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平衡施肥配套技术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索平衡施肥配套技术的增产效应,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94-1996年,在毕节地区6种作物上,采用目标产量法,开展了平衡施肥用量,种类,品种,方式和深度的多点试验研究。结果;优化平衡施肥配套技术的平均目标产量达标率为110.8%,比不施肥对照新增粮食204.9kg/667^2,增产71.7%,投入1kg养分增产粮食7.8kg;新增油菜58.kg/667m^2增产59.2%,投入1kg养分增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晚稻平衡施肥效应,建立平衡施肥数学模型,在高、中、低3种肥力水平稻田上进行了晚稻341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施肥利润和最佳经济施肥利润为高肥田中肥田低肥田,最高产量施肥的投产比为中肥田低肥田高肥田,最佳经济施肥的投产比为中肥田高肥田低肥田。建立了高、中、低肥力稻田晚稻产量数学模型,即高肥力田为:Y=302.0810+15.8596N+2.6662P+3.9002K+1.2209NP+0.0431NK-1.5496PK-0.6798N2-0.1127P2+0.2221K2(F=37.915**),中肥力田为:Y=289.1258+23.3307N-8.7087P-5.5168K-0.8416NP-0.4026NK+2.3382PK-0.5140N2+0.5857P2+0.0808K2(F=11.768*);低肥力田为:Y=284.3690+25.8761N-18.5589P-7.8851K-1.2854NP-0.6869NK+3.4064PK-0.4594N2+1.0233P2+0.2953K2(F=9.524*)。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晚稻平衡施肥效应,建立平衡施肥数学模型,在高、中、低3种肥力水平稻田上进行了晚稻"341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施肥利润和最佳经济施肥利润为高肥田〉中肥田〉低肥田,最高产量施肥的投产比为中肥田〉低肥田〉高肥田,最佳经济施肥的投产比为中肥田〉高肥田〉低肥田。建立了高、中、低肥力稻田晚稻产量数学模型,即高肥力田为:Y=302.0810+15.8596N+2.6662P+3.9002K+1.2209NP+0.0431NK-1.5496PK-0.6798N2-0.1127P2+0.2221K2(F=37.915**),中肥力田为:Y=289.1258+23.3307N-8.7087P-5.5168K-0.8416NP-0.4026NK+2.3382PK-0.5140N2+0.5857P2+0.0808K2(F=11.768*);低肥力田为:Y=284.3690+25.8761N-18.5589P-7.8851K-1.2854NP-0.6869NK+3.4064PK-0.4594N2+1.0233P2+0.2953K2(F=9.524*)。 相似文献
6.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秋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秋花生经济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秋花生最高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当氮112.20kg/hm2、五氧化二磷71.28kg/hm2和氧化钾143.13kg/hm2,三要素比例1∶0.635∶1.276时,秋花生经济产量最高,达3 525.20kg/hm2;而当氮90.21kg/hm2、五氧化二磷55.90kg/hm2和氧化钾126.94kg/hm2,三要素比例1∶0.620∶1.407时,其秋花生施肥利润最佳,达12 836.47元/hm2,经济产量亦较高,为3 491.64kg/hm2。 相似文献
7.
在宁乡县高、中、低三种肥力水平稻田上进行了早稻“3415”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施肥利润和最佳经济施肥利润为低肥田>高肥田>中肥田;肥料投入产出比为低肥田>中肥田>高肥田。研究提出了高、中、低肥力稻田的早稻产量数学模型,即高肥力田为:Y=290.47 14.3998N 16.9536P 3.0734K 0.4548NP 0.3791NK-1.7371PK-0.7204N2-1.3376P2-0.1082K2(F=192.333**);中肥力田为Y=252.95 15.9959N 1.9659P 3.4284K 0.4161NP-0.12NK-0.3983PK-0.519N2-0.0087P2 0.0944K2(F=75.024**);低肥力田为Y=223.24 17.2772N 5.7146P 6.7187K 0.6818NP-0.0070NK-0.6250PK-0.6986N2-1.0544P2-0.2801K2(F=43.539**)。为指导大面积早稻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9.
