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5龄蚕立式条桑一日一回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由于农村养蚕的比较效益下降 ,使蚕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 ,开发研究高效、省力、规模化养蚕新技术 ,已势在必行。全年壮蚕条桑育在日本早已普及 ,其核心技术是针对养蚕业劳动力不足、成本增加的状况 ,采取以简单养蚕装置为前提 ,通过专业经营、扩大规模和机械化 ,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养蚕。我国也有全年壮蚕条桑育的研究和应用 ,特别是春蚕期的条桑育已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如室外塑料大棚地蚕条桑育、新梢倒挂育和地蚕斜面条桑育等[1~ 3] 。对常规条桑育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 ,增加了蚕座的透气性 ,减少了蚕沙发霉和蒸热等不…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生产已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现有的常规养蚕方法已满足不了蚕业发展的要求。大棚条桑育养蚕技术,因其投资少、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在蚕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从2000年起我市试点推广大棚条桑育技术,2005年全面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劳动力发生转移,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工本,提高经济效益己成必然趋势。传统的养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一些新的养蚕技术便应运而生,全年条桑育取代传统的片叶养蚕、自动上蔟取代拾蚕上蔟等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近年来泾县桃花潭镇晚秋蚕饲养大力推广条桑育、蚕台育等饲养方式取得成功。1晚秋大蚕条桑育、蚕台育的意义1.1有利于提高养蚕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目前我国养蚕还是手工操作,劳动工效不高,影响大量饲育。在养蚕生产上需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单位劳动日的产茧量。因此,研究节省劳力,节约用桑,增产蚕茧的经济养蚕法,在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经济养蚕法的研究和推广。日本目前提倡全年条桑育和屋外条桑育,苏联在壮蚕期也普遍使用了条桑育。解放以后,我国已开始了经济养蚕法的研究,研究了稚蚕防干纸育、壮蚕条桑育,创造了稚蚕坑床育、红外线电热暖房育、地蚕条桑育等,对节省桑叶,节约劳力,增产蚕茧都起到良  相似文献   

5.
<正>蚕桑生产属技术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因采叶给桑劳动费工而成为制约养蚕工效。据资料,蚕业发达的日本和我国江、浙等省的一些养蚕大户,栽培条桑育品种或密植杂交桑,实行壮蚕条桑育,生产1 kg蚕茧的劳动时间仅1.2~1.3 h,  相似文献   

6.
大蚕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主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以夏伐为主的春秋兼用桑园人工与机械收获、以春伐为主的桑NJ~.x-与机械收获和将桑因分为夏伐行和春伐行的轮伐收获条桑的方法与技术。根据桑树的生理习性,通过合理采伐,利用不同条桑收获组合方式,将养蚕与养树结合,实现全年大蚕条桑育,达到高产稳产、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产上壮蚕省力、规模化饲养,一般多采用地蚕条桑平面育的型式,这种型式虽然给桑快捷、方便、省力,但是占用蚕室面积较大,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蚕室空间.而且由于整个4龄期或5龄期不除沙,极易使蚕沙发霉及蚕座产生蒸热.同时有给桑量及消毒防病等饲育技术不规范的诸多因素,最终会影响到蚕茧产量及养蚕效益的提高.据实验调查,进行壮蚕平面条桑育,每张蚕种(10g蚁量)至少需要蚕室面积20m2以上.尽管地面立式条桑育比平面条桑育节省蚕室面积40%左右,但仍不能适应规模化养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地面立式条桑育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缩小单位饲养量的蚕室使用面积,并且创造一个既有利于壮蚕生长发育的环境,又能在不增加蚕室等房屋成本投资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饲养量,制成了适应5龄蚕省力、规模化饲育的简易立式条桑育专用蚕台,并利用其进行了多次养蚕试验,据此制定了相应的饲育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2011年在那坡县进行大蚕省力化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试验。条桑育的亩桑产茧量为132.90kg,比片叶育的185.23kg减少了28%;张种用时为42.41h,比片叶育的61.46h减少了31%;张种产茧量与片叶育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可以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正国  刘荣涛 《四川蚕业》2009,37(4):28-29,33
为了构建用于养蚕大户的省力高效养蚕技术体系,在塑料大棚内作了多年的条桑饲蚕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地面采用条桑育技术,不用蚕房蚕具,能显著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单产和收益也不受影响。人均条桑饲5龄蚕3.5张,与人均片叶饲蚕2.5张相比,人均多产茧35.0kg,1个人工日多产茧4.0kg,劳动生产率提高38.0%,还节省劳资投入和大棚折旧费36.6%。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活动养蚕大棚的定制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兵 《北方蚕业》2005,26(2):43-44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和蚕农要求,推广标准、省力化养蚕新技术,针对目前我县蚕农户均养蚕规模不大,农村蚕室紧张,人蚕共居,不利消毒防病和不方便条桑育、地蚕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实施的实际,我们蚕桑服务中心组,最近成功制造出了新型标准活动养蚕大棚,并在2004年春投入示范推广。现将具体定制与使用技术介绍如下:1定制的规格标准与建造标准活动养蚕棚采用钢管作骨架,利用弯头三通作连接件,棚盖采用高级防雨、防晒材料。根据目前我县蚕户大部分季养蚕2~3张的现状,大棚面积设计为3.5m宽、8m长、内净面积28m2。用条桑育或地蚕育可养蚕1~1.5张;搭建两层,则每棚可养蚕2张以上,如养蚕还多,亦可按用户要求定制或可购买多个连棚使用。1.1选址选在房前屋后或桑园地内,便于采叶喂蚕,要求防风遮阴,防雨高燥。1.2建棚建棚时先按要求将构件组装成棚架,然后夯埋六根棚柱,并分别用铁丝做拉索,把六根棚柱拉紧固定好,最后把棚布盖上,上盖遮阳网,按要求扎紧即可。1.3棚内处理棚建好后,可在四周柱脚上拉铁丝把棚布下方固定,并在棚内或棚外作土堰防雨入棚,棚外要挖好排水沟。棚内地面平整后,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以便消毒和养蚕。1.4消毒防病蚕儿进棚前3~5d...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生产已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现有的常规养蚕方法已满足不了蚕业发展的要求。大棚条桑育养蚕技术,因其投资少、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在蚕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从2000年起姜堰市试点推  相似文献   

12.
杨吟曙 《江苏蚕业》1998,20(2):27-28
<正>室外大棚条桑育养蚕技术具有节省时间、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点,该项技术于1992年在我镇解放七组何才友家首先使用,至目前为止已有20多户开始使用,并在全镇逐步推开。该新技术可在春蚕或晚秋蚕5龄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汉文 《广西蚕业》2019,56(2):59-61
为了解决养蚕业用工难的问题,以推动省力化养蚕的步伐,探索了节省用工的养蚕设施和养蚕技术。通过总结射阳县当地推广的实用新型养蚕技术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标准化设施蚕房与大蚕轨道滑轮操作台条桑育技术的操作方式和优点。经养蚕生产实践应用,标准化设施蚕房与大蚕轨道滑轮操作台条桑育技术省工省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霞 《蚕桑通报》2005,36(4):33-33
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的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明霞 《江苏蚕业》2006,28(1):58-58
<正>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秋蚕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技术措施之一,具有节省时间、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该项技术于1997年秋季在我镇爱国村二组王其明家进行秋蚕条桑收获、条桑养蚕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200多户开始使用,并在全镇逐步推开。1条桑收获技术与要求1.1剪伐时间 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宜在9月25日后剪伐。因而收蚁时间不宜过早,掌握在9月7日以后,5龄大批用叶时间要计划好。1.2留叶数量 如东台只养一期秋蚕,收获时枝条上叶子多,剪伐时可只剪条,暂不去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17.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用多层片叶平面育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费工费力,不能适应规模养蚕发展的需要.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是养蚕技术的一次革新,是省力化养蚕的核心内容.五龄蚕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省工省力节本,好养优质高效"的目的,每个劳力一般可养3~4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6~8张种,养蚕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的成本.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至今在各地推广应用面很低.笔者根据近几年来该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总结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改进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蚕一日两回育技术、大蚕斜面条桑育及方格蔟自动上蔟等技术为主要内容构成的家蚕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一经推广,便迅速被广大蚕农接受,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减少了给桑回数及除沙次数,极大地减轻了养蚕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工效,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们东部沿海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蚕桑生产得以生存、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射阳县蚕桑生产实际情况,就小蚕电气化共育、大蚕简易蚕房斜面条桑育、方格蔟室外预外室内营茧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室外大棚条桑育是一种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的新型养蚕方法.该技术在我市一经推广就引起广大蚕农的浓厚兴趣.笔者利用2000年春在洪泽县三河镇进行技术推广的机会对该镇部分蚕农室外大棚条桑育和传统养蚕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