储干燥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在储干燥稻谷的品质优于机械烘干的稻谷品质,与机械烘干单位烘干费用相比,在储干燥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以收购现场的稻谷作为实验样品,通过测定出糙率、出米率、水分、杂质等项目,研究收购现场以出米率快速推算稻谷等级,结果表明,用Y=0.8718X+0.1969可以由出米率推算出糙率,从而确定稻谷等级。虽然推算得到的出糙率与实测的出糙率有出入,但由出米率推算的稻谷等级的正确率达97%。  相似文献   

12.
稻谷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脂肪酸值作为衡量稻谷新陈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稻谷的储藏和加工中都十分重要。而水分又是稻谷在储藏期间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同时也对脂肪酸值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跟踪检测稻谷在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研究外因(温度、湿度)对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对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延长粮食的保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储藏籼稻谷的含水量、出糙率、整精米率和发芽率下降越快,而脂肪酸值上升越快,储藏稻谷品质陈化速度越快,低温储藏有利于减缓稻谷品质的下降.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温度和时间是籼稻谷各品质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通过SPSS分析软件将上述这些指标(Y)与储藏温度(T)和时间(D)进行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都符合Y=aT +bD+c (P<0.01),表明籼稻谷各项品质指标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臭氧熏蒸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经臭氧(O3)防治害虫试验后的玉米、小麦及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的试粮品质略有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稻谷储藏期间发芽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在高大平房仓储存期间,通过采取不同部位定点跟踪测定稻谷的发芽率,探索发芽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影响稻谷发芽率变化的因子,进而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于延缓稻谷的品质陈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优质稻谷保鲜干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分为16.0%~18.6%的新收割优质稻谷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存的方式储藏,分别使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低温储藏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同时也使用低温烘干机和自然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结果表明:各种干燥处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干燥水分,干燥均匀,未增加裂纹粒(爆腰粒),发芽率、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脂肪酯值和粘度等重要品质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新鲜。通过试验找到了稻谷保鲜干燥方法,可与保鲜储藏稻谷的方法配套,为保鲜大米加工常年提供新鲜稻谷原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连年规模化稻鸭共养对稻田土壤性状、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连续10年(2010—2019年)大田规模化稻鸭共养和常规水稻高产栽培的2组处理,调查研究了稻田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结构、稻米品质、重金属含量以及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种植相比,多年稻鸭共养后土壤容重降低5.65%,0~10 cm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8.71%、14.29%、9.68%和8.34%,提升了稻田土壤肥力;稻鸭共养的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提高了11.3%、2.9%和3.2%,有利于形成大穗,但有效穗减少使水稻产量降低16.4%;稻鸭田稻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提高了4.8%和3.6%,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提高7.5%,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与常规田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稻米品质得到了改善;稻鸭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稻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农药残留均符合绿色标准。因此,连年稻鸭共养能够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提升稻米品质,但有效穗的减少使水稻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玉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等玉米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来研究和探讨玉米储存品质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几个能反映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并通过大量实仓扦取样品的检测结果对筛选出的敏感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品质指标中,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稻田套播和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20.
对在广东地区抽取的439个样品共201个品种的稻谷进行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的稻谷质量与国标优质稻谷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稻谷质量也不一定相同。对达不到高等级质量要求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不一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