10.
平衡配方施肥对甘薯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薯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并应用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模拟出甘薯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回归效应方程。采用产量频率分析法,求得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薯最佳施肥量为每667mz施氮11.38kg、磷3.56kg,钾16.02kg.其N:P:K为1:0.31:1.41,甘薯最佳经济产量为每667m。达1234.36kg。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碳储量及碳分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经营毛竹纯林为对照(Ⅰ),以垦复(Ⅱ)、施用除草剂(Ⅲ)、劈草毛竹纯林(Ⅳ)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碳储量及碳分配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增加了植被层碳储量;各林分植被碳储量分别为30.98、33.04、33.19、31.21 t/hm2,地上乔木层碳储量占主体,分别为23.68、25.01、26.34、25.21 t/hm2。(2)施用除草剂增加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土壤碳储量,垦复、劈草降低了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13.15、98.13、131.90、112.59 t/hm2,土壤碳储量占主体,分别为86.17、65.09、98.71、80.39 t/hm2。(3)毛竹林植被碳素(CO2)年固定量分别为9.33、11.29、9.94、9.95 t/(hm2.a),相当于固定CO234.21、41.38、36.47、36.48 t/(hm2.a),地上乔木层碳固定量的增加是毛竹林植被碳素年固定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X射线衍射法研究毛竹微纤丝角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毛竹微纤丝角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微纤丝角在径向的变异幅度很小,并且没有稳定的变化规律。微纤丝角随竹材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虽然不同高度之间微纤丝角绝对值的差异小于1°,但方差分析表明,1m处竹材的微纤丝角与3m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3m和5m处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微纤丝角随竹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但绝对值差异也小于1°。同时方差分析表明,2、4、6年生毛竹之间的微纤丝角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2年生与4年生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于4年生与6年生之间的差异程度。总体说来,毛竹微纤丝角在各方面的变异程度都比木材小得多,说明微纤丝角可能不是决定毛竹物理力学性能变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17.
毛竹微观构造特征与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毛竹的微纤丝角变化规律以及竹片强、刚度与纤维含量间的关系,并应用混合定律测定了纤维股和基本组织的强、刚度.结果表明,微纤丝角径向自内向外略有减小,纤维股面积比径向自内向外逐渐增大;从毛竹壁上沿径向分片切取的竹片强、刚度与其纤维含量成正比,关系为σ=571.72νf 0.1689,E=40.428νf-0.5438;毛竹纤维股的抗拉强度σf为562.5386 MPa、弹性模量Ef为39.2047 GPa. 相似文献
18.
不同胶粘剂在毛竹和杉木表面的润湿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渗遗扩散系数来评价胶粘剂在试材表面的湿润性能,研究酚醛树脂胶(PF)、聚异氰酸醇胶(PMDI)、双组分聚异氰酸醇乳液型胶粘剂(EPI)和琢硅树脂胶(UF)4种胶粘剂分别在毛竹和杉术表面的接触角及洛遗扩散速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粘剂在毛竹表面的润湿性均小于杉术.在毛竹竹青上的澜湿性小于竹黄;对于同一毛竹或杉术表面,PMDI胶的润湿性最好,而EPI胶较差,PF、UF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福建毛竹冬笋营养品质地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毛竹中心产区5个不同地域毛竹冬笋的总糖、脂肪、粗纤维、蛋白质、氨基酸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对毛竹冬笋的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龙岩冬笋总糖含量最高,顺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最高,武夷山冬笋的粗纤维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在毛竹经营中,一般认为,大小年经营竹林要比花年经营竹林的经济效益低,所以提倡采取措施将大小年竹林培育成花年竹林。但笔者经多年的竹林经营管理与调查发现,在同等经营管理措施和水平下,大小年竹林年平均收益并不比花年竹林低多少,并且花年竹林需要多投入近1倍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物资成本,所以其实际经济收益反而低于大小年竹林,并且大小年竹林在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