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涛  李岩 《农村电工》2022,(2):17-18
<正>窃电是违法用电行为。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并未对窃电的含义作出界定,各地方性法规对窃电含义的规定不同,体现出对窃电法律性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因此,明晰窃电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依法追究窃电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制止窃电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窃电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接电用电行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地方法规对窃电法律含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在规范窃电含义时,  相似文献   

2.
正窃电的法律认定,关系到法律的适用及责任的承担,本文从窃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着手,从法律上对窃电的存在进行认定,包括对窃电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确定。1窃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1窃电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窃电,以盗窃作为非法占有电能的手段,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  相似文献   

3.
正受利益的驱使,窃电行为屡禁不止,并且窃电手法越来越隐蔽,使得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企业性质的变化和国民法制意识的提高,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窃电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使企业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还可能导致败诉,甚至要赔偿窃电行为人。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够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  相似文献   

4.
<正>为防范和打击窃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反窃电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供电企业也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窃电犯罪行为进行了持久、顽强的较量,切实使窃电歪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窃电歪风并没有从根本上销声匿迹,窃电与反窃电之间的斗争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5.
为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保护国家电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一、窃电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和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窃电属于盗窃行为。窃电是以非...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企业中,窃电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窃电行为的加剧,窃电手段的高超,致使窃电现象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当前,对付窃电的方法,除了要加强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外,各供电部门要积极开展用电普查,堵塞漏洞,合理地增收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电能的计量管理是反窃电工作中的一项措施。既要防范简单的表外窃电,还要强化对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的研究,增加电力设计,安装方面的防窃电措施,才能使窃电者既无窃电之心,又无窃电之能。例如,故意伪造或起封供电企业加封的表计封印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供电部门的合法利益,其中在计量装…  相似文献   

7.
三河市供电局反窃电见成效三河市供电局张铁民窃电是一种社会现象,三河市也有个别用户没有认识到电是商品.窃电也违法,为获得利益在窃电上大作文章。对此,我局采取了如下措施:l提高反窃电工作意识,利用电业所长、电管站长会议及全体职工大会讲反窃电工作的意义,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窃电现象一直是供电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窃电不仅使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危害十分巨大。笔者在供用电岗位上从事反窃电工作多年,得出的结论就是:制定和完善供电企业反窃电管理措施,是当前反窃电管理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 窃电分子的最终目的是窃取电费,一次得手,他必然会再次实施窃电。广大电管人员要树立信心,不管对手使用的手段多么高明,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掌握必要的反窃电技术,循着某些线索,最终一定能查获窃电。 各种各样的窃电方式可归…  相似文献   

9.
窃电不仅使国家和企业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扰乱了供用电秩序,对正常的电力市场和用电安全有着直接的危害和威胁.依法开展反窃电工作,有效防范反窃电工作中隐藏的法律风险,是供电企业改善经营环境、维护国家和企业合法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1防窃电工作采取的应对方法1.1加大普及《电力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材料、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是商品”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树立“窃电就是盗窃”的正确认识,强化公众对电力是商品的正确理解,加大对窃电分子的威慑力,并借此引起有关政府职能机关对窃电违法行为的关注,为防治窃电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反窃电法律条文。完善和争取打击窃电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将窃电违法行为等同于盗窃等犯罪;窃电数量金额给予相关法律规定或认定。由于电能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11.
由供电、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嘉定区反窃电办公室,于2001年8月22日成立以来,努力工作,截止2002年8月22日,共查出窃电户351家、补收电量37.549万千瓦时、补收电费128.492787万元,其中窃电严重的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多少年来,嘉定农村窃电现象严重,不仅干扰了正常的供电秩序  相似文献   

12.
李亚峰 《农村电工》2004,12(2):18-18
1 窃电行为的法律概念《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明确指出,窃电行为是违法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害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相似文献   

13.
常见的窃电方式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窃电不仅使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危害巨大。窃电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投机性,有的采用高科技手段,并运用反“侦察”手段窃电,给反窃电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我们要对窃电的方法、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反窃电措施,提高反窃电水平,彻底堵塞窃电漏洞。  相似文献   

14.
在用电稽查的过程中,常碰到一些窃电户与稽查人员纠缠.他们或是借助吵闹破坏窃电现场,或是藏匿窃电工具,使稽查人员无法获取证据,甚至还有的伪装成遭受冤枉,反咬供电部门一口.此时稽查人员如果忽视事前录取相关证据,在法律面前就不能拿出有力证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既惩办不了窃电者,也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15.
1反窃电的合法性长期以来,反窃电的职能一般由电力管理部门行使。从法律上来讲,供电企业已经是单纯的企业,既失去了行政执法的权力,也失去了安全用电的管理权,查处窃电的权威性受到了直接挑战。一些不法窃电分子  相似文献   

16.
<正>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消费者有权用电,但必须依法缴费。而有些人为私利不顾法律的规定,想方设法窃电,使供电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2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和遏制窃电。1预防窃电的组织措施(1)建立组织,明确责任。供电所应成立反窃电工作小组,或依托用电营销部组织机构,开展反窃电和用电检查工作。明确组织机构和各类人员的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并认真考核兑现。  相似文献   

17.
傅传豪 《农村电工》2006,14(12):19-20
在供用电管理工作中,对于窃电的查处,是供用电检查人员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地运用法律规定,把握好程序和准则,将会给工作带来被动,甚至会给供电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在窃电查处过程中,应注意有关电力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18.
<正>1供电企业所面临的法律纠纷(1)电费收缴。虽然法律赋予了供电企业对欠费用户采取停电的权力,但有些供电企业对欠费用户的停电未按法定程序操作引起法律纠纷。(2)查处违约用电、窃电。查处违约用电、窃电,规范电力市场秩序,是供电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可由于电力法律法规的有待完善和供电企业执法地位等问题,使供电企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法律纠  相似文献   

19.
农村窃电现象不容忽视江苏东台市检察院申纪,吟托,李晔近年来,农村窃电现象日趋严重,窃电人员各种各样,手段五花八门,数额越来越大,窃电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供电秩序和农民群众正常用电,而且使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窃电手法虽然五花八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目前常见主要窃电手段是通过故意制造计量装置故障,从而达到少计电量的目的。文章介绍的侦查方法充分利用智能电能表和远程抄表系统,通过运行状态分析,新技术结合老办法,从诊断计量故障入手,侦查窃电行为,使侦查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