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奶牛只有经过发情、排卵、配种、怀孕、分娩之后才能产奶。发情是奶牛生产所必须的环节,正常的发情排卵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此,没有正常的发情,奶牛其他的生殖生理现象就不能正常进行,奶牛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1 正常发情征状奶牛属非季节性发情动物 ,只要营养充分 ,饲养管理良好 ,则可常年发情。奶牛发情持续期较短 ,从发情到排卵时间平均为 30 h。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症状消失以后。大多数奶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 ,即母牛与母牛相互爬跨——俗称“同性爱”。多数奶牛都排单卵( 97% ) ,也有 3%的母牛可能排双卵 ,排多卵的极少 ,如果注射外源性激素 (如 PMSG、FSH) ,排卵数可增加 2 1 .6 %。一般右侧卵巢排卵多( 6 0 .5% ) ,左侧卵巢排卵少 ( 39.5% ) ;夜间排卵多 ( 85.2 % ) ,特别是在 0~ 6时排卵多 ,所以配种常在夜间。奶牛发情时 ,体温…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如果没有正常的发情和排卵,母牛其它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母牛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此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它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意义。笔者结合当前实际,现就奶牛不发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做一介绍,尽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证繁殖力的基础,如果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生产中,奶牛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7.
奶牛发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发情症状,怎样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把好奶牛发情后输精适期关,是能否全配全准的关键。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一、正常的发情症状1.乳牛发情为常年发情,只要营养充分,饲养管理好,可终年发情。2.乳牛发情持续期较短,从发情到排卵平均时间为30小时。3.乳牛的排卵时间是在发情的症状消失以后,其它家畜的排卵则往往是发情之中。4.绝大多数乳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即母牛与母牛之间互爬———俗称“同性爱”。5.乳牛多数都是排单卵(97%),也有…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的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的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时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残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9.
高产奶牛发情、排卵规律及其与授精效果的关系北京市西郊农场(100094)王运亨发情、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中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探讨发情、排卵规律及其与授精效果的关系,对提高母牛繁殖力有重要意义。根据某奶牛场三年的配种和繁殖...  相似文献   

10.
适时输精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输精时间的确定奶牛的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大约20h左右,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2h。在具体实际生产中,母牛站立不动,接受爬跨几乎是奶牛发情的唯一标准,其它所有情况都可认为是参考因素。有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常奶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d(17-24d),青年母牛较成年母牛约短1d。发情表现比较明显,有性欲及性兴奋的时间平均约18h(10-24h),排卵发生在发情开始后28~32h。在临床上,奶牛常因为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环境温度突然变化等因素,导致奶牛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引起异常发情的现象较多,往往造成失配或误配,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异常发情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生殖机能紊乱,特别是卵巢机能不全的症状表现。临床常见的异常发情表现及辩证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饲养人员对14月龄以上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繁殖是维系奶牛生产的根本,而作为繁殖基本保障的发情鉴定和配种工作在规模化奶牛场中,往往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时间,其结果是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繁殖效率。科学地运用同期发情技术将使发情配种变得简单而有效。自1955年美国学者Pursley等人发明了奶牛繁殖的新技术——同期排卵和定时输精后,该技术被作为一种有效的繁殖技术而广泛应用,并在生产运用中不断总结、改良,已基本形成了三  相似文献   

14.
1抓秋膘,促进母羊正常发情排卵 秋季是母羊发情配种的旺季,母羊在秋配季节,养殖户应在尽量抓好母羊放牧和补料饲喂增加膘情的前提下,促进适龄母羊正常发情排卵。母羊在秋配季节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发情排卵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集约化舍饲养殖、运动量不足等原因,引发奶牛发情不明显,周期不规律,发情后没有优势滤泡,排卵时间不正常的现象日渐增多,进而导致奶牛空怀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跟踪观察发情表现异常的奶牛,定期直肠检查,对经直检未发现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仅是卵泡发育和排卵驰缓的经产奶牛,采取注射促排3号(LRH—A3)进行药物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归纳如下,供从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注意到牛产后发情和排卵的特殊性。产后首次排卵时间远远早于首次发情的时间(约20-30天),带犊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远远晚于人工挤奶母牛。这促使我们探索有效调节哺乳期母牛产后发情的方法,解除对发情的抑制因素。本文就母牛产后发情的决定因素以及促使产后奶牛提早发情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受体牛的发情鉴定和黄体判断是奶牛胚胎移植操作中的关键技术,“望”、“问”、“切”是奶牛发情鉴定和黄体判断的主要内容。通过“望”、“问”、“切”,采取综合判断,进一步准确把握奶牛的发情排卵时间和受体牛黄体发育情况等,为适时移植,提高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提供依据,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洱源荷斯坦奶牛在发情期阴道出血现象,在奶牛配种时较为普遍,出血数占全年配种奶牛数高达70%以上。发情出血究其原因是奶牛发情过程中子宫部分毛细血管会自然破裂,发生了流血现象,属奶牛正常的生理范畴。但出血量大小和发情表现及发情时间上有所差异,本人对此进行了观察,分别视为安静性发情后出血(发情出现以后36h内出血)、正常发情后72h出血且流血量大的出血。现分类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人工授精工作中,有时会遇见发情母牛卵泡交替发育的现象。卵泡交替发育的母牛外部表现与正常发情牛一样,鸣叫,企图爬跨,接受爬跨,外阴部肿胀流蛋清样黏液,子宫口开张,卵泡在发情后35小时左右排卵。在第1次发情结束的7天左右时间,开始第2次重新发情,发情表现比第1次时外部性行为表现得更强烈。1诊断奶牛卵泡交替发育主要根据外部性行为天数来判定,两次发情间隔7天左右时间,可以初步判定为卵泡交替发育;同时要结合直肠检查,发现有成熟的卵泡存在,可以确定卵泡交替发育。2输精奶牛的卵泡交替发育在第2次发情时输精才能妊娠。如果交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