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1.1我国种业已经确立新型种业市场体系 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期间,全国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县级以上良种场2000多家,形成了庞大的种业市场体系。这些按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种子公司,分别担负着各自区域的种子生产、统一供给和市场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述种业市场体系由于明显的地域分割与封闭特征,其跨地区的整合力及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管理上的原因严重制约了加入WTO后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玉米种业市场逐渐放开,国外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种业市场,现在中国种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大型种业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品种资源储备,都在全力推出自己的新品种,品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价值链是企业增强与维持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因而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企业市场竞争已经转向整个价值链创新能力的竞争.本文基于植物品种权价值链研究种业企业市场创新.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构建种业企业品种权价值链系统.概括归纳种业企业内部自主研发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模式、种业企业外部合作创新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特征、优缺点、适用条件及其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种业企业市场创新关键点.旨在激励种业企业从整个植物品种权价值链角度展开市场创新,获得独特竞争优势.以此提高种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种子法》的实施,玉米种业市场逐渐放开,国外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种业市场。现在中国种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个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品种资源储备,都在全力推出自己的新品种,品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潜力巨大的种子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种子选育国和生产国。当前种子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种业全球化势不可挡。国际种业巨头纷纷以各种形式登陆中国市场,国内种子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也逐步延伸到了国外。由于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优势,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技术不断成熟,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中国种子企业如果能运用适当的策略,选准目标市场,积极实施种子“走出去”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种业面对当前的竞争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透视种业竞争规律,充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市场销售是在竞争力的推动下发展的,即以最初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现在是差异化服务的竞争,服务是最集中的体现。成功的种业服务能力既包括提供优质品种的能力,也包括提供技术服务能力及对遗留问题的及时有效处理,更重视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企业文化,是一种争取用户信任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增强研发能力 进一步提升民族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种业市场的布阵、营销状况以及我国种业企业与跨国种业间的差距,提出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发掘和调动研发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我国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世承诺5年期限刚过不久,国内种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本文从国内种业市场规模、种业生产体系、种业贸易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四个方面阐述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一系列种业新政的实施与推进,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种子企业经风历雨,从生存中挣扎出来,不断革新、发展、壮大,种业新格局悄然而生,同时,种子市场也相应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种业新形势,做好基层的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做到早着眼、早部署、早行动,在种业的竞争发展中保护好合法人的权益,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就要求种子基层管理人员掌握当前种子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种业供应链管理 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奇 《作物杂志》2011,27(6):124-126
现代种业市场的竞争已不仅是种子生产企业实力的竞争,今后将主要是种子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竞争对手所处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种子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部分中获得生存空间,应打造一种基于种业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阐述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分析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种子企业间的冲突,供应链管理面临来自种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种